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劑的作用是阻止初次再結晶晶粒長大和促進二次再結晶的發展,從而獲得高的(110)[001]取向。抑制劑本身對磁性有害,所以在完成抑制作用后,須經高溫凈化退火。采用第二相抑制劑時,板坯加熱溫度須提高到使原來粗大第二相質點固溶,熱軋或常化時再以細小質點析出,以便增強抑制作用。冷軋成品厚度為0.28、0.30或0.35mm,工藝要點見表3。冷軋取向薄電工鋼是將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鋼帶,再經酸洗、冷軋和退火制成硅鋼片退火

冷軋單取向硅鋼片厚度為0.35mm,密度為7.65g/cm3多用于電力變壓器、電抗器、磁放大器等;冷軋單取向薄帶厚度為0.05~0.20mm,多用于無線電高頻變壓器。硅鋼片,它是一種含碳極低的硅鐵軟磁合金,一般含硅量為0.5~4.5%。加入硅可提高鐵的電阻率和大的磁導率,降低矯頑力、鐵芯損耗(鐵損)和磁時效。主要用來制作各種變壓器、電動機和發電機的鐵芯。世界硅鋼片產量約占鋼材總量的1%。冷軋無取向電工鋼

,一般含雜質的鐵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導率,降低矯頑力和鐵損但含硅量增加又會使材料變硬變脆導熱性和韌性下降,對散熱和機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鋼片的含硅量不超過4.5%。 碳、硫、氧被認為是電工鋼中的三害。這些元素會增加軟磁材料的矯頑力,并使硅鋼片的磁滯損耗增大。此外,含氮過多也會妨礙晶粒成長,導致磁滯損耗和矯頑力增加。含鋁過多(超過0.5%)的硅鋼片脆性太大很難加工。晶粒取向的織構鋼片不僅在強磁場中具有高的飽和磁通密度和低的鐵損,而且在弱磁場中也有好的磁性(初始磁導率大)

這是由于冷軋工藝過程使鋼片中雜質含量降低,并在鋼片中造成粗大晶粒。晶粒粗大會使磁導率增大,減小磁滯損耗。冷軋鋼片使晶粒的立方體棱邊(易磁化方向)沿軋制方向排列,有利于磁化的進行。這種材料稱為單取向硅鋼片。現也能制造多方向易磁化的硅鋼片(即無取向電工鋼)。 電機工業大量使用厚度為0.35~0.50mm的硅鋼片;在電信高頻技術中常用0.05~0.20mm的薄帶鋼片以便更有效地降低渦流損耗。熱軋硅鋼片厚度為0.35~0.50mm,密度為7.55~7.70g/cm3多用于大、中、小型交、直流電動機;冷軋無取向硅鋼片厚度為0.35~0.50mm,密度為7.65~7.75g/cm3,多用于大型交流發電機、電動機,大、中、小型交、直流電動機

點擊查看久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