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碳纖維膠簡介臺灣碳纖維粘貼膠系A、B雙組份環氧類膠粘劑,具有粘度低、強度高,浸潤性、滲透性好,抗老化、耐介質(酸、堿、水)性能好,室溫固化、不含揮發性溶劑、以及施工流淌少等特點。用于加固構件表面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其它纖維類片材的浸漬和粘貼。臺灣碳纖維膠特點臺灣碳纖維膠具有較低粘度,浸潤性好,滲透性強,能很好地滲入混凝土表面孔隙。與碳纖維有很好的適配性。固化后的膠層物理機械性能優良,強韌而有一定的彈性。臺灣碳纖維膠適用范圍在混凝土、磚石和木構件粘貼碳纖維,在加固上主要用作抵抗拉力,一般適用于抗彎構件與梁的受拉力部位、梁與柱的抗剪部位、柱或橋的圍束。施工時,底膠A、B兩組份按規定的配膠比例稱量,倒入潔凈容器中并攪拌均勻,攪拌時沿同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用毛刷或滾筒在混凝土表面均勻涂刷,膠表干以后,可視具體情況進行多次涂刷,但涂層厚度不超過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氣泡,等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現場氣溫而定,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一般不少于2小時),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每次配制的膠液應在膠昀適用期內一次用完。
臺灣碳膠廠家 臺灣碳纖維膠臺灣碳纖維膠執行標準 GB50367-20015臺灣碳纖維膠應用范圍 1、應用于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鋼材構件、磚石構件的粘碳膠廠家結構粘接施工。2、應用于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的碳纖維片材粘接施工。臺灣碳纖維膠性能指標 膠體性能抗拉強度(Mpa)25℃ 三天≥70 粘碳膠廠家彈性模量(Mpa)25℃ 三天≥12500拉伸強度(Mpa)25℃ 三天≥40抗彎強度(Mpa)25℃ 三天≥50耐久性能鋼 — 鋼剪切強度(Mpa)25℃ 三天≥14鋼 — 混凝土拉伸粘接強度(Mpa)25℃ 三天≥30與混凝土正拉伸粘接強度(Mpa) 環氧樹脂浸漬膠25℃ 三天≥2.5 且混凝土內聚破壞粘接性能人工濕熱化抗剪性能2000h≤10%鄭重聲明 本資料中所提供的數據是基于我公司現有的知識、經驗和條件,我們所進行的粘碳膠廠家試驗不可能完全囊括所有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影響的大量因素。本產品使用超出廠商控制,本公司不承擔由于使用不當而產生的任何責任,使用時敬請參照本品說明書,相關問題請咨詢當地經銷商或本公司技術服務部門。臺灣碳纖維膠包裝儲運 1、臺灣碳纖維膠粘碳膠廠家不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品,可用空運、鐵路、海運、公路運輸。2、臺灣碳纖維膠在儲存、運輸、裝卸時應輕放,防雨淋,防曝曬,不得倒置。3、臺灣碳纖維膠粘碳膠廠家在常溫下儲存一年,各性能均無明顯變化,如超出一年,經檢測合格,仍可使用。
臺灣碳纖維膠產品介紹1.臺灣碳纖維膠與碳纖維有很好的適配性。2.臺灣碳纖維膠滲透力強,能有很好的滲入混凝土表層。3.臺灣碳纖維膠耐老化,耐水性和化學腐蝕性能優良。4.臺灣碳纖維膠固化后的膠層物理機械性能優良,強韌而有一定彈性。臺灣碳纖維膠用量碳纖維粘結材料(底涂料)每平方米纖維布用0.2-0.3kg。碳纖維粘結材料(粘結料)每平方米纖維布用0.6-0.9kg。臺灣碳纖維膠應用范圍1.在混凝土,磚頭和木構件粘貼碳纖維,在加固上主要用作抵抗拉力。2.用于抗彎構件于梁的受拉力部位,梁與柱的抗剪部位,柱或橋梁的圍束。臺灣碳纖維膠性能參數臺灣底膠外觀 A組分:淡黃色透明液體 可操作時間(min) ≥60B組分:棕色液體 指觸干時間(20℃h) 60分鐘砼粘結強度 C60混凝土破壞 配合比 A:B=2:1臺灣找平膠外觀 A組分:粘稠膏狀態 可操作時間(min) >30B組分:粘稠膏狀態 操作是溫度℃ 5-40鋼-鋼粘接強度(Mpa) 剪切 20 指觸干時間(20℃h) 60分鐘拉伸 35 配合比 A:B=3:1臺灣碳纖維浸漬膠外觀 A組分:黏糊液體 B組分:黏糊液體粘貼碳纖維固化后的基本性能抗拉強度標準值(Mpa) ≥10 極限延伸率(%)彈性模量(Mpa) ≥2500 配合比碳纖維固化后性能膠體性能 壓縮強度(Mpa) ≥70 工藝性能 不垂流度(mm)40℃時 20拉伸強度(Mpa) ≥40 可操作時間(min)40℃ >60彎曲強度(Mpa) ≥50 使用溫度℃ 5-40彈性模量(Mpa) ≥2500粘接性能 鋼-鋼拉伸抗剪強度(Mpa) ≥14 混合比例 A:B=2:1與混凝土正拉粘接強度(Mpa) ≥2.5 固化時間(d)20℃時 3--7鋼-混凝土拉伸 C60混凝土破壞
臺灣碳纖維膠施工流程卸荷:加固前應對所加固的構件盡可能卸荷。基面處理: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腐蝕等現象的部位應鑿除,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找平施工:構件表面凹陷部位應用找平膠填補,出現高度差的部位應用找平膠填補,盡量減少高度差。面涂底層樹脂:將調配好的底層臺灣碳纖維膠計量,攪拌均勻,根據實際氣溫決定用量并控制使用時間,將底層樹脂均勻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在進行下一道工序。粘貼碳纖維布:按設計要求的尺寸及層數剪裁碳纖維布,將浸漬樹脂調配好,均勻涂抹于粘貼的部位,鑿搭接,拐角等部位多涂刷些,粘貼碳纖維布并用滾筒反復滾壓,去除氣泡。固化養護施工完成后24小內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防護,防止硬物碰傷施工表面。檢驗: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談纖維片材表面的方法檢查,總有效粘接面積布低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