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鋼板標準件質優價廉](http://ypmimg.17za.com/pub_soft/2629/1992/202109070905165000.jpg)
鋼板產生二次硬化的原因 合 金 元 素
殘余奧氏體的轉變 沉淀硬化 Mn、Mo、W、Cr、Ni、Co①、V V、Mo、W、Cr、Ni①、Co①
①僅在高含量并有其他合金元素存在時 由于能生成彌散分布的金屬間化合物才有效。
(3)增大回火脆性 和碳鋼一樣 合金鋼也產生回火脆性 而且更明顯。這是合金元素的不利影響。在450℃-600℃間發生的第二類回火脆性(高溫回火脆性) 主要與某些雜質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原奧氏體晶界上的嚴重偏聚有關 多發生在含Mn、Cr、Ni等元素的合金鋼中。 這是一種可逆回火脆性 回火后快冷(通常用油冷)可防止其發生。鋼中加入適當Mo或W(0.5%Mo 1%W)也可基本上這類脆性。
合金元素對鋼的機械性能的影響
提高鋼的強度是加入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之一。欲提高強度 就要設法增大位錯運動的阻力。金屬中的強化機制主要有固溶強化、位錯強化、細晶強化、第二相(沉淀和彌散)強化。合金元素的強化作用 正是利用了這些強化機制。
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鋼板,具有更高的強度,抗變形能力。
45號鋼是中碳結構鋼,冷熱加工性能都不錯,機械性能較好,且價格低、來源廣,所以應用廣泛。它的 弱點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號鋼淬火溫度在A3+(30~50)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溫度可以使工件加熱速度加快,表面氧化減少,且能提高工效。為使工件的奧氏體均勻化,就需要足夠的保溫時間。如果實際裝爐量大,就需適當延長保溫時間。不然,可能會出現因加熱不均勻造成硬度不足的現象。但保溫時間過長,也會也出現晶粒粗大,氧化脫碳嚴重的弊病,影響淬火質量。我們認為,如裝爐量大于工藝文件的規定,加熱保溫時間需延長1/5。
因為45號鋼淬透性低,故應采用冷卻速度大的10%鹽水溶液。工件入水后,應該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鹽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開裂,這是因為當工件冷卻到180℃左右時,奧氏體迅速轉變為馬氏體造成過大的組織應力所致。因此,當淬火工件快冷到該溫度區域,就應采取緩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溫度難以掌握,須憑經驗操作,當水中的工件抖動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
鋼板對淬火、回火狀態下鋼的機械性能的影響
合金元素對淬火、回火狀態下鋼的強化作用顯著 因為它充分利用了全部的四種強化機制。淬火時形成馬氏體 回火時析出碳化物 造成強烈的第二相強化,同時使韌性大大改善 故獲得馬氏體并對其回火是鋼的經濟和有效的綜合強化方法。
合金元素加入鋼中 首要的目的是提高鋼的淬透性 保證在淬火時容易獲得馬氏體。其次是提高鋼的回火穩定性 使馬氏體的保持到較高溫度,使淬火鋼在回火時析出的碳化物更細小、均勻和穩定。這樣 在同樣條件下 合金鋼比碳鋼具有更高的強度。
合金元素對鋼的工藝性能的影響
合金鋼鋼板的性能
(1)淬透性低。一般情況下,碳鋼水淬的 淬透直徑只有10mm-20mm。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強度,抗高溫、高壓、低溫,耐腐蝕、磨損以及其它特殊物理、化學性能的要求,碳鋼已不能完全滿足要求。>
碳鋼的不足:
(2) 強度和屈強比較低。如普通碳鋼Q235鋼的σs為235MPa,而低合金結構鋼16Mn的σs則為360MPa以上。40鋼的 σs /σb僅為0.43 遠低于合金鋼。(3) 回火穩定性差。由于回火穩定性差,碳鋼在進行調質處理時,為了保證較高的強度需采用較低的回火溫度,這樣鋼的韌性就偏低;為了保證較好的韌性,采用高的回火溫度時強度又偏低,所以碳鋼的綜合機械性能水平不高。
(4) 不能滿足特殊性能的要求。碳鋼在抗氧化、耐蝕、耐熱、耐低溫、耐磨損以及特殊電磁性等方面往往較差,不能滿足特殊使用性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