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觸氧化池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規模可大可小,可建造成單戶、多戶污水處理設施及村落污水處理站。為減少曝氣耗電、降低運行成本,山區利用地形高差,可利用跌水充氧完全或部分取代曝氣充氧;若作為村落或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則建議在經濟較為發達地區采用該技術,可利用電能曝氣充氧,提高處理效果。

水解處理方法是一種介于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和其它工藝組合可以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水解是指有機物進入生物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

水解(酸化)處理方法是厭氧處理的前期階段。有學者研究發現根據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條件的不同,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含有大量水解細菌、酸化菌的條件下,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將水中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生化處理提供良好的水質環境。



濾帽是濾池底部配水系統汽水反沖冼裝置,它能有效地沖洗出濾池中的污泥雜物,保證濾池水質水量正常運行;濾頭的種類有(長、短柄)磨菇型、梅花型、塔型和圓柱型,均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結構合理,連接牢固,承壓強度高,縫隙不變型,能使濾板間無死水角區,不積泥,效果好,(每小時排水量)0.25噸、0.5噸、1噸。長柄濾頭常用于濾池汽水反沖洗配水系統;短柄濾頭應用于單水反沖洗和重力式,壓力式濾罐及離子交換濾床等水處理設備的過濾裝置。

注:(一般視反沖洗水集污槽變清,即可停止反沖洗,以控制和減少反沖水不必要的損耗)。
長柄濾頭應用于濾池氣水反沖洗配水系統;短柄濾頭應用于濾池單水反沖洗和重力式、壓力式濾罐及離子交換濾床等配水過濾系統。濾頭既可適用于生活飲用水處理也可適用于飲料、印染、游泳池等各種工業用水處,同樣可以應用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

 

澳門紡織廢水用彈性填料



工藝原理
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 屬于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懸浮物固體濃度為 100~350mg/L,有機物濃度CODCr 在100~400mg/L之間,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200mg/L。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淀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要求:化糞池 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8.4~4.8.7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采用12h~36h。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處理過程
厭氧生化處理的概述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生物(包括兼氧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
厭氧生化處理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1、水解階段
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2、發酵(或酸化)階段
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3、產乙酸階段
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甲烷階段
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點擊查看明陽凈水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