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物理活化法活性炭物理法通常又稱氣體活化法,是將已炭化處理的原料在800 ~1000℃的高溫下與水蒸氣,煙道氣(水蒸氣、CO2、N2等的混合氣)、CO或空氣等活化氣體接觸,從而進行活化反應的過程。物理活化法的基本工藝過程主要包括炭化、活化、除雜、破碎(球磨)、精制等工藝,制備過程清潔,液相污染少。 [2] 在制備過程中,具有氧化性的高溫活化氣體無序碳原子及雜原子首先發生反應,使原來封閉的孔打開,進而基本微晶表面暴露,
遼源活性炭 就一定要選擇高碘值的椰殼活性炭。椰殼活性炭原料在炭化過程中就形成了表面積和毛細管,他們也是椰殼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的原因,不過由于吸附了炭化時產生的一些焦油和碳氧化合物,比表面積變小,失去活性。使用水蒸氣、二氧化碳、煙道氣、空氣等活化劑進行活性,可以使殘留在炭種的焦油和其他含碳化合物氧化分解,表面的雜質,使原來被堵塞的孔隙重新開放。另外,水蒸氣等活化劑也能侵蝕炭的表面,形成新的孔隙。同時,原來孔隙之間的薄壁有可能被燒毀,使空隙擴大,從而形成更發達的孔隙結構,是比表面積大大的增加,從而來提高炭的吸附能力。
遼源活性炭世紀以來,類似于金屬-有機框架的多孔固體材料為氫的吸收儲存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有學者在溫和條件下將活性炭引入到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中,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積的活性炭-金屬-有機框架混合材料,在77K、10 MPa條件下,對氫的吸附量從8.2%提高到了13.5%。控制超級活性炭制備工藝,得到適宜儲氫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大小及分布,進而進行表面修飾,在室溫及中等壓強下,提高儲氫量是超級活性炭儲氫研究及應用的關鍵
遼源活性炭物理-化學活化法(1)物理-化學一體化制備技術物理-化學活化法顧名思義就是結合應用物理活化和化學活化的方法,即炭先經化學法處理,隨后再進一步用物理法(水蒸氣或 CO2)活化。國外研究人員通過H3PO4和CO2聯合活化法制得了比表面積高達3700m2/g 的超級活性炭,具體步驟是在85℃下先用H3PO4浸泡木質原料,經450℃炭化4h后再用CO2活化。將物理法和化學法聯合,利用物理法的炭化尾氣為化學法生產供熱,實現生產過程無燃煤消耗,同時得到物理法活性炭和化學法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