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容量短路電流開斷次數50次,在工作電流范圍內可進行頻繁的操作或多次開斷短路電流;高可靠性 適用于各種特性的重合閘操作;全工況 采用立式的絕緣筒防御各種特殊環境的影響;免維護 采用固體絕緣結構——集成固封極柱;功能齊全、多種用途 可以固定式安裝,也可移開式使用,還可安裝于框架上使用;標準化設計 互換性好、通用性強,特別適用于KYN28(GZS1)使用。斷路器主體結構編輯1. 普通型斷路器主體部分導電回路設置在用絕緣材料制成的圓柱狀絕緣筒內,使得真空滅弧室免受外界環境影響和機械的損害。斷路器主體安裝在做成托架狀的斷路器操動機構外殼的后部。視使用場所情況,可在絕緣筒上增裝一個防塵蓋(作為附加裝置),這種設計有助于防止閃絡的發生,并作為斷路器內部污穢的附加保護。  2. 極柱型斷路器極柱設計為圓柱形,安裝在托架狀的操作機構外殼的后部。斷路器極柱的導電部分封閉在環氧樹脂套筒內,以免受沖擊和外部環境影響。操動機構的結構操動機構為簧儲能操作機構,一臺操動機構操作三相真空滅弧室。操動機構主要包括兩個儲能用拉伸簧、合閘儲能裝置、傳動至各相滅弧室的連板、拐臂以及分閘脫扣裝置,此外,在杠架前方還裝有諸如儲能電動機、脫扣器、輔助開關、控制設備、分合閘按鈕、手動儲能軸、儲能狀態指示牌、合分閘指示牌等部件。 操動機構適用于自動重合閘的操作,并且,由于電動機儲能時間很短,同樣也能夠進行多次重合閘操作。操動機構簧有手動儲能和電動儲能兩種儲能方式。使用環境編輯A 周圍空氣溫度:上限+40℃,下限-15℃;b 海拔高度:≤100m(若需海拔,則額定絕緣水平相應提高);

因此如何合理的設置鐵芯以及如何合理的設計鐵芯結構成為提高真空滅弧室可靠性的關鍵。針對杯狀縱磁真空滅弧室觸頭,本文設計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鐵芯,一種是結構為環狀的鐵芯,為了減小渦流的影響,在環形鐵芯上開一個間隙為1 mm 的斷口;另一種結構為圓周方向布置的柱狀鐵芯,柱狀鐵芯相互不接觸,因此可以更好的減小渦流的影響。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比分析了兩種不同結構鐵
芯對縱向磁場和剩余磁場以及磁場滯后時間的影響。  觸頭結構模型  文中仿真所采用的兩種不同鐵芯結構的觸頭模型如圖1 所示,觸頭杯均有4 個杯指,為了防止觸頭片上產生渦流,對應的在觸頭片上開有四個周向均勻布置的徑向直槽。觸頭外徑尺寸為78 mm,壁厚11 mm,弧柱直徑與觸頭外徑尺寸相同,柱狀鐵芯12 個,仿真模型中觸頭開距為10 mm,杯座材料為無氧銅,支撐盤材料為不銹鋼,觸頭片材觸頭在高真空中分離時,其電弧表現形式與外觀特性都與在空氣中的情形有較大區別。真空斷路器的擊穿機理目前主要有場致發射、粒撞擊和粒子交換
三種假說,在短間隙真空斷路器的相關研究中,通常由場致發射效應占主導。在觸頭斷開時刻,整個陰極表面會產生金屬蒸氣。理論上是由于觸頭分開瞬間,電流集中在觸頭表面某點上,導致金屬橋熔化且部分金屬原子發生電離。隨著觸頭開距的增大,場致發射與間隙擊穿增強,觸頭表面金屬凸點不斷溶化并向觸頭間隙補充金屬粒子。此時陰極斑點會在陰極表面形成,并有更多的高能等離子體形成并擴散至間隙內。電弧引燃后,充滿等離子體的電極間
隙變成良好導體,同時陽極開始向電弧提供粒子。在縱向磁場作用下,電弧等離子體由觸頭中心向周圍擴散,此過程會維持一段時間。對于交流真空斷路器而言,電流到達峰值后會逐漸減小,兩觸頭向等離子體提供的粒子同樣減少,此時電極間隙內主要為弧后殘存粒子,伴隨著觸頭完全斷開,殘存粒子逐漸擴散至消失,斷路器完成開斷。  真空電弧等離子體的產生過程,可以表現為觸頭開距增大、觸頭表面金屬蒸發,伴隨場致發射效應和金
屬電離,由于兩極電子、金屬離子的不斷補充,終形成電弧。在電弧等離子體的研究方面,王景、武建文等運用連續光譜法分析了電子溫度和電子密度,并討論了中頻情況下,電弧過渡及擴散兩種形態。胡上茂、姚學玲等利用RC 阻容式電荷收集器,對初始等離子體的觸發特性進行了研究。舒勝文、黃道春等通過對真空斷路器開斷過程的再研究,提出數值方針結合實驗的方法,給出開斷過程不同階段所需的數值仿真方法及關注點。趙子玉等通過C
CD 攝像技術,分析了真空電弧的重燃及抑制措施

其它部件基座、絕緣支撐件、絕緣子等特點編輯①觸頭開距小,10KV觸頭開距只有10mm左右,操作機構的操作功就小,機械部分行程小,其機械壽命就長。②燃弧時間短,且與開關電流大小無關,一般只有半周波。③熄弧后觸頭間隙介質恢復速度快,對開斷近區故障性能較好。④由于疏通在開斷電流時磨損量較小,所以觸頭的電氣壽命長,滿容量開斷達30-50次,額定電流開斷達5000次以上,噪音小適于頻繁操作。⑤體積小、重量輕。⑥適用于開斷容性負荷電流。由于其優點很多,所以廣泛應用于變電站中,目前型號主要有:ZN12-10型、ZN28A-10型、ZN65A-12型、ZN12A-12型、VS1型、ZN30型等。 [2] 具體介紹真空斷路器技術標準真空斷路器在我國近十年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產品從過去的ZN1~ZN5幾個品種發展到數十多個型號、品種,額定電流達到5000A,開斷電流達到50kA的較好水平,并已發展到電壓達35kV等級。80年代以前,真空斷路器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技術上在不斷摸索,還不能制定技術標準,直到1985年后才制定相關的產品標準。國內主要依據標準:JP3855-96《3.6~40.5kV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通用技術條件》DL403-91《10~35kV戶內高壓斷路器訂貨技術條件》這里需要說明:IEC標準中并無與我國JB3855相對應的專用標準,只是套用《IEC56交流高壓斷路器》。因此,我國真空斷路器的標準至少在下列幾個方面高于或嚴于IEC標準:(1) 絕緣水平: 試驗電壓 IEC 中國1min工頻耐壓(kV) 28 42(極間、極對地)48(斷口間)1.2/50沖擊耐壓(kV) 75 75(極間、極對地)84(斷口間)(2)電壽命試驗結束后真空滅弧室斷口的耐壓水平:IEC56中無規定。我國JB3855一96規定為:完成電壽命次數試驗后的真空斷路器,其斷口間絕緣能力應不低于初始絕緣水平的80%,即工頻1min33.6kV和沖擊60kV。(3)觸頭合閘跳時間:IEC無規定,而我國規定要求不大于2ms。(4)溫升試驗的試驗電流:IEC標準中,試驗電流就等于產品的額定電流。我國DL403-91中規定試驗電流為產品額定電流的110%。2.真空斷路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真空斷路器的參數,大致可劃分為選用參數和運行參數兩個方面。前者供用戶設計選型時使用;后者則是斷路器本身的機械

眾所周知,跳、合閘線圈設計時都是按短時通電而設計的。跳、合閘線圈的燒毀,主要是由于跳、合閘線圈回路的電流不能正常切斷,至使跳、合閘線圈長時間通電造成的。一、分閘線圈長時間通電的原因  1、斷路器拒分  控制回路正常時,斷路器出現拒分的
故障均為連桿機構問題,死點調整不當,使斷路器分閘鐵芯頂桿的力度不能使機構及時脫扣,使線圈過載,造成分閘線圈燒毀。  2、分閘電磁鐵機械故障  線圈松動造成斷路器分閘時電磁鐵芯位移,使鐵芯卡澀,造成線圈燒毀。或是由于鐵芯的活動沖程過小,當接通分閘回路電源時,鐵芯頂不動脫扣機構而使線圈長時間通電燒毀。  3、輔助開關分合閘狀態位置調整不當  在斷路器分合閘狀態時,應調整
輔助開關使其指示到標示的范圍內,然而實際調整斷路器開距和超行程等參數時,會改變斷路器分合閘的初始狀態,而輔助開關分合位置的初始狀態未做相應的調整,將導致輔助開關不能正常切換分合閘回路而使分閘線圈燒毀。  4、分閘控制回路輔助開關接點使用不當  分閘控制回路上接有一對延時動合接點,該延時目的是為了保證斷路器在合閘過程中出現短路故障時能完成自由脫扣。然而,當斷路器合閘時間極短,遠小于斷
路器的分閘時間,斷路器未來得及脫扣時就已合閘到位,此時,分閘控制回路的延時接點的延時作用將失去意義。相反,該延時接點在分閘過程中,由于輔助開關動靜觸頭絕緣間隙較小,經常出現拉弧現象,頻繁拉弧,久而久之使輔助開關的觸頭燒毀,繼而引起分閘線圈燒毀。  5、分閘回路電阻偏大  分閘線圈回路絕緣降低,或是線路過細造成電阻偏大,使得分閘回路電壓有衰減,導致控制電壓達不到線圈分閘電壓動作值,分
閘線圈長期帶電,線圈燒毀。二、防止分閘線圈燒毀的措施  (1) 將分閘回路的延時動合接點改接為一對普通的常開接點,經常檢查輔助開關的接點及輔助開關的拐臂螺絲,正確調整輔助開關的位置,使輔助開關與斷路器分合閘位置正確、有效地配合。  (2) 固定好分閘線圈,經常檢查分閘線圈的鐵芯有無卡澀。  (3) 每年的檢修工作中,正確調整好斷路器的連桿機構,經常檢查斷路器的自由脫扣是
否正常,斷路器的低電壓動作試驗是否在額定電壓的30%-65%時可靠跳閘。

點擊查看樊高電氣銷售部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