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裂貼施工工藝及操作步驟(1)根據基層裂縫的寬度選擇所用抗裂貼的規格(2)裂縫處理:寬度在5—19mm之間的裂縫,必須將其清理干凈,并用密封膠填充。寬度在19—50mm之間的裂縫及下陷區域,用膠砂、密封膠或瀝青混合料充填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寬度超過50mm的裂縫或坑曹,必須先將其清理干凈,然后用膠砂或熱瀝青混合料填充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對于高度不同的裂縫及下陷的區域,必須進行找平處理。對于橋面、路面的突起,必須進行清理或處理至平整。(3)將抗裂貼背面的隔離紙張揭去,無黏性物面朝上,以裂縫為中心線將抗裂貼平整地貼在基層上。(4)如遇不規則的裂縫,可用裁紙刀或剪刀將抗裂貼切斷,按裂縫的走向跟蹤黏貼。但在抗裂貼與抗裂貼的結合處,要形成50~60mm的重疊。(5)將抗裂貼熨貼至地面,并采用小型壓實設備壓實,不能有氣泡、皺褶和鼓起現象。(6)在基層黏貼抗裂貼的施工完成后,避免對抗裂貼表面的污染和破壞。瀝青面層反射裂縫形成機理。反射裂縫是指下層混凝土板的接縫或裂縫,由于環境(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的不斷變化與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在瀝青加鋪層的相應位置上產生的裂縫。產生反射裂縫的力學機理,通常認為是由于下層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裂縫處的豎向和水平位移所致。豎向位移是接縫、裂縫兩側道面由于交通荷載作用產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溫度或濕度變化引起水泥混凝土板塊的脹縮產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根據研究發現 ,在下部結構足夠穩定和預期荷載的作用下,溫度變化引起的水平位移是產生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下層水泥混凝土板塊產生的水平位移,使瀝青加鋪層在接縫、裂縫處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瀝青混凝土在低溫時不宜變形,當拉應力超過瀝青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即出現開裂。在溫度應力和車輪荷載的綜合作用下,裂縫不斷向上開展,反射到加鋪層表面上來。
防裂貼處置基層,原板塊破碎,新鋪中間層,后攤鋪瀝青面層工藝流程:基層處治板塊破碎碾壓撒布透層油撒布石屑碾壓(攤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 瀝青穩定碎石基層)攤鋪瀝青面層碾壓。其中,由于公路等級不同,在石屑層和瀝青面層之間可以設置水泥穩定碎石層或瀝青穩定碎石層。該工藝適用于路面大面積已遭破壞、喪失了整體承載能力,斷板率較高(20% 以上)或已不能達到結構強度要求的情況。該方案一般是利用特殊施工機械,在對局部破壞嚴重的基層進行處治后,將舊水泥混凝土板塊破碎成較小的粒徑(通常,底部不超過37.5 cm,中間不超過22.5 cm,表面不超過7.5 cm),采用z 型壓路機碾壓后作為新路面結構基層或底基層。碾壓完畢,要及時撒布透層油,目的在于穩固表面碎石,防止形成滑動層。撒布完透層油,及時撒布小石屑,用輪胎壓路機碾壓穩定,然后再加鋪新的瀝青面層。路面白改黑抗裂貼的兩個關鍵問題,也是難點問題:一是治理和防止水泥路面裂縫的反射問題;克服反射裂縫可以采用鋪設抗裂貼,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和橡膠瀝青混凝土上面層,從設計上可以反射裂縫擴展的程度。但通過已完成的項目觀察,還不能完全避免反射裂縫病害的發生。因而施工前,加強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治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程序,是減少反射裂縫基礎性的措施。調查工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是設計、施工與監理的主要控制項目。
裂縫類型及產生原因,路面裂縫可分為縱裂縫、橫裂縫、網裂、塊狀裂縫等。(1)縱裂縫。縱裂縫通常產生在拓寬的新舊路面交界處或路基半填半挖處,由路面不均勻沉陷引起;或在瀝青路面施工的縱向接縫處,由施工接縫不善引起;或軟地基處理不徹底引起;在行車荷載作用下,應力分布不均,形成車轍,車轍的邊緣也易形成縱裂縫。(2)橫裂縫。橫裂縫通常是由于溫度、濕度的變化、路面層產生收縮和路面應力不能均勻分布而引起的;半剛性基層的收縮裂縫及其面層的反射裂縫,大多是橫向裂縫。(3)塊狀裂紋。塊狀或方形,它是由于路基或底層鋪路材料塌陷或車輛超載造成的。(4)網裂。它是由于道路結構己嚴重破壞,此時道路已經不能再進行灌縫修復,要通過中修來恢復道路通車能力。防裂貼施工要求。結合幾年來對高速路面灌縫施工的實際情況以及密封膠性能指標、灌縫施工工藝的特點,灌縫施工的外部環境應達到以下要求:(1)施工溫度:施工溫度是造成密封膠脫落的原因之一。路面潮濕和溫度低于4℃就會降低密封膠的粘結力,容易脫落。路面整體溫度較低,密封膠灌縫后,溫度下降較快,密封膠收縮明顯,密封膠與槽壁之間溫度應力較大,將降低密封膠與路面的粘結力。(2)裂縫濕度:灌縫時路面應干燥,如潮濕會降低密封膠與路面的粘結力,造成部分密封膠脫落。(3)保持清潔:灌縫前,用空壓機將開過槽后的裂縫中的灰塵雜物及周邊松動的物體干凈,保持裂縫的清潔。(4)灌縫范圍:車轍嚴重,尤其是形成網裂的路面,不宜用此方法處理裂縫。
防裂貼抗裂貼特點:防水性、抗裂性及操作性強。該產品是以天然材料合成,抗腐蝕、耐磨損,易于回收再利用,為環保性產品,符合我國正在貫徹執行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能承受200℃以下的高溫,因此在瀝青混合料165℃的高溫下攤鋪不變形、不推移;與道路面層材料之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強度高、粘結性能好、承載能力強,不僅可以適應大交通量的發展趨勢,還可以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目前我國水泥路面的總量巨大,特別是三級以下公路中硬化路面基本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農村村村通工程實施后,混凝土路面里程激增。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交通量快速增加,對交通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除暢通、快捷、、有效的基本功能外,還應該具備綠色、環保、亮化、美化的道路文明新功能。然而,在設計使用年限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噪音、污染等本質性能缺陷不能適應新功能的要求。因此,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維修、改造、養護等技術問題和工藝的研究勢在必行。目前,我國水泥路面的里程數總量巨大,特別是高速公路等級以下的各等級公路,國道、省道、縣道等。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公路交通量和汽車載重量日趨增加。在繁重的交通負荷沖擊下,由于設計、施工技術、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的不足,以及自然災害的破壞等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常在投入使用幾年后,就出現了大量的早期性破壞,大量出現了斷板、錯板、裂縫、剝落、坑洞等損害,從而嚴重影響了行車的速度、舒適性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