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銅川工程預算的動態管理: 一、全過程動態造價管理的必要性 如果由于前期決策階段和設計階段工作失誤導致建設項目在經濟上不合理或者技術上不可行,建設后期想要再通過預結算來調整和控制銅川工程預算,顯然是為時已晚。因此,必須對銅川工程預算實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與控制。 二、工程項目建設各個階段的造價管理 1.實行投資估算,加強投資決策階段管理 在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進行投資估算。投資決策階段是控制銅川工程預算的重要階段。造價咨詢人員必須進行投資方案的優選,合理確定投資估算,控制好項目總投資,權衡項目的風險與收益,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不能只看各種理論數據、理論指標,還要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進行客觀的估計和預測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結論。 2.從設計入手,控制銅川工程預算 施工以前的項目決策及設計階段是控制銅川工程預算的關鍵,而在項目決策之后,控制銅川工程預算的關鍵就在于設計。根據我國目前的設計收費標準及相關要求,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費用的4%-5%左右, 而這4%-5%的費用對銅川工程預算的影響程度卻占75%以上。 (1)抓好方案和初步設計審查工作 優化設計方案,降低投資,尤其強調造價額設計, 嚴格按下達的計劃控制投資,使重大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在公司審批的概算之內。
審計人員對于竣工之后的工程預算酬勞核算也要嚴格把握,對于所有的工程建筑材料都要進行仔細的核算,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綠色發展的社會,因此性價比高的建筑設計才是被主流社會所接受的,必須嚴格的控制整個工程的投資額度,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以后的建筑必定會被把握的更加嚴謹,工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也一定會通過工程審計的監督而無所遁形,工程整體造價也一定會工程審計的日趨完善而變得越來越貼近實際。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工程預算編制不合理在項目工程預算編制的過程中,由于一些預算編制人員對工程情況研究、調查得不夠深入、詳實,所編制出的銅川工程預算預算中出現漏項、缺項等差錯,無法全而反映和正確預測工程實施的費用支出情況。由于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造價預算在實際工程中喪失了應有的指導作用,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超預算行為成為建設中迫不得已的選擇。建筑銅川工程預算預算對造價預算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造價預算管理人員要掌握工程預算的專業知識、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對設計、材料設備采購、現場工藝、工程整體結構、投資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識應熟悉。對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設計、工程施工、設備安裝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銅川工程預算預算管理人員要有過硬的專業基本功,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由于銅川工程預算編制工作是一項任務急、工作量大,時間緊的工作,因此在預算使,很容易出現漏算、多算以及重復計算等情況。因此在概預算編制工作中采用計算機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概預算編制工作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可以極大程度提高工程項目概預算編制工作的效率,并且還大大減輕了銅川工程預算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因此在工程項目概預算編制中采用計算機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招投標工作是完善建筑銅川工程預算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對待。各建筑工程單位必須規范招投標工作程序,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和專業人員,認真組織概預算及實施定額研究,建立銅川工程預算信息權威分析,不斷優化計價方法,靈活合理選用評標辦法,從而做好建筑中銅川工程預算工作。在工程項目設計的過程中采用限額設計。限額設計主要是根據設計任務書批準的投資估算額進行初步設計,然后根據初步設計的概算造價進行施工圖設計, 按照施工圖預算對施工圖設計的各個專業設計文件作出決策。當然,限額設計也應遵循科學、實際,注重優化設計、兼顧功能提高,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節約投資。在項目工程設計工作中推行限額控制是控制項目投資規模的重要的措施。
工程預算材料費的計算要把好三關:“劃分界限關”――嚴格按規定劃分設備與材料。“價格關”――尤其是大宗材料和對造價影響較大的材料,要根據當地造價部門發布的材料指導價或通過市場調查、網上詢價等途徑,獲取材料的真實價格。“計算關”――審查材料費及運雜費計算的合理性和合規性。分包工程計價的審計。對分包工程預算進行合理準確的計價是真實反映分包工程預算的基礎,將工程量計算、定額子目套用及費率計取作為分包工程計價審計的審計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