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成型青島顆粒燃料,簡稱"青島顆粒燃料"是選用農林廢棄物(如各種秸稈、木屑、樹枝,碎木屑等)作為原材料,通過破壞、烘干、混合、揉捏等工藝流程,制成的成型(如顆粒狀、棒狀、塊狀和球狀等)燃料。首要用于代替傳統化石動力(煤、油、天然氣),是一種新式節能環保的動力供給形式。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成分構成顆粒燃料由可燃質、無機物和水分組成,首要含有碳(C)、氫(H)、氧(O)及少量的氮(N)、硫(S)等元素,并含有灰分和水分。各種成分構成如下:碳:顆粒燃料屬于低碳燃料,含碳量少(約為45-50%),尤其固定碳的含量低(約為16%),因而焚燒時碳排放低。氫:顆粒燃料含氫量多(約為5-8%),蒸發分高(大于70%),因而焚燒特性好。氧:青島顆粒燃料含氧量高(約35-40%)。生物質燃料含氧量明顯地多于礦物質煤,它使得生物質燃料易于引燃。硫:青島顆粒燃料中含硫量少于0.08%環保特性好,焚燒時不用設置煙氣脫硫裝置。灰分:顆粒燃料采首要用高品質的木質類生物質作為原料,灰分含量較低,只有1.5-3%.生物質成型顆粒燃料的特性作為高品質的均質燃料,成型燃料在輸送、儲存、傳動和焚燒方面都能夠自動控制,其便利程度能夠與輕質燃油媲美。

 青島生物質顆粒燃料與生物質壓塊區別一:體積二者主要的的區別就是體積,塊狀的生物質燃料體積比較大,而顆粒狀的就相對小許多。塊狀的直徑一般是5~11厘米之間,而顆粒狀的一般在0.6~1.5厘米之間。生物質顆粒與生物質壓塊區別二:原料二者都可以用農作物秸稈、樹枝、樹皮、果殼等為原料。他們的體積也影響著他們對原料的要求:塊狀燃料對原料的大小要求是3~5厘米,水分控制要求在15~30%;顆粒狀燃料對原料的大小要求是0.5厘米以下,水分要求控制在12~18%

生物質顆粒燃料廠經過對自然界的植物、糞便以及城鄉有機廢物轉化成光合作用的動力,直接燃燒是一種 的、直接的和商業可行的從生物質中提取能量的方法。 的使用大自然的光合作用展開新動力,為 更是跨進一大步,燃燒進程一般分為 4 個進程。(1)生物質中水的蒸騰進程,即便經過數年單調的木材,其細胞結構中仍含有 15 %~20 %的水。(2)生物質中氣/汽化成分的開釋,這不僅僅是煙囪中開釋的氣體,還包含部分可供燃燒的蒸汽混合物和蒸騰的焦油。(3)開釋的氣體與空氣中的氧在高溫下燃燒,并產生高溫分解物的噴射 。(4)木材中的剩余物(首要是碳)燃燒,在 燃燒條件下,木材中的能量 開釋,木材 轉變為灰燼。這一進程的首要問題是低效率。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有一種環保型能源叫做青島生物質顆粒,到到底是什么是青島生物質顆粒?生物質顆粒燃料是怎么來的呢?生物質成型燃料利用農林廢棄物為原材料,經過粉碎、混合、擠壓、烘干等工藝,制成各種成型(如塊狀、顆粒狀等)的,可直接燃燒的一種新型清潔燃料。生物質成型燃料,多為莖狀農作物、花生殼、樹皮、鋸末以及固體廢棄物(糠醛渣、食用菌渣等)經過加工產生的塊狀燃料,青島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直徑一般為6-10毫米,長度為其直徑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10%-15%,灰分含量小于1.5%。是一種環保清潔的綠色能源,已經廣泛應用在各種工業鍋爐、燃燒機等,甚至家用取暖爐也越來越多的放棄煤,選擇了生物質顆粒燃料。以農作物秸稈為例,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超過約7億噸秸稈類生物質,這類本應成為寶貴資源的生物質目前除少部分被有效利用外,其余全部被焚燒或經過自然降解而被消耗。季節性焚燒農作物秸稈已成為中國獨有的一道“風景線”, 秸稈的隨意燃燒不僅造成巨大資源浪費,而且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會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因此,生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于改善環境、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

點擊查看鍋爐顆粒燃料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