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由于間接費、利潤、稅金等各項費用,是按照工程的專業(土建、安裝、裝飾、市政、人防、園林等)和工程類別(即按照施工難易程度分一、二、三、四類)分別規定了取費標準,審查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審查取費標準是否與所用定額相匹配。在編制決算時,主體工程選用某專業定額,則取費標準必須選用與該專業配套使用的標準審查取費標準是否與工程類別相吻合。首先,根據工程規模及工程類別劃分標準表,確定工程類別;然后,審查是否按確定的工程類別計取費用。如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工程類別應分別按各自的工程類別劃分標準表確定。
分包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是分包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第三步,是對分包工程預算的終確定。分包工程預算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直接體現著分包工程的審計質量和審計成果嚴格復核結算工程量。對結算工程量要嚴格審查和準確計算,將工程量的計算及變更簽證的確認作為審計重點,注意工程量的重復和多計,增強對虛假變更簽證的辨別力。工程量的確定要依據施工圖和業主或建設單位簽發的公務通知單、設計部門的設計變更單。尤其對現場變更工程量的確認,嚴防只計增不計減,要把握住“在一般情況下,有增必有減”的原則,如果有增無減,就要查明原因。對野外偏僻的施工簽證,要有現場各級人員的簽認,否決“一言堂”簽證。
對于市政工程來說,預算控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實際的預算控制中,市政工程預算控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且這些因素均具有可變性,終導致工程預算難以控制,導致工程預算控制出現諸多問題。市政工程具有一定的施工周期,且包含了諸多工序,每個工序都需要做好預算控制。本文就從投資決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四個階段對預算控制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宿遷工程預算對相關對策進行研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市政工程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市政工程的開展對于改善生活環境、提高城市形象、拉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但是,為了滿足市政工程建設效益性和經濟性目標,對市政工程預算進行控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基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就目前市政工程預算控制中的問題及其對策展開論述。在投資決策階段,經常發生概算較實際低的情況,這種情況多由人為因素產生。部分項目在申請立項的過程中,為了增加項目審核的通過率,會壓縮工程投資,預留出資金缺口,從而導致概算低的情況發生。在初步設計階段,工程設計存在較多漏洞,在概算中部分材料和設備的定價與市場行情不符,導致概算不合理,終預算也難以控制。在市政施工的過程中,建設單位經常會提出一些設計中沒有的要求,比如增加市政設施、擴大面積、設計標準等,這些要求的增加都會增加成本,使得實際預算超出預算。
規范的建筑工程預算涵蓋工程設計預算、招投標預算、合同簽訂預算、施工預算和竣工預算,有著完善的預算法規體系,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能適應建筑企業不斷變化的內部預算需求,保障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實現資金風險小化、經濟效益 化的目標,為企業后續決策提供原始資料。工程預算在核實工程造價,指導建筑項目投資中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重視工程預算的規范化建設,是規范項目管理的必要舉措,能引導建筑企業深化內部改革,持續改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流程,挖掘企業發展潛力,樹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建筑工程預算應涉及從項目立項到竣工的全過程,宿遷工程預算對項目實施期內的每一筆資金都進行記錄、審核,用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的動態實時預算工作保障工程質量。當前,我國建筑企業雖已普遍意識到工程預算的重要性,但相關認識不,割裂預算內容,忽視全過程跟蹤預算,使得預算變成事后懲處和補救。事后預算無法準確識別項目前中期風險,往往發現錯誤后才進行查漏補缺,加重建筑企業的損失,預算部門將預算結果作為處罰的主要依據,常常提出強制性整改要求,容易讓企業對預算工作產生不滿情緒,降低企業對工程預算的認可度和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