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2-03 15:43:08 瀏覽次數(shù):3 公司名稱: 思源凈水材料廠
產品參數(shù) | |
---|---|
產品價格 | 電議 |
發(fā)貨期限 | 0-3 |
供貨總量 | 100000 |
運費說明 | 協(xié)商 |
最小起訂 | 1 |
質量等級 | A |
是否廠家 | 是 |
產品品牌 | 思源 |
深圳蜂窩斜管
常年有貨
沉淀池中六角蜂窩斜管裝配就位后,須將直徑10mm的鋼絲繩從左到右拉至上,對其進行結構加固,鋼絲繩兩端端在沉淀池池壁上可靠固定,安裝后能較好地避免六角蜂窩斜管填料在前期使用中容易出現(xiàn)脫鉤現(xiàn)象。但是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人還會選擇聚丙烯塑料繩進行捆綁固定。建議使用8mm繩。
中、小型蜂窩斜管安裝工程可選用固定網(wǎng)架:該方法是先在生物預加工處理池的上、下平面設置固定填料支架,支架一般采用不銹鋼材料,由池體兩端的隔墻承重。
蜂窩斜管專門用于處理池的專用設備,只需將每個布局的單體吊起放入池中即可。各布局之間采用連接件連接,底部的支墩較重,可以避免水平方向的偏差。由于此法可以連續(xù)連續(xù)地擴大排水帽專用設備的安裝,又可對單個填料布置進行檢修,因此該方法適用于大、中、小型工程項目;由于該工程項目中填料用量大,工程施工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和便當大修工程,應采用單體布置式專用設備法。
深圳蜂窩斜管
常年有貨
蜂窩斜管材質有三種:
聚丙烯蜂窩斜管、FRP蜂窩斜管和(pvc)聚氯乙烯。根據(jù)組裝形式,可分為蜂窩斜管和蜂窩直管。一般尺寸為1000*11000mm 聚丙烯產品)聚丙烯混合,簡稱乙丙烯共聚蜂窩斜管,又稱塑料蜂窩斜管。乙丙烯共聚蜂窩斜管安裝|,耐老化,耐腐蝕,效果更好,更耐用。
蜂窩斜管用途:
1、 蜂窩斜管是目前在排水工程中被廣泛應用并且成為一項水處理裝置中不可缺少的填料。主要在多種水廠沉淀池、污水處理池、過濾罐、澄清池、沉淀和除砂中應用。
2、直管主要是在生物濾池的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淹沒式生物濾池以及生物轉盤的微生物載體應用,對工業(yè)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處理。
3、 蜂窩斜管填料適用于進水口除砂,一般工業(yè)和生活給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張濃縮等處理,即適用于新建工程,又適用于現(xiàn)有舊池的改造,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等。
深圳蜂窩斜管
常年有貨
蜂窩斜管填料正常運行以后后期保養(yǎng)和維護如下:
1、 必須做好排泥工作,保持排泥閥的完好、靈活,排泥管道的暢通。排泥周期根據(jù)原水濁度和排泥水濁度確定。
2、 啟用蜂窩斜管時,初始的上升流速應緩慢,防止蜂窩斜管漂起。
3、 蜂窩斜管表面及斜管管內沉積產生的絮體泥渣應定期進行清洗。
4、 斜管沉淀池的出口應設質量控制點,濁度指標一般宜控制在5NTU以下。
5、經(jīng)常進行清洗工作可以更長時間的增加蜂窩斜管的使用壽命。
深圳蜂窩斜管
常年有貨
蜂窩斜管填料的出水效果注重焊接平整、均勻、安裝到池規(guī)格,需要綁定和二次粘接斜管,以增強斜管的抗壓負荷。制造商完成了工廠污水站沉淀池的蜂窩斜管填料改造。由于安裝人員的細心和熟練技術,使安裝池中的蜂窩斜管填料保持一致水平,受到用戶的高度贊揚。
蜂窩斜管填料特點:
1、濕周大,水力半徑小。
2、層流狀態(tài)好,顆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擾。
3、當斜管管長為1米時,有效負荷按3-5噸/米2?時設計。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圍內,出水水質較佳。
4、在取水口處采用蜂窩斜管,管長2.0~3.0米時,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濁度中運行處理。
5、斜管沉淀池的處理能力是平流沉淀池的3-5倍,加速了澄清池和脈沖澄清池的2-3倍。
三、產品規(guī)格:
Φ25mm、Φ35m、Φ50mm、Φ80mm。
四、訂貨須知:
規(guī)格、厚度、材管填料的規(guī)格、厚度、材料、數(shù)量等。
蜂窩斜管主要用于各種沉淀和除砂功能。適用于進水和除砂、一般工業(yè)和生活給水沉淀、油分離和尾礦濃縮處理。它不僅適用于新項目,也適用于現(xiàn)有舊水池的改造,可以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一、蜂窩斜管產品特點
1. 濕周大,水力半徑小。
2. 層流狀態(tài)良好,顆粒沉降不受紊流干擾。
3. 當斜管長為1米時,按3-5噸/m3設計有效負載。V值控制在2.5-3.0mm/秒內,出水水質較好。
4. 在50-100公斤/米3含泥砂的高濁度下,在取水口采用蜂窩斜管,管長2.0~3.0米時可an全運行。
直管主要用于工業(yè)有機廢水和城市污水生物過濾器、被淹生物過濾器(也稱為接觸氧化池)和生物微生物載體,用于工業(yè)有機廢水和城市污水的生化處理。
二、蜂窩直管主要特點
1. 一般效率高于活性污泥法,一般水力負荷為100-200米3/米2·天,有機負荷為2000-50000克/米3。
2.曝氣強度低于活性污泥法,且不需污泥回流,可減少動力消耗,簡化管理。
3. 污泥量少,污泥脫水等后處理工作量減少。
4. 污泥沉降性能好,有利于后段懸浮物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