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的作用:
1.工程預算是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結清工程費用的依據;
2.工程預算是施工企業考核工程成本,進行經濟核算的依據;
3.工程預算是編制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的依據。
工程預算的進行一般分為6個步驟:
1、熟悉招標相關文件與圖紙
2、查詢材料報價
3、確定勞務價格
4、工程量計算
5、組好綜合單價
造價偏差管理(1)偏差預測:對項目進行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因素進行預測與分析。(2)檢查與計算:對項目一定進度條件下的造價進行計算與檢查,得出檢查當時條件下的造價。(3)對比:對項目已完工程的預算造價與實際造價進行對比,發現造價偏差,計算出偏差值。(4)分析: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確定偏差幅度并找出偏差產生的原因。(5)糾偏: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偏差分析結果,建議或采取適當的措施,使造價偏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以內或進行項目總造價目標的調整。
工程預算計算立桿承載力(計算單元2.4m正立面)方法:
q1(腳手板自重)=350N/㎡,
q2(施工荷載)=3000N/㎡
W1(ф48×3.5鋼管自重)=38.4N/M
W2(密目網)=10N/㎡
W0(扣件)=1.3N/個,σa(HPP235設計抗壓強度)=215N/㎡
A1(ф48×3.5鋼管截面積)=48同一工程,若有兩次以上結算或簽訂兩份以上合同產生兩份以上結算時,在分次結算中要注意之前結算與之后結算的工程量銜接,之前結算一定要用文字或圖示標(說)明已結范圍和位置,之后結算要在結算前先核對之前各結算書已結時間段、位置和范圍,避免重復。要求現場工程師在向成本控制中心報送資料中定要注明每次結算的實際施工位置或距離。
工程預算對分包工程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是提高分包工程內審質量的主要途徑。本文主要通過對分包工程審計質量要素的分析,從內部審計的可操作性和務實角度,提出了在分包工程審計思路和方法,對分包工程內審質量的提高進行了探討。分包工程作為總承包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分包工程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主要是以合同為主線,通過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評價的全過程跟蹤,抓住招標競價、合同簽約、現場變更、材料供應、竣工結算等重點審計要素,實現對分包工程的全過程跟蹤審計。
工程預算編制規范和標準: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土方與 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1-83
《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123-9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20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按承包合同確定的結算方式確定結算總價,在初審結算書、與承包方核對時依據合同,進行甲供材料、配合管理費及責任扣款等費用的確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