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找到新敘事「兒童劇本殺」真的是在玩劇本殺。一到節假日,幾個相熟的小朋友便相約劇本殺,若是人不夠,也能在店里隨機組局。即使是不熟的人“拼車”玩,通過一場劇本殺就會變得親密無間,玩完之后立刻用小天才電話手表添加上好友,約好下次組局的時間,還有不少忠實玩家每月到店固定“刷本”。劇本殺復盤解析北京蔚芽兒童劇本殺的店長廖恪告訴「深響」: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在疫情限流的情況下只開了一個房間,每天營業10小時以上。小學生很挑剔。玩劇本殺,“本”好不好是他們能否堅持的關鍵。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劇本大致有三類,歷史故事還原本、財商沙盤本、沉浸式邏輯推理本。歷史故事還原本多是以文學名著改編為主,比如有《三國演義》《哈利·波特》《西游記》《黃帝內經》,擴充兒童的語文課外知識和閱讀知識面;財商沙盤本是深受兒童與家長歡迎的內容類型,類似于棋盤游戲《大富翁》,小朋友自己開公司,分別擔任CEO、CFO等角色,通過供需矛盾、金融詐騙、工商局查賬等一系列經歷還原真實的經商環境;邏輯推理類型對兒童的年齡限制比較高,要求有較縝密的邏輯思維,更接近于成人劇本殺。行業里的頭部入局者,幾乎都屬于劇本殺的“上游”,即劇本的生產方,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王剛所在的兒童書店品牌,在去年下半年增加了兒童劇本殺這一產品線,源頭上有自身的圖書生產資源加持,下游又有實體書店做承載,迅速打開市場局面,如今兒童劇本殺已成為品牌吸引書店加盟的優勢產品。
「劇本殺+」的加號并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具有聯動共生的無限可能。一方面,文娛對劇本殺的聯動賦能,為劇本殺提供了更多的玩法。
汩羅屈子文化園,一場由芒果互娛、三湘印象、華錄百納、汩羅市文旅集團、予樂文化,聯合推出的國內結合沉浸式劇本秀和國風音樂的活動:「九鼎天問·滄浪」兩天一夜沉浸式劇本秀,用非傳統的主題活動為傳統節日端午節賦能。
游客身穿古裝,夢回戰國,以屈子門徒的身份重睹屈子投江壯舉,對話、選擇、解謎,互動即演繹,在盤活傳統文化資源的同時,催生出新時代的愛國情懷。這也是芒果TV在實景娛樂賽道上的新實踐,而文娛能給劇本殺帶來的遠不止于此。
近期愛奇藝推出的《的贏家》以連續的故事演繹劇本殺,并和地方文旅結合,加入城市地圖的探索、解密,其中包含劇本殺授權、實景演藝、VR等元素,力求結合中國特色場景與元素的解密形式,打造城市級別大型沉浸式實景推理。另一方面,劇本殺與更為廣闊的城市概念相結合,使得劇本殺與文旅之間能夠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今年國慶期間,重慶推出了四條主題線路,分別是魔幻穿越、近代國風、宋朝、電影,串聯了洪崖洞、湖廣會館、武隆仙女山等十余個景區,每條線路時間為2天1夜或2天2夜,百位NPC分布在景區中,游客換裝取得劇本,對話、尋寶、破案,成為一個個「角色」游歷在這座立體的城市中。
下一步,劇本殺要做的就是消解傳統的城市概念,代之以城市為基礎,打造「劇本殺之國」。往小了看,劇本殺可以在城市內部根據城市元素、文化、特色選定多個據點,打造城市限定劇本殺;往大了想,劇本殺亦可以串聯城市與城市,發動更多地域元素,在「全國地圖」上,下一盤大棋。同時,劇本殺的入戲也極大的帶動和延長了玩家的消費鏈條。
劇本殺在景區的落地是一個宏觀的、整體的、持久的布局,而想讓景區的旅游體驗由傳統觀光式旅游向體驗式旅游轉變,也需要統籌更多的沉浸元素。劇本殺復盤答案
如在劇本殺情節中,植入葡萄酒品鑒,融入溫泉等消費場景的體驗,加入拍照打卡購物的空間,并在其中暗藏情節線索,在擴展消費空間的同時,滿足了玩家的多元體驗。
對于地方文旅操盤者而言,劇本殺和線下文旅的合作,突破點在于文旅量級。在實景劇本殺之外,將吃、住、行、游、購、娛、康等更多旅游業態囊括進劇本殺產品內,讓游客以角色的身份,玩在景區、住在景區、樂在景區,帶動景區的二次消費。
吟光,中國作協會員,香港作家聯會推廣主任,蓬萊科幻學院院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常務理事駐粵港澳大灣區聯絡處秘書長。
出版長篇歷史小說《上山》、幻想音樂小說《天海小卷》及同名劇本殺。劇本殺是當下風靡的社交游戲,由真人進行角色扮演,通過人物劇本、主持人引導、虛擬場景等搭建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其誕生于英國之初被稱為“謀殺之謎”,以一群人遭遇案件推理、找出兇手、還原真相為主,后來在中國演化出多種題材風格,比如硬核、情感、陣營、恐怖、歡樂等主題風格。劇本殺分“線下”及“線上”兩種,早在中國出現于2014年,2016年推理真人秀《明星大偵探》的熱播將其帶入主流大眾的視野。
線上劇本殺的風口早在2018年就已到來,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旅游行業的影響,消費者的娛樂社交需求大增,在不能遠游的背景之下,桌游發展迎來新機遇,整體行業呈線上向線下轉移的趨勢。央視財經報道,2019年中國劇本殺行業規模是2018年的兩倍,總產值突破100億。歷經“野蠻生長”的早期階段,如今劇本殺產業逐步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在規模的同時,產業生態也逐步完善,
形成“劇本創作者——劇本發行商——劇本分發平臺——線上游戲APP/線下門店”的主軸。線下門店和發行工作室呈爆發式增長,全國的劇本殺門店由2018年的2400家發展到2020年超過3萬家,大部分集中在商圈、大學等人流密集處,線下體驗玩家人數超過3000萬,生產劇本內容的發行工作室近1000家,每月產出200至300個原創劇本。
作為小說作者,我進入這一領域初由朋友,體驗到其半開放式的游戲機制,發現隨著劇情深入,決定故事走向的權力會通過每一步選擇逐步讓渡于玩家——這是否意味著從某種程度上,其介入邏輯發生革新性變化:受眾從接受故事的對象,變成了創造故事的主人?由此,人們擺脫現實身份的束縛,徜徉在各色異域的環境,能夠真正體驗“成為”角色,對所構造的設定和情境更易深度共情。
回憶起來,璐璐覺得“太好玩了”,她扮演了一個美貌的富家女,本過著不愁衣食的生活,卻因為家族變故不得不下嫁他人。“雖然稍微有些脫離現實,但來玩就是為了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現實一模一樣的話就沒意思了。”她對《博客天下》說。除了璐璐愛玩的情感本之外,店家還會上架推理本、還原本、恐怖本、陣營本、歡樂本等各種類型的劇本,來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據璐璐觀察,玩劇本殺的多是拼車玩,男女比例不是很懸殊,劇本殺復盤解析年齡以20-27歲居多。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賦閑在家的人們開始尋找可以打發時間的娛樂活動,“我是謎”“百變大偵探”“劇本殺”一類的app涌入幾百萬用戶,劇本殺行業真正迎來屬于自己的舞臺。人們可以在其中卸下面具,全然放松,短短的幾個小時內,進入另一個人的人生,再離開。玩家不需要對角色的人生負責,有種“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輕快感,可以暫時忘記繁重的學業、工作壓力,如同一種精神解藥。
三是合作,相比自己開店和加盟開店,合作的形式屬于輕量級投入,但前提是自己擁有場地、生源、客源,這更適合成人劇本殺,或者是教培等與兒童有關的機構,在主業務的基礎上將兒童劇本殺作為一種增收業務。尖刀狼牙兒童劇本殺便是以合作為主,向各類線下門店輸送自制的兒童劇本。提供的劇本分為實物版與電子版,劇本殺復盤解析以電子版為例,18套全家桶劇本價格為2980元、24套劇本價格為3980元,會額外贈送三套實物套盒;若不購買電子版,單套實物劇本999元,包含所有落地服務。相比起前兩種,兒童劇本殺的合作模式的確輕資產、低門檻,再加之本身就擁有了客源和場地,回本和盈利也相對更為容易。尖刀狼牙兒童劇本殺的發行人員李明簡單算了一筆賬:如果是在一線城市,單場每人199元,前期搞優惠活動為99元每人,10個人一車,單場營收就是1000元,三到五場就能回本。整體看下來,兒童劇本殺走“單場厚利”的盈利模式,即開一場劇本活動就能賺十個人的錢,且寓教于樂的形式天然就吸引兒童與家長的注意力,但不足之處在于,兒童劇本殺仍然套用成人劇本殺的模式,每個人一個角色,聚在一起研讀、推理。相比于成人,兒童在注意力、理解力方面都還不足,“付費者”家長的市場教育也在非常初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