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2-22 09:02:06 瀏覽次數:4 公司名稱:無錫 昌盛源金屬有限公司
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15.2--55/kg |
發貨期限 | 2 |
供貨總量 | 99999999 |
運費說明 | 另計 |
最小起訂 | 10 |
質量等級 | 一級 |
是否廠家 | 代理商 |
產品材質 | 201.304 .316L 304L.2205.310S等 |
產品品牌 | 寶鋼,太鋼,張浦,宏旺,甬金等 |
產品規格 | 1000-1219 |
發貨城市 | 無錫 |
產品產地 | 寶鋼,太鋼,張浦,宏旺,甬金等 |
加工定制 | 接受定制 |
產品型號 | 0.3-100 |
可售賣地 | 無錫 |
產品重量 | kg |
外形尺寸 | 1000-2000 |
適用領域 | 工業,食品,化工, |
不銹鋼為什么也會帶磁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么原因呢?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于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Φ76管,無明顯磁感,生產Φ9.5管。因泠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全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鋼的鍛造加工溫度范圍為1170-1205℃,在1040℃以下應具有>50%的變形量,以得到細化的晶粒。在時效前應進行固溶退火。加熱爐氣氛應不引起脫碳或滲碳。此鋼可以在A狀態或任何時效條件下焊接,不需預熱。通常以TIG工藝為 ,對于<6mm的薄截面材料,焊后不必進行固溶退火處理可進行時效處理。對于厚截面材料,在需要多道次焊接的條件下,在時效之前應該進行焊后固溶退火處理。
此鋼進行固溶熱處理的目的是使鋼中全部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固溶處理工藝為927℃×(15-30min),空冷至16℃。時效處理溫度為510-620℃,時效時間少應為4h,然后空冷到室溫。540℃時效可以獲得強度、韌性和耐應力腐蝕性能的 配合。為了便于大變形量冷成型和提供 機械加工性能,采用過時效處理,即加熱760℃,保溫2h空冷,然后再加熱到620℃,時效4h空冷,此狀態稱H1150-M。
當00Cr18Mo2(Ti),高純Cr18Mo2(Ti)鋼中含Ni+Cu量≤0.5%時,退火態一般不產生氯化物應力腐蝕破裂。表3-34和圖3-85為所得到的結果。
需要提出,鐵素體鉻不銹鋼的耐應力腐蝕也是有條件的。過量的鎳、銅、過高的碳、氮含量,遭受敏化處理(例如焊接),不適當冷加工以及過高的載荷(或殘余)應力等均可導致其應力腐蝕的出現。
冷、熱加工和熱處理工藝及焊接性能
試驗及實踐表明,00Cr18Mo2(Ti)以及高純Cr18Mo2(Ti)的冷、熱加工一般均不困難。這些鋼的高溫塑性 ,在1000-1200℃很易熱加工。但是,為了細化晶粒并獲得良好塑性,與前述鐵素體不銹鋼一樣,熱加工終止溫度應盡量低且變形量需足夠大。
根據冷彎、杯突試驗和深沖試驗結果,00Cr18Mo2(Ti)以及高純Cr18Mo2(Ti)薄板均具有優良的冷成型性。結果見表3-35和表3-36。鐵素體不銹鋼的冷加工硬化傾向雖較Cr-Ni奧氏體不銹鋼小,但由于其延伸率的 值較18-8鋼為低。因此,冷成型尚需選擇適合此特性的沖模具。
1960年——1999年約40年間,西方 的不銹鋼產量從215萬噸猛增到1728萬噸,增加了約8倍,平均年增長率約為5.5%。不銹鋼主要用于廚房、家電、運輸、建筑、土木各領域。在廚房器具方面主要有水洗槽和電氣、煤氣熱水器,家電產品主要有全自動洗衣機的滾筒。從節能和再循環等環保的觀點看,不銹鋼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在運輸領域主要有鐵道車輛和汽車的排氣系統,用于排氣系統的不銹鋼在每輛車中約為20-30kg,全世界的年需求約100萬噸,這是不銹鋼 的應用領域。在建筑領域,近的需求急劇增長,如:新加坡地鐵車站的防護裝置,使用了約5000噸的不銹鋼外裝飾材。再如日本1980年以后,用于建筑業的不銹鋼增長了約4倍,主要用作屋頂、大樓內外裝飾和結構材。80年代,在日本沿海地區使用304型無涂漆材作為屋頂材料,從防銹考慮,逐步轉變為使用涂漆不銹鋼。進入90年代,開發了具有高耐蝕性的20%以上高Cr鐵素體系不銹鋼,被用作屋頂材料,同時為了美觀性,開發了各種表面精加工技術。在土木領域,日本的水壩吸水塔使用不銹鋼。歐美的寒冷地區,為防止高速公路和橋梁的凍結需撒鹽,這就加速了鋼筋的腐蝕,所以使用不銹鋼鋼筋。在北美的道路中,近3年間約有40處采用了不銹鋼鋼筋,每處的使用量為200-1000噸,今后不銹鋼在該領域的市場將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