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鐵碳設備均是固定床,采用鐵屑和碳按一定的比例作為填料,在不充氧鼓氣的情況下運行,從國內外實際使用的情況來看,存在不少實用性問題
1 效率不高,易鈍化反應速度不快
常規鐵碳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填料表面會形成鈍化膜,廢水中的有懸浮顆粒、油狀及膠體狀的東西也會部分沉積在填料的表面上,這樣就阻隔了填料與廢水有效接觸,導致鐵床處理效果降低。而一般采用稀硫酸進行浸洗活化,僅除去鐵塊表面的氧化膜,但對在酸性條件下形成的有機類沉積物較難,鐵床恢復活性比較困難,去除效率會急劇下降。
2 填料易板結,造成死床,填料更換困難
常規鐵碳由于采用鐵屑,鐵屑在比表面積大,在酸性條件下腐蝕較快,易溶解結塊,造成短路和死區。鐵床填料的板結除了導致鐵床內部廢水流態惡化致使處理效果降低外,出現溝流等現象大大影響了處理效果還會使填料更換的難度大大增加。
3 填料成本高,易流失,造成運行費用大。
常規鐵碳一般采用鐵屑和活性炭,這些原料都需要外購,需花費一定成本,同時鐵屑顆粒細小,比表面積大,在酸性條件下腐蝕后容易形成流體狀隨水力沖刷而流失,而活性炭也因顆粒小,比重輕容易流失,造成運行費用大。
1催化電解對廢水COD去除有明顯的效果,是陰極反應產生大量新生態的[H]和[O]在偏酸性的條件下這些活性成分均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廢水的COD大幅度降低。
2催化電解對色度去除有明顯的效果,是由于電極反應產生的新生態二價鐵離子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機物的發色基團硝基—NO2 、亞硝基—NO 還原成胺基—NH2 新生態的二價鐵離子也可使某些不飽和發色基團(如羧基—COOH、偶氮基-N=N-) 的雙鍵打開使發色基團破壞而除去色度 同時二價和三價鐵離子是良好的絮凝劑特別是新生的二價鐵離子具有更高的吸附-絮凝活性調節廢水的pH 可使鐵離子變成氫氧化物的絮狀沉淀吸附污水中的懸浮或膠體態的小顆粒及有機高分子可進一步降低廢水的色度同時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 92150 mingy (3) 活性強,比重輕,不鈍化、不板結,反應速率快,長期運行穩定有效。
(4) 針對不同廢水調整不同比例的催化成份,提高了反應效率,擴大了對廢水處理的應用范圍。
(5) 在反應過程中填料所含活性鐵做為陽極不斷提供電子并溶解進入水中,陰極碳則以極小顆粒的形式隨水流出。當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過直接投加的方式實現填料的補充,及時恢復系統的穩定,還極大地減少了工人的操作強度。
(6) 填料對廢水的處理集氧化、還原、電沉積、絮凝、吸附、架橋、卷掃及共沉淀等多功能于一體。
(7) 處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可極大地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8) 配套設施可根據規模和用戶要求實現構筑物式和設備化,滿足多種需求。
(9) 規格:3*5CM
(10) 技術參數:比重:1.3g/cm3,比表面積:1.2 m2/g, 空隙率:65% ,物理強度:≧600kg/cm2.
電解工藝運行流程:
1、預處理:除去廢水中的油脂類、固體懸浮物,為電解處理系統提供穩運行的條件。
2、PH值調節:電解處理廢水應在弱酸性、富氧的條件下運行。但是pH 值過低的不僅造成電解填料的消耗速度加快 而且要用大量的酸來調節才能實現,從而造成材料的浪費。在電解運行的過程中,應將待處理的廢水PH值用酸調節為3-4左右(從節約和操作環境的要求,可采用廢硫酸)。對某些廢水PH值的設定要依據試驗結果確定。
3、曝氣充氧:在鐵炭電解處理廢水的過程中,通過曝氣為其可提供充足的氧氣,從而促進原電池效應反應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曝氣對廢水起到攪拌震蕩的作用,在減弱濃差極化,加速電極反應的進行的同時,通過曝氣的剪切力,使填料表面及時得到更新,提高了廢水與填料的傳質效率。曝氣的時間、曝氣量的大小可根據處理廢水的水質不同確定,一般曝氣曝氣量為水體3-4倍適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