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防水砂漿設備基礎通用型灌漿料細節之處更加用心】視頻現已上線,它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能更直觀地展示產品的魅力。請點擊觀看。
以下是:【防水砂漿設備基礎通用型灌漿料細節之處更加用心】的圖文介紹
石博士建材(邢臺市分公司)銷售 注漿料。 我公司以品質、合理的價格,完善的體系,售后服務創造企業形象,以科技為先導,傾盡全力開拓新 注漿料產品,樹立精益求精、追求企業精神。公司秉承“顧客為先,銳意進取”的經營理念為廣大客戶提供 服務。歡迎惠顧!
裂縫和脫層現象表明,在聚合物砂漿內、聚合物砂漿與水泥混凝土界面區存在較高的殘余應力,一旦這種殘余應力超過水泥混凝土抗剪強度或聚合物砂漿的抗拉強度,就會出現上述現象。殘余應力產生的原因和聚合物砂漿整體地面的應力狀態又是如何呢?聚合物砂漿是由無機和有機材料組成的多相復合材料。無機材料一般為硅質或碳質材料,主要用作砂漿中的惰性填料;有機材料則以環氧、不飽和聚酯、乙烯基酯等熱固性樹脂為主,用作砂漿中的膠結材料。以環氧、聚酯、乙烯基酯為代表的聚合物的硬化過程是放熱反應過程,放熱峰值一般都在100℃以上,放熱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使砂漿溫度上升,長度略有增長,隨后聚合物砂漿慢慢冷卻并收縮。此外樹脂內線性分子要交聯形成網狀高分子而產生聚合收縮,貫穿于整個硬化過程。據測算聚合物砂漿收縮率一般都在110、610之間,遠遠大于水泥混凝土的收縮率(約在310~510),因此收縮是聚合物砂漿硬化過程的必然結果。聚合物砂漿整體地面的澆注是在早已硬化的水泥混凝土基層上進行,間隔時間一般在28天或更長。水泥混凝土基層厚度比聚合物砂漿面層厚度大得多,一般在30~60倍之間,而此時的水泥混凝上的硬化收縮基本完成,可以認定水泥混凝土是無變形的剛性體,粘結層中不產生任何相對變形,亦即聚合物砂漿面層變形與水泥混凝土協調一致;由于面層剛度遠遠小于基層剛度,而且聚合物砂漿彈性模量比水泥混凝土要小5~10倍,因而面層的收縮變形對基層影響甚微,完全受到基層控制,變形幾乎為零。 因此,聚合物砂漿整體地面系統中,面層的變形滯后受阻。硬化初期,在聚合物砂漿變熱期問,由于此時材料彈性模量較小,應力松馳較大,在聚合物砂漿面層產生較小的收縮應力;而在硬化后期,聚合物砂漿要冷卻,聚合收縮增大,此時彈性模量增大,應力松馳減小,在聚合物砂漿面層將產生較大的拉伸應力,而與水泥混凝土的界面區將產生剪應力。收縮變形越大,彈性模量越大,應力也就越大。一旦這種應力超過混凝上的抗剪強度,就會產生裂縫、起殼和脫層的現象. 更多內容訪問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頻道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論壇巖土工程師課程試聽 2010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巖土工程師輔導現在報名任意專業知識贈送專業知識習題班 老師輔導每天24小時不限時間隨時反復學習
1、基層處理:基層處理是保證防水層與基層表面結合牢固,不空鼓和不透水的關鍵。它包括清理、澆水、補平等工序,使基層表面保持清潔、潮濕、平整、堅實、粗糙 。對磚墻基層,應將表面清理干凈,當基層表面凹凸不平的深度大于10mm時,應用素灰和水泥砂漿分層找平,抹完后將砂漿表面掃毛。基層處理后必須澆水潤濕,使防水層與基層結合牢固。 如果澆水不足,素灰層中的水分被基層吸收,使防水層水化作用不能充分進行,影響強度及抗滲性,因此要澆水濕透,使抹上灰漿后沒有吸水現象。 2、施工方法:磚墻防水層的施工方法如下: 層(素灰層,厚2mm,水灰比為0.55-0.60)主要起防水作用,同時 層素灰還起著封閉結構基層細小空隙與毛細通路,并使基層與防水層緊密粘結的作用,施工時先將基層澆水潤濕后,抹一層1mm的素灰,用鐵抹子往返抹壓5-6遍,使素灰填實磚基層表面的空隙,以增加防水層與基層的粘結力。隨即在抹1mm厚的素灰均有找平,并用毛刷橫向輕輕刷一遍,以便打亂毛細孔通路,并有利于和第二層結合。在其初凝期間做第二層。第二層(水泥砂漿層,厚4-5mm,灰沙比1:2,水灰比0.4-0.5)水泥砂漿層,因有一定的厚度和強度,又和素灰層粘接緊密,有利于素灰層抵抗水泥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收縮而產生裂縫的可能性,并且可用砂漿層的水份來養護素灰層。因此砂漿層主要起著對素灰層的保護、養護和加固作用。在初凝的 層上輕輕抹壓水泥砂漿,使砂粒能壓入素灰層(但注意不能壓穿素灰層),以便兩層之間結合牢固,在水泥砂漿初凝前,用掃帚將砂漿層表面掃成橫向條紋,待其終凝并具有一定強度后(一般隔一夜)做第三層。第三層(素灰層,厚2mm)的作用和*作方法與 層相同。如果水泥砂漿層在硬化過程中析出的氫氧化鈣形成白色薄膜時,需刷洗干凈,以免影響粘接。第四層(水泥砂漿層厚4-5mm)的作用與第二層相同,按照第二層的做法抹水泥砂漿,在水泥砂漿硬化過程中,用鐵抹子分層抹壓5-6遍,以增加密實性,作后在壓光。第五層(水泥砂漿,厚4-5mm)當防水層在迎水面時,則需在第四層水泥砂漿抹壓兩遍后用毛刷均勻涂刷水泥漿一道,隨第四層一并壓光。磚墻與基礎部位陰角均應做成圓弧形或鈍角,陰角處伸出基礎邊不小于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