銅帶是一種金屬元件,產品規格有0.1~3×50~250mm各種狀態銅帶產品,主要用于生產電器元件、燈頭、電池帽、鈕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導電、導熱、耐蝕器材。如電氣元器件、開關、墊圈、墊片、電真空器件、散熱器、導電母材及汽車水箱、散熱片、氣缸片等各種零部件。
鋁青銅,錫青銅,硅青銅,鈹青銅,鎢銅,白銅,黃銅,紫銅,紅銅,無氧銅。
鋁青銅帶,錫青銅帶,硅青銅帶,鈹青銅帶,黃銅帶,白銅帶,紫銅帶,紅銅帶,鎢銅帶,無氧銅帶,各規格銅帶。
常用牌號:H62、H65、H68、H63、H70、H80、H90、C2600、C2680、C2700、C5210、C5191、C51000、QBe2.0、C1100、T2等。
規格:厚度:0.01-2.0mm,寬度:4-600mm。
辰昌盛通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擁有技術精湛的自主研發團隊,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以為用戶提供高價值 臺灣紫銅排產品為己任,按照客戶需求,為客戶研制出滿意放心的 臺灣紫銅排產品。實現 臺灣紫銅排產品需求多元化,質量穩定化。
銅,COPPER,源自Cuprum,是以產銅出名的塞浦路斯島的古名,早為人類所熟知。它和金是僅有的兩種帶有除灰白黑以外色彩的金屬。銅與金的合金,可制成各種飾物和用具。參加鋅則為黃銅;加進錫即成青銅。美國的一分錢就是青銅做成的。
銅的發現簡史
銅是古代就現已知道的金屬之一。一般以為人類知道的 種金屬是金,其次就是銅。銅在自然界儲量十分豐富,而且加工便利。銅是人類用于出產的 種金屬,開始人們運用的僅僅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單質銅,用石斧把它砍下來,便能夠錘打成多種器物。跟著出產的開展,僅僅運用天然銅制作的出產工具就不足應用了,出產的開展促進人們找到了從銅礦中獲得銅的辦法。含銅的礦藏比較多見,大多具有艷麗而有目共睹的色彩,例如:金黃色的黃銅礦CuFeS2,鮮綠色的孔雀石CuCO3Cu(OH)2,深藍色的石青2CuCO3Cu(OH)2等,把這些礦石在空氣中焙燒后構成氧化銅CuO,再用碳復原,就得到金屬銅。純銅制成的器物太軟,易曲折。人們發現把錫摻到銅里去,能夠制成銅錫合金——青銅。青銅比純銅堅固,使人們制成的勞動工具和兵器有了很大改善,人類進入了青銅時代,完畢了人類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西方傳說,古代地中海的塞浦路斯Cyprus島是出產銅的當地,因而由此得到拉丁文稱號Cuprum和它的化學符號Cu,銅的英文稱號是Co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