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缺陷 折疊邊裂缺陷 邊部出現的大型夾雜物富集是鋼板誘發邊裂的主要根源之一。由于薄板坯采用了漏斗型結晶器,結晶器內部的流動、傳熱的不均勻程度和液面波動情況比傳統板坯連鑄時復雜,在澆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卷渣,一部分卷渣殘留在鑄坯表面形成表面夾雜,其中較大的夾雜顆粒在鑄坯邊部沉積,造成邊部大型氧化物夾雜的富集。 折疊氧化鐵皮壓入缺陷 未完全除凈的一次氧化鐵皮在隨后的軋制過程中被壓入板帶中造成板帶表面缺陷。二次除鱗水未開等原因是造成二次氧化鐵皮壓入缺陷產生的關鍵。缺陷跟蹤結果表明,氧化鐵皮壓入缺陷在隨后的酸洗和冷軋過程中基本可以,對冷軋板基本不造成影響。 折疊表面缺陷 酸洗后冷軋前帶鋼表面的黑色線條狀缺陷。冷軋帶鋼表面缺陷主要來自熱軋基料缺陷,以熱軋板表面夾雜類缺陷為主,冷軋生產線自身產生缺陷的可能性很小。

產品特點:因為沒有經過退火處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機械加工性能極差,只能進行簡單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彎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折疊編輯本段產品種類 (1)退火后加工成普通冷軋; (2)有退火前處理裝置的鍍鋅機組加工鍍鋅; (3)基本不需要加工的面板。 常用鋼號 CDCM - SPCC (SPCD、SPCE、ST12、ST13、ST14、BLC、BLD、BUSD、BUFD、BSUFD等),但其性能基本相同。 3、普通冷軋; 4、鍍鋅; 5、鍍鋁鋅:是采用連續熔融鍍層工藝把55%的鋁和43.4%的鋅及1.6%的硅鍍覆到鋼板表面。

熱軋卷鋼板市場分析報道:熱軋卷板市場供應情況 (一)我國熱軋卷板產量增長情況2005年以來,我國熱軋卷板產量增幅呈現平臺式的回落。2005-2007年產量大幅增長,增幅在32.4%-36.1%之間;2008-2010年增幅回落到13.1%-19.4%,但仍保持較快增長;2011-2012年增幅進一步回落至4.6-6.7%,到2013年略有回升。2013年我國熱軋卷板產量18270.7萬噸,較2005年增長251.9%,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 數據來源:統計局(二)各地區熱軋卷板產量分布情況華北地區是我國的熱軋卷鋼板生產地區。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我國熱軋卷板產量18270.7萬噸,其中華北地區產量7419.5萬噸,占國內產量的40.6%,華東地區產量4883.6萬噸,占國內產量的26.7%,東北地區產量2673.3萬噸,占國內產量的14.6%。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區產量分別占到國內產量的10.6%、5.2%和2.2%。

合金元素與鋼板的相互作用 合金元素加入鋼中后,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鋼中。即:與鐵形成固溶體;與碳形成碳化物;在高合金鋼中還可能形成金屬間化合物。 1. 溶于鐵中 幾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Pb外)都可溶入鐵中 形成合金鐵素體或合金奧氏體 按其對α-Fe或γ-Fe的作用 可將合金元素分為擴大奧氏體相區和縮小奧氏體相區兩大類。 擴大γ相區的元素-亦稱奧氏體穩定化元素 主要是Mn、Ni、Co、C、N、Cu等 它們使A3點(γ-Fe α-Fe的轉變點)下降 A4點( γ-Fe的轉變點)上升 從而擴大γ-相的存在范圍。其中Ni、Mn等加入到一定量后 可使γ相區擴大到室溫以下 使α相區消失 稱為完全擴大γ相區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C、N、Cu等) 雖然擴大γ相區 但不能擴大到室溫 故稱之為部分擴大γ相區的元素。 縮小γ相區元素--亦稱鐵素體穩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它們使A3點上升 A4點下降(鉻除外 鉻含量小于7%時 A3點下降; 大于7%后A3點迅速上升) 從而縮小γ相區存在的范圍 使鐵素體穩定區域擴大。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完全封閉γ相區的元素(如Cr、Mo、W、V、Ti、Al、Si等)和部分縮小γ相區的元素(如B、Nb、Zr等)。 2. 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按其與鋼中碳的親和力的大小 可分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兩大類。 常見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Ni、Co、Cu、Si、Al、N、B等。它們基本上都溶于鐵素體和奧氏體中。常見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W、V、Nb、Zr、Ti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穩定性程度由弱到強的次序排列),它們在鋼中一部分固溶于基體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滲碳體 含量高時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

點擊查看新弘揚特鋼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