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錯過任何細節!花費一分鐘觀看10KV發電機出租產品視頻,讓您的購買決策更加明智。
以下是:10KV發電機出租的圖文介紹
柴油發電機組的氣缸套內表面的檢查 1)檢查缸套內表面的拉傷劃痕情況,看拉傷深度是否能被手指甲感覺出來。如果手指甲能感覺有拉傷、劃痕就必須更換。 2)檢查氣缸套內孔的磨亮情況。 輕微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處產生出一種光亮的鏡面,并留有磷化鍍層的痕跡和原始珩磨加工的跡線。 中等程度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處產生出一種光亮的鏡面,并有非常輕的原始珩磨痕跡,或某種蝕刻形狀的明顯斑痕。 嚴重程度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內產生一種光亮的鏡面,不再有珩磨加工的痕跡或某種蝕刻形狀的斑痕。 缸套內孔若有以下情況就必須予以更換: ①在活塞環移動的區域內,有超過20%的一種磨亮部分。 ②在活塞環移動的區域內有種等程度和嚴重程度的磨亮面達30%,其中一半(15%)屬嚴重磨亮部分,如圖2-33b所示。 3)氣缸套內孔測量:用內徑千分表(量缸表)在上、中、下部位置測量缸套內徑。在每個測量部位互相長90°的兩個位置。 用內徑千分表測量氣缸套內孔的圓度:在離氣缸頂平面25.4mm處,測量缸套內孔圓度,不應超過0.08mm,測量下部缸套內孔圓度,不應超過0.05mm。 4)用內徑千分表檢查氣缸套的磨損:對于6BT行柴油機,如果缸套磨損超過氣缸套 直徑0.1016mm,應更換氣缸套或擴磨到下一級加大尺寸。對加大尺寸的氣缸套,活塞相應地有三級加大尺寸,即0.50mm、0.75mm和1.00mm。通常換用新的標準尺寸的氣缸套要比鏜磨到加大尺寸的氣缸套來的經濟,并可繼續使用標準的活塞和活塞環。 如果氣缸套磨損沒有超過使用限度,在重新鏜磨仟氣缸套不應再次使用。氣缸套搪磨方法如下: ①用鏜缸機將缸套磨損的上邊緣凸起除去。 ②件氣缸套鏜磨到下一級加大尺寸。 ③精磨氣缸套到規定的表面粗糙度。 3.測量氣缸套法蘭的厚度 使用千分尺測量氣缸套法蘭的厚度。利用該測量值可以預估氣缸套的突出量。
維曼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萍鄉分公司)專注于 600kw發電機租賃銷售和服務。公司有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保證提供及時、好的售后服務,公司建有備品倉庫,可以迅速快捷地提供產品備件,保證客戶能夠及時買到各種備品備件。 公司主要銷售: 600kw發電機租賃。
發電機組油泵供油壓力低于正常工作范圍怎么處理 (1)故障現象 ①發動機無法啟動或不好啟動。 ②發動機熱機熄火。 ③發動機熱機后熄火無法啟動公明柴油發電機組。 ④發動機無力或工作冒煙。 ⑤發動機在大負荷時功率下降(轉速下降)。 (2)故障原因 ①燃油系統故障。 ②整車油管漏氣。 ③預濾漏氣。 ④發動機濾清器。 ⑤油泵低壓泵部分磨損(齒輪泵)。 ⑥電子輸油泵(ISLe)。 ⑦油軌故障。 ⑧噴油器故障, ⑨油泵低壓油管接頭密封圈破損造成漏氣。 (3)解決方法 ①先檢測油箱,如果油管漏氣或接頭漏氣都會引起故障(燃油系統進氣較少時發動機工作時還將出現工作無力的現象)。 ②檢測濾清器是否堵塞或漏氣(濾清器堵塞將會造成發動出現工作無力的現象)。 ③檢測油泵回油或打吊瓶確定油泵齒輪泵是否工作正常。 ④拖動發動機,檢測高壓油泵出口的油量。 ⑤檢測油軌壓力是否正常,發動機轉速在150r/min以上時,檢測油軌壓力應不低于 250bar. ⑥通過檢測噴油器回油量和斷缸試驗確定噴油器是否工作正常。 (4)維修經驗 ①此故障多是低壓燃油系統故障造成,在修理時使用燃油系統測量工具可以較準確地判斷出故障點。 ②高壓油泵出現故障時,發動機大負荷運行時會出現功率和轉速下降。
無刷充電機的工作原理 發動機起動期間,發電機電壓小于蓄電池電壓時,整流二極管截止,發電機不能對外輸出,由蓄電池供給磁場電流。路徑為:蓄電池正極→點火開關SW(或點火繼電器觸點)→磁場燒組調節器→搭鐵→蓄電池負極。 流入勵磁繞組的電流,在勵磁鐵心中建立一個帶狀的磁通量。這個帶狀磁通量沿著各個導磁元件環行,在整個磁回路中,這個磁通量將在勵磁繞組周圍找到一個 磁阻的通道:勵磁電流產生的磁力線通過勵磁鐵心(磁軛托架)→輔助氣隙g1→轉子N極→主氣隙g→定子鐵心→主氣隙g→轉子S極→輔助氣隙g2→勵磁鐵心形成一個閉合的磁路系統。這種結構除轉子爪極外徑與定子內表面之間的氣隙(稱為主氣隙)外,在閉合的磁路系統中,增加了兩個有相對運動的徑向附加氣隙,使閉合回路的磁阻增大。所以必須通過增加磁場繞組的激磁安匝來補有效磁通量所減小的部分,才能保證無刷交流發電機的輸出。 隨著轉子的旋轉,使通過定子鐵心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定子繞組切割磁力線而產生感應電動勢,定子繞組發出三相交流電壓,通過三相橋式整流電路整流成直流。當轉速達到1000r/min左右時,發電機應能正常發電并對外輸出,經濾波電容C后輸出28V直流電壓,發電機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發電機自勵,并對蓄電池充電,或對其他負載供電。N端通過VD4、VD5、VD6中的一個硅管整流,與對地端形成半波整流電壓,被稱為中性點電壓,其輸出信號為14V直流脈動電壓( 負載不能超過2A),N端可用于接轉速表。中性點電壓除了直流成分外,還含有交流成分,且幅值隨發電機的轉速而變,與中性點相連的二極管(VD10、VD11)就稱為中性點二極管。當中性點二極管的正極管(VD11)電位 或負極管(VD11)電位 時,中性二極管亦處于正向導通,可對外輸出,能有效利用中性點電壓來增加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實踐證明,在交流發電機上安裝中性二極管后,輸出功率可增加10%~15%。 定子繞組的三相交流電壓經三相全橋整流后,經調節器向勵磁繞組供電。調節器以通/斷方式調節勵磁電流,使充電機的輸出電壓保持在(28±0.3)V范圍內波動,給蓄電池浮充電。發電機調節器電路如圖8-14中調節器部分所示,主要由3個電阻R1、R2、R3,2個三極管VT1、VT2和1個穩壓管VR組成。R1、R2,為分壓電阻,VT1為小功率三極管,接在大功率管的前一級,起功率放大作用,也稱前級放大。三極管VT2為大功率三極管,其集電極與發電機磁場繞組相連,磁場繞組為VT2負載,VT2導通時,磁場電流接通反之磁場電流切斷。因此,可以通過控制三極管VT2的導通與截止,改變磁場電流使發電機輸出電壓穩定。 穩壓二極管VR是感受元件,其一端接三極管VT1的基極,另一端接分壓電阻R1、R2、以組成電壓檢測電路,監測發電機電壓的變化。當發電機的輸出電壓在分壓電阻R1上的電壓達到VR的設定電壓時,VR擊穿,VT1有基極電流使VT1導通,VT2截止,這就使發電機的F點不接地面切斷了磁場繞組的電路,發電機電壓便會下降。發電機電壓下降時又使VR、VT1截止,VT2導通,發電機電壓重又升高如此反復作用,使發電機端電壓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現在集成電路電壓調節器也被廣泛使用。用集成電路開發的電壓調節器體積很小,可方便地安裝在發電機的內部與發電機組成一個整體,稱之為整體式交流發電機。集成電路調節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與晶體管調節器完全一樣,都是根據發電機的電壓信號(輸入信號),利用三極管的開關特性控制發電機的磁場電流以此達到穩定發電機輸出電壓的目的。集成電路調節器有內、外搭鐵之分,以外搭鐵形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