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ISO20000認證如何辦方便產品,一部視頻就夠了,快來觀看!
以下是:ISO20000認證如何辦方便的圖文介紹
博慧達ISO9000認證有限公司成立十余年,始終將“創新、質量、誠信、服務”作為企業矢志不渝的發展宗旨。不斷研制開發 廣西來賓ISO9000認證產品,為用戶提供成熟穩定的行業解決方案。主要技術人員均有5年以上研發經驗,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項目設計能力。并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組成一支多專業的研發團隊,為公司的 廣西來賓ISO9000認證產品創新和穩定發展提供了持續的能量。
正確的做法是:在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運行中,使用各種方法識別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在此基礎上,首先對照所識別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評價,評價出哪些“環境影響”和‘“風險程度”已經違反或超出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規定,從而立即將其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和(或)“重大危險源”對于其他“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可以使用頭腦風暴法、水平對比法、過程分析法、多因子打分法,LEC法、風險估算法等進行評價,以確定其是不是“重要環境因素”和(或)“重大危險源”。由此可見,在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危險源”的過程中,已經首先考慮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避免了其他評價方法把已經違法或超標的“環境因素”和“危險源”錯評為“一般影響的環境因素”和“具有可容許風險的危險源”,同時為確定環境目標和職業目標進行了初步篩選。認證
《IATF16949-2016標準完整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ATF16949-2016標準完整版(47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汽車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ATF16949汽車生產件及相關服務件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國際汽車行動小組版2016年10月1日1/46目錄引言71范圍111.1范圍-汽車行業對ISO9001:2015的補充2規范性引用文件112.1規范性引用標準和參考性引用標準3術語和定義113.1汽車行業的術語和定義4組織環境14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14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144.3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144.3.1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補充4.3.2顧客特殊要求4.4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154.4.1154.4.1.1產品和過程的符合性4.4 2、.1.2產品5領導作用165.1領導作用和承諾165.1.1總則165.1.1.1公司責任5.1.1.2過程有效性和效率5.1.1.3過程擁有者5.1.2以顧客為關注焦點165.2方針165.2.1制定質量方針165.2.2溝通質量方針16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175.3.1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補充5.3.2產品要求和糾正措施的出現和權限6策劃17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176.1.1和6.1.2176.1.2.1風險分析6.1.2.2措施6.1.2.3應急計劃6.2質量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186.2.1和6.2.219 3、6.2.2.1質量目標及實施的策劃補充6.3變更的策劃192/467支持197.1資源197.1.1總則197.1.2人員197.1.3基礎設施197.1.3.1工廠、設施及設備策劃7.1.4過程運行環境207.1.4.1過程操作的環境補充7.1.5監視和測量資源207.1.5.1總則207.1.5.1.1測量系統分析7.1.5.2測量可追溯性207.1.5.2.1校準/驗證記錄7.1.5.3實驗室要求7.1.5.3.1內部實驗室7.1.5.3.2外部實驗室7.1.6組織的知識227.2能力227.2.1能力補充7.2.2能力在職培訓7.2 4、.3內部審核員能力7.2.4第二方審核員能力7.3意識237.3.1意識補充7.3.2員工激勵和授權7.4溝通237.5成文信息237.5.1總則237.5.1.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7.5.2創建和更新247.5.3成文信息的控制247.5.3.1和7.5.3.27.5.3.2.1記錄保留7.5.3.2.2工程規范8運行248.1運行的策劃和控制248.1.1運行策劃和控制補充8.1.2保密8.2產品和服務的要求258.2.1顧客溝通258.2.1.1顧客溝通補充8.2.2產品和服務要求的確定268.2.2.1產品和服務要求的確定補充3/468. 5、2.3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評審268.2.3.1268.2.3.1.1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評審補充8.2.3.1.2顧客指定的特殊特性8.2.3.1.3組織制造可行性8.2.3.2268.2.4產品和服務要求的更改268.3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268.3.1總則268.3.1.1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補充8.3.2設計和開發策劃278.3.2.1設計和開發策劃補充8.3.2.2產品設計技能8.3.2.3帶有嵌入式軟件的產品開發8.3.3設計和開發輸入278.3.3.1產品設計輸入8.3.3.2制造過程設計輸入8.3.3.3特殊特性8.3.4設計和開發控制288. 6、3.4.1監視8.3.4.2設計和開發確認8.3.4.3原型樣件方案8.3.4.4產品批準過程8.3.5設計和開發輸出288.3.5.1設計和開發輸出補充8.3.5.2制造過程設計輸出8.3.6設計和開發更改308.3.6.1設計和開發更改補充8.4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318.4.1總則318.4.1.1總則補充8.4.1.2供應商選擇過程8.4.1.3顧客指定的貨源(也稱“指向性購買”)8.4.2控制類型和程度318.4.2.1控制的類型和程度補充8.4.2.2法律法規要求8.4.2.3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開發8.4.2.3.1汽車產品相關軟件或帶有嵌 7、入式軟件的汽車產品8.4.2.4供應商監視8.4.2.4.1第二方審核8.4.2.5供應商開發8.4.3外部供應商的信息338.4.3.1外部供應商的信息補充4/468.5生產和服務提供348.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348.5.1.1控制計劃8.5.1.2標準化作業作業指導書和目視標準8.5.1.3作業準備驗證8.5.1.4停工后的驗證8.5.1.5生產維護8.5.1.6生產工裝及制造、試驗、檢驗工裝和設備的管理8.5.1.7生產排程8.5.2標識和可追溯性368.5.2.1標識和可追溯性補充8.5.3顧客或外部供應商的財產368.5.4防護368.5. 8、4.1防護補充8.5.5交付后活動378.5.5.1服務信息的反饋8.5.5.2與顧客的服務協議8.5.6更改控制378.5.6.1更改控制補充8.5.6.1.1過程控制的臨時更改8.6產品和服務的放行388.6.1產品和服務的放行補充8.6.2全尺寸檢驗和功能試驗8.6.3外觀項目8.6.4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的驗證和接受8.6.5法律法規的符合性8.6.6接收準則8.7不合格輸出的控制388.7.1388.7.1.1顧客的讓步授權8.7.1.2不合格的控制顧客規定的過程8.7.1.3可疑產品的控制8.7.1.4返工產品的控制8.7.1.5返 9、修產品的控制8.7.1.6顧客通知8.7.1.7不合格品的處置8.7.2409績效評價409.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409.1.1總則409.1.1.1制造過程的監視和測量9.1.1.2統計工具的確定9.1.1.3統計概念的應用5/469.1.2顧客滿意419.1.2.1顧客滿意補充9.1.3分析與評價419.1.3.1優先級9.2內部審核429.2.1和9.2.2429.2.2.1內部審核方案9.2.2.2質量管理體系審核9.2.2.3制造過程審核9.2.2.4產品審核9.3管理評審429.3.1總則429.3.1.1管理評審補充9.3.2 10、管理評審輸入439.3.2.1管理評審輸入補充9.3.3管理評審輸出439.3.3.1管理評審輸出補充10改進4310.1總則4310.2不合格和糾正措施4410.2.1和10.2.24410.2.3問題解決10.2.4防錯10.2.5保修管理體系10.2.6顧客投訴和使用現場失效試驗分析10.3持續改進4510.3.1持續改進補充附錄A:控制計劃A.1控制計劃的階段A.2控制計劃的要素附錄B:參考書目汽車行業補充(略)特別說明:本標準正文中,方框內的內容為汽車行業QMS的特定要求。6/46引言0.1總則采用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的一項戰略決策, 11、能夠幫助其提高整體績效,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組織根據本標準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潛在益處是:a)穩定提供滿足顧客要求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b)促成增強顧客滿意的機會;c)應對與組織環境和目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d)證實符合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能力。本標準可用于內部和外部各方。實施本標準并非需要:統一不同質量管理體系的架構;形成與本標準條款結構相一致的文件;在組織內使用本標準的特定術語。本標準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補充。本標準采用過程方法,該方法結合了“策劃實施檢查處置”(PDCA)循環和基于風險的思維。過程方法使組織能夠策劃過程及其相互作 12、用。PDCA循環使組織能夠確保其過程得到充分的資源和管理,確定改進機會并采取行動。基于風險的思維使組織能夠確定可能導致其過程和質量管理體系偏離策劃結果的各種因素,采取控制,限度地降低不利影響,并限度地利用出現的機遇(見附錄A.4)。在日益復雜的動態環境中持續滿足要求,并針對未來需求和期望采取適當行動,這無疑是組織面臨的一項挑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組織可能會發現,除了糾正和持續改進,還有必要采取各種形式的改進,如突破性變革、創新和重組。在本標準中使用如下助動詞:“應”表示要求;“宜”表示建議;“可”表示允許;“能”表示可能或能夠。“注”的內容是理解和說明有關要求的指南。0.2質 13、量管理原則本標準是在GB/T19000所闡述的質量管理原則基礎上制定的。每項原則的介紹均包含概述、該原則對組織的重要性的依據、應用該原則的主要益處示例以及應用該原則提高組織績效的典型措施示例。質量管理原則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積極參與;過程方法;改進;循證決策;關系管理。7/460.3過程方法0.3.1總則本標準倡導在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時采用過程方法,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采用過程方法所需考慮的具體要求見4.4。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一個體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有效和地實現其預期結果。這種方法使組織能夠對其體系的過程之間相互關聯和相 14、互依賴的關系進行有效控制,以提高組織整體績效。過程方法包括按照組織的質量方針和戰略方向,對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進行系統的規定和管理,從而實現預期結果。可通過采用PDCA循環(見0.3.2)以及始終基于風險的思維(見0.3.3)對過程和整個體系進行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機遇并防止發生不良結果。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應用過程方法能夠:a)理解并持續滿足要求;b)從增值的角度考慮過程;c)獲得有效的過程績效;d)在評價數據和信息的基礎上改進過程。單一過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如圖1所示。每一過程均有特定的監視和測量檢查點以用于控制,這些檢查點根據相關的風險有所不同。輸入源前序過程例如內部或外部 15、供方、顧客或其他有關相關方的過程輸入物質能量信息例如以材料、資源或要求的形式存在起點終點活動活動輸出物質能量信息例如以產品、服務或決策的形式存在可能用于監視和測量績效的可能控制和檢查點輸出接收方后續過程例如內部或外部顧客或其他有關相關方的過程圖1單一過程要素示意圖8/460.3.2PDCA循環PDCA循環能夠應用于所有過程以及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圖2表明了本標準第4章至第10章是如何構成PDCA循環的。質量管理體系(4)組織及其環境(4)支持(7)運行(8)策劃實施顧客要求策劃(6)領導作用績效評價(5)(9)處置檢查有關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改進(10)(4)注:括號中的數字表示本標準的相應 16、章節。圖2本標準的結構在PDCA循環中的展示PDCA循環可以簡要描述如下:顧客滿意質量管理體系的結果產品和服務策劃(Plan):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建立體系的目標及其過程,確定實現結果所需的資源,并識別和應對風險和機遇。實施(Do):執行所做的策劃;檢查(Check):根據方針、目標、要求和所策劃的活動,對過程以及形成的產品和服務進行監視和測量(適用時),并報告結果;處置(Act):必要時,采取措施提高績效。0.3.3基于風險的思維基于風險的思維(見A.4)是實現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基礎。本標準以前的版本已經隱含基于風險思維的概念,例如:采取措施潛在的不合格,對發生的不合 17、格進行分析,并采取與不合格的影響相適應的措施,防止其再發生。為了滿足本標準的要求,組織需策劃和實施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應對風險和機遇,為提高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獲得改進結果以及防止不利影響奠定基礎。某些有利于實現預期結果的情況可能導致機遇的出現,例如:有利于組織吸引顧客、開發新產品和服務、9/46減少浪費或提高生產率的一系列情形。利用機遇所采取的措施也可能包括考慮相關風險。風險是不確定性的影響,不確定性可能有正面的影響,也可能有負面的影響。風險的正面影響可能提供機遇,但并非所有的正面影響均可提供機遇。0.4與其他管理體系標準的關系本標準采用ISO制定的管理體系標準框架,以提高與其他管理 18、體系標準的協調一致性(見A.1)。本標準使組織能夠使用過程方法,并結合PDCA循環和基于風險的思維,將其質量管理體系與其他管理體系標準要求進行協調或一體化。本標準與GB/T19000和GB/T19004存在如下關系:GB/T19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為正確理解和實施本標準提供必要基礎;GB/T19004追求組織的持續成功質量管理方法為選擇超出本標準要求的組織提供指南。附錄B給出了SAC/TC151制定的其他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等同采用ISO/TC176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標準)的詳細信息。本標準不包括針對環境管理、職業健 19、康和管理或財務管理等其他管理體系的特定要求。在本標準的基礎上,已經制定了若干行業特定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其中的某些標準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的附加要求,而另一些標準則僅限于提供在特定行業應用本標準的指南。本標準的章條內容與之前版本(GB/T8/ISO9001:2008)章條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見ISO/TC176/SC2(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質量體系分委員會)的公開網站:www.iso.org/tc176/sc02/public。10/4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1.范圍本標準為下列組織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a)需要證實其具有穩定提供滿足顧 20、客要求及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b)通過體系的有效應用,包括體系改進的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要求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旨在增強顧客滿意。本標準規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適用于各種類型、不同規模和提供不同產品和服務的組織。注1:本標準中的術語“產品”或“服務”僅適用于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產品和服務。注2:法律法規要求可稱作法定要求。1.1范圍-汽車行業對ISO9001:2015的補充本汽車QMS標準規定了用于汽車相關產品(包括裝有嵌入式軟件的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生產,以及(相關時)裝配、安裝和服務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本汽車QMS標準適用于制造顧客指定生產件 21、、服務件和/或配件的組織的現場。應當在整個汽車供應鏈中實施本汽車QMS標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ISO9000:2015,IDT)2.1規范性引用標準和參考性引用標準附錄A:(控制計劃)為本汽車QMS標準的規范性部分附錄B:(參考書目汽車行業補充)為參考性部分,提供了有助于理解或使用本汽車QMS標準的附加信息。3.術語和定義GB/T6界定的術語和 22、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汽車行業的術語和定義配件在交付給終顧客之前(或之后),與車輛或動力總成以機械或電子方式相連的顧客指定的附加部件(如:定制地墊、車廂襯、輪罩、音響系統加強件、天窗、尾翼、增壓器等等)。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對開發某一滿足顧客要求的產品或服務提供支持的產品質量策劃過程;APQP對開發過程具有指導意義,并且是組織與其顧客之間共享結果的標準方式;APQP涵蓋的項目包括設計穩健性,設計試驗和規范符合性,生產過程設計,質量檢驗標準,過程能力,生產能力,產品包裝,產品試驗和操作員培訓計劃。售后市場零件并非由OEM為服務件應用而采購或放行的替換零件,可能按照或未按照原 23、始設備規范進行生產。授權對某(些)人的成文許可,規定了其在組織內部授予或拒絕權限或制裁有關的權利和責任。挑戰(原版)件具有已知規范、經校準并且可追溯到標準的零件,其預期結果(通過或不通過)用于確認防錯裝置或檢具(如通止規)的功能性。控制計劃11/46對控制產品制造所要求的系統及過程的成文描述(見附錄A)。顧客要求顧客規定的一切要求(如:技術、商業、產品及制造過程相關要求;一般條款與條件;顧客特殊要求等等)。顧客特殊要求(CSR)對本汽車QMS標準特定條款的解釋或與該條款有關的補充要求。裝配的設計(DFA)出于便于裝配的考慮設計產品的過程。(例如,若產品含有較少零件,產品的裝配時間則較短, 24、從而減少裝配成本。)制造的設計(DFM)產品設計和過程策劃的整合,用于設計出可簡單經濟地制造的產品。制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兩種方法的結合:制造的設計(DFM)-為更易生產,更高產量及改進的質量的優化設計的過程,裝配的設計(DFA)為減少出錯風險、降低成本并更易裝配的設計優化。六西格瑪設計(DFSS)系統化的方法、工具和技術,旨在穩健設計滿足顧客期望并且能夠在六西格瑪質量水平生產的產品或過程。具有設計責任的組織有權制定一個新的或更改現有的產品規范的組織。注:該職責包括在顧客指定的應用范圍內,試驗并驗證設計性能。防錯為防止制造不合格產品而進行的產品和制造過程的設計及開發。升級過程用于在組織內 25、部強調或觸發特定問題的過程,以便適當人員可對這些情況作出響應并監控其解決。故障樹分析法(FTA)分析系統非理想狀態的演繹故障分析法。通過創建整個系統的邏輯框圖,故障樹分析法顯示出各故障、子系統及冗余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實驗室用于檢驗、試驗或校準的設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化學、冶金、尺寸、物理、電性能或可靠性試驗。試驗室范圍包含下列內容的受控文件:*試驗室有資格進行的特定試驗、評價或校準;*用來進行上述活動的設備的清單;以及*用來進行上述活動的方法和標準的清單。制造制作或加工的過程*生產原材料;*生產件或服務件;*裝配;或*熱處理、焊接、涂漆、電鍍或其他表面處理服務。制造可行性對擬建項目的分析和評 26、價,以確定該項目是否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能夠制造出符合顧客要求的產品。這包括12/46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如適用):在預計成本范圍內;是否必要的資源、設施、工裝、產能、軟件及具有所需技能的人員,包括支持功能,是或者計劃是可用的。制造服務試驗、制造、分銷部件和組件并為其提供維修服務的公司。多方論證方法從可能會影響一個團隊如何管理過程的所有相關方獲取輸入信息的方法,團隊成員包括來自組織的人員,也可能包括顧客代表和供應商代表;團隊成員可能來自組織內部或外部;若情況許可,可采用現有團隊或特設團隊;對團隊的輸入可能同時包含組織輸入和顧客輸入。未發現故障(NTF)表示針對服務期間被替換的零件,經車輛或零件制造 27、商分析,滿足“合格品”的全部要求(亦稱為“未發現錯誤或“故障未發現”)。外程由外部組織履行的一部分組織功能(或過程)。周期性檢修用于防止發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維護方法,此方法根據故障或中斷歷史,主動停止使用某一設備或設備子系統,然后對其進行拆卸、修理、更換零件、重新裝配并恢復使用。預測性維護通過對設備狀況實施周期性或持續監視來評價在役設備狀況的一種方法或一套技術,以便預測應當進行維護的具體時間。超額運費合同交付之外發生的超出成本或費用。注:它可能是由于方法、數量、未按計劃或延遲交付等原因引起的。性維護為了設備失效和非計劃性生產中斷的原因而策劃的定期活動(基于時間的周期性檢驗和檢修),它 28、是制造過程設計的一項輸出。產品適用于產品實現過程產生的任何預期輸出。產品與產品設計和制造有關的標準,確保產品不會對顧客造成傷害或危害。生產停工制造過程空閑的情況,時間跨度可從幾個小時到幾個月不等。反應計劃檢測到異常或不合格事件時,控制計劃中規定的行動或一系列步驟。外部場所支持現場并且為非生產過程發生的場所。服務件按照OEM規范制造的,由OEM為服務件應用而采購或放行的替換件,包括再制造件。現場發生增值制造過程的場所。13/46特殊特性可能影響性或產品法規符合性、可裝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產品的后續處理的產品特性或制造過程參數。特殊狀態一種顧客識別分類的通知,分配給由于重大質量 29、或交付問題,未能滿足一項或多項顧客要求的組織。支持功能對同一組織的一個(或多個)制造現場提供支持的(在現場或外部場所進行的)非生產活動。生產維護一個通過為組織增值的機器、設備、過程和員工,維護并改善生產及質量體系完整性的系統。權衡曲線用于理解產品各設計特性的關系并使其相互溝通的一種工具。產品一個特性的性能映像于Y軸,另一特性的性能映像于x軸,然后可繪制出一條曲線,顯示產品相對于這兩個特性的性能。權衡過程繪制并使用產品及其性能特性的權衡曲線的一種方法,這些特性確立了設計替代方案之間的顧客、技術及經濟關系。4.組織環境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組織應確定與其宗旨和戰略方向相關并影響其實現 30、質量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的能力的各種外部和內部因素。組織應對這些外部和內部因素的相關信息進行監視和評審。注1: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慮的正面和負面要素或條件。注2:考慮來自于國際、國內、地區或當地的各種法律法規、技術、競爭、市場、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環境。注3:考慮與組織的價值觀、文化、知識和績效等有關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內部環境。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由于相關方對組織穩定提供符合顧客要求及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具有影響或潛在影響,因此,組織應確定:a)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b)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的要求。組織應監視和評審這些相關方的信息 31、及其相關要求。4.3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組織應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邊界和適用性,以確定其范圍。在確定范圍時,組織應考慮:a)4.1中提及的各種外部和內部因素;b)4.2中提及的相關方的要求;c)組織的產品和服務。如果本標準的全部要求適用于組織確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組織應實施本標準的全部要求。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應作為成文信息,可獲得并得到保持。該范圍應描述所覆蓋的產品和服務類型,如果組織確定本標準的某些要求不適用于其質量管理體系范圍,應說明理由。只有當所確定的不適用的要求不影響組織確保其產品和服務合格的能力或責任,對增強顧客滿意也不會產14/46生影響時,方可聲稱符合本標準的要求。4.3 32、.1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補充支持功能,無論其在現場或外部場所(如設計中心,公司總部和配送中心),應包含在質量管理體系(QMS)范圍內。本汽車標準允許的刪減是ISO9001第8.3條款中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要求。刪除應以文件的信息的形式進行證明和保持。4.3.2顧客特殊要求應對顧客特殊要求進行評價,并將其包含在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內。4.4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4.4.1組織應按照本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所需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組織應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整個組織中的應用,且應:a)確定這些過程所需的輸入和期望的輸出;b)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 33、互作用;c)確定和應用所需的準則和方法(包括監視、測量和相關績效指標),以確保這些過程的有效運行和控制;d)確定這些過程所需的資源并確保其可獲得;e)分配這些過程的職責和權限;f)按照6.1的要求應對風險和機遇;g)評價這些過程,實施所需的變更,以確保實現這些過程的預期結果;h)改進過程和質量管理體系。4.4.1.1產品和過程的符合性組織應確保所有的產品和過程,包括服務件及其外包的產品和過程,符合所有適用的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見第8.4.2.2)。4.4.1.2產品組織應為產品相關的產品和制造過程的管理形成文件化的過程,包括但不限于:a)產品法律法規要求的識別;b)通知顧客a)項中 34、的要求;c)設計FMEA的特殊審批;d)識別產品特性;e)制造過程中相關產品特性的識別和控制;f)特別批準的控制計劃和過程FMEA;g)反應計劃(見9.1.1.1);h)明確職責,定義升級過程和信息流,包括管理層和顧客通知;i)組織或顧客為與產品有關的產品和制造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確定的培訓;j)產品或過程的更改在實施前應獲得批準,包括對產品或過程的更改帶給產品的潛在影響進行評估(見ISO9001,8.3.6);k)整個供應鏈中關于產品的要求轉移,包括顧客指定的貨源(見8.4.3.1);l)整個供應鏈中按生產批次(至少)的產品可追溯性(見8.5.2.1);m)為新產品導入 35、的經驗教訓。注:特殊批準是指負責批準包含相關內容文件的職能機構(通常為顧客)所作的額外批準。15/465.領導作用5.1領導作用和承諾5.1.1總則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方面,證實其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領導作用和承諾:a)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責;b)確保制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并與組織環境相適應,與戰略方向相一致;c)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d)促進使用過程方法和基于風險的思維;e)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是可獲得的;f)溝通有效的質量管理和符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g)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其預期結果;h)促使人員積極參與,指導和支持他們為質量管理體系 36、的有效性作出貢獻;i)推動改進;j)支持其他相關管理者在其職責范圍內發揮領導作用。注:本標準使用的“業務”一詞可廣義地理解為涉及組織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動,無論是公有、私有、營利或非營利組織。5.1.1.1公司責任組織應明確并實施公司責任方針,至少應包括反賄賂方針、員工行為準則以及道德準則升級政策(“舉報政策”)。5.1.1.2過程有效性和效率管理者應評審產品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以評價并改進其有效性和效率。過程評審活動及的結果應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見9.3.2.1)5.1.1.3過程擁有者管理者應確定過程擁有者,由其負責組織的各過程和相關輸出的結果。過程擁有者應了解他們的角色,并且具備勝 37、任其角色的能力(見ISO9001,7.2)。5.1.2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管理者應通過確保以下方面,證實其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領導作用和承諾:a)確定、理解并持續地滿足顧客要求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b)確定和應對風險和機遇,這些風險和機遇可能影響產品和服務合格以及增強顧客滿意的能力;c)始終致力于增強顧客滿意。5.2方針5.2.1制定質量方針管理者應制定、實施和保持質量方針,質量方針應:a)適應組織的宗旨和環境并支持其戰略方向;b)為建立質量目標提供框架;c)包括滿足適用要求的承諾;d)包括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承諾。5.2.2溝通質量方針質量方針應:16/46a)可獲取并保持成文信 38、息;b)在組織內得到溝通、理解和應用;c)適宜時,可為有關相關方所獲取。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管理者應確保組織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得到分配、溝通和理解。管理者應分配職責和權限,以:a)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b)確保各過程獲得其預期輸出;c)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績效以及改進機會(見10.1),特別是向管理者報告;d)確保在整個組織推動以顧客為關注焦點;e)確保在策劃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變更時保持其完整性。5.3.1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補充管理者應指定人員,賦予其職責和權限,以確保顧客的要求得到滿足。這些應形成文件。這包但不限于:特殊特性的選擇、設置質量目標和 39、相關的培訓、糾正和措施,產品設計和開發,產能分析,物流信息,顧客計分卡及顧客對接。5.3.2產品要求和糾正措施的提出和權限管理者應確保:a)負責產品符合性要求的人員有權停止裝運并停止生產,以糾正質量問題;注:由于一些行業中的過程設計,并非總是能立即停止生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對受影響批次進行控制,以防將其發運給顧客。b)立即把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或過程通報給負有糾正措施職責和權限的人員,以確保避免將不合格產品發運給顧客。并確保所有潛在不合格產品得到識別與控制;c)所有班次的生產作業都安排有負責確保產品要求符合性的負責人或代理職責人員。6.策劃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6.1.1在策劃質 40、量管理體系時,組織應考慮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確定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機遇,以:a)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能夠實現其預期結果;b)增強有利影響;c)或減少不利影響;d)實現改進。6.1.2組織應策劃:a)應對這些風險和機遇的措施;b)如:1)在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整合并實施這些措施(見4.4);2)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應對措施應與風險和機遇對產品和服務符合性的潛在影響相適應。注1:應對風險可選擇規避風險,為尋求機遇承擔風險,風險源,改變風險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擔風險,或通過信息充分的決策而保留風險。17/46注2:機遇可能導致采用新實踐、推出新產品、開辟新市場、贏得新顧客、 41、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利用新技術和其他可行之處,以應對組織或其顧客的需求。6.1.2.1風險分析組織應在風險分析中至少包括從產品召回、產品審核、使用現場的退貨和維修、投訴、報廢及返工中吸取的經驗教訓。組織應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為風險分析的結果的證據。6.1.2.2措施組織應確定并實施措施,以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發生。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嚴重程度相適應。組織應建立一個用于減輕風險負面影響的過程,過程包括以下方面:a)確定潛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評價防止不合格發生的措施的需求;c)確定并實施所需的措施;d)所采取措施的成文信息;e)評審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f)利用取得的經驗教訓類似過
iso45001與ISO14001體系的一體化及其審核 iso45001和ISO14001體系有從標準上看很多共同點,能夠互相兼容,有效地實現體系的一體化。 一、ISO14001與OHSAS18001體系的共同性 1、兩個體系均屬于規范化、文件化、系統化的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96年9月發布的認證標準,后經我國有關部門等同轉化為我國 標準。OHSAS18001是英國標準協會(BS1)等12個組織在1999年發布的職業管理體系規范。也經我國有關部門轉化成相應的認證試行標準。兩個標準均為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由17個管理要素構成,并對各管理要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絕大部分也是相似的。由于這二個體系從形式到內容均有非常多的共同性,對實現體系的一體化具有很好的基礎。 2、兩個體系都遵循相同的管理模式:兩個體系都共同遵循策劃(P)—實施(D)—檢查與糾正(C)—評審改進(A)的管理模式,通過PDCA的循環,實現管理體系和績效的持續改進。 3、兩個體系均強調方針、目標、運行控制與環境因素(或危險源)的一致性。即方針要符合環境影響(或風險)的性質與規模,而所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或重大風險)均應通過目標、管理方案及運行控制程序進行控制。 4、兩個體系的管理要素極為相似:兩個體系均包括五個部分、共17個管理要素,從方針到管理評審要素的設置完全相同。雖然個別要素的名稱略有差別,但管理功能基本相同。兩個體系的17個管理要素的對照見下表。 要素號 ISO14001 iso45001 4.2 環境方針 職業方針 4.3.1 環境因素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 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法律及其他要求 4.3.3 目標和指標 目標 4.3.4 環境管理方案 職業管理方案 4.4.1 組織結構和職責 機構和職責 4.4.2 培訓、意識和能力 培訓、意識與能力 4.4.3 信息交流 協商與交流 4.4.4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文件與資料控制 4.4.6 運行控制 運行控制 4.4.7 應急準備和響應 應急準備與響應 4.5.1 監測和測量 績效測量與監測 4.5.2 不符合、糾正與措施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措施 4.5.3 記錄 記錄及記錄管理 4.5.4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審核 4.6 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 體系的共同性為實現二個體系的一體化提供了基本條件。 另外從企業實際管理中,環境管理和職業管理也存在著很多共通性,例如:①環境管理和管理的任務相似,即改善環境或績效以及環境或事故;②環境管理和管理涉及到企業中所有部門和活動并與全體員工有關;③在相當多的企業中,將環境與管理設在同一個部門(例如:環保處),這些均能體現出這二種管理的共通性。 由于上述管理和環境管理的共通性,以致很多企業在建立上述兩個體系時,就把建立、推進體系的任務放在了同一個部門;又由于ISO14001和OHSAS18001兩個管理體系的共同性,很多企業在建立體系時就把兩個體系整合為一個體系(例如:稱為環境與管理體系)。建立了一套體系文件,同時實施運行,完全實現了二種體系的一體化。這樣就對認證機構提出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實施一體化審核的要求。 二、體系文件的一體化 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文件體系相同,一般都由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三級文件所構成。在建立一體化的管理體系時,能否將兩個體系的文件融合成一套體系文件,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在我們審核的企業中,不少均已成功地實現了兩個體系文件的整合。取得了成功的經驗。現將一體化文件的主要結構和編寫時的注意事項分述如下: 1、管理手冊 二個體系的管理手冊可以編成一本手冊(例如稱為:環境與管理手冊)。實現文件的一體化。只是在每個要素的描述中,要注意覆蓋18001和14001兩個體系的要求,二個體系的要求有的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少不同點,編寫時不能忽視。例如: (1)在4.2職業方針中,就有“傳達到全體員工,使其每個人都認識到其在職業方面的義務”和“定期進行評審,確保其適宜性”等規定,這在環境方針中是沒有的。 (2)在4.3.1中,兩個體系的描述有很大區別,應分別寫成二個部分以覆蓋二個體系的不同要求。例如:對識別范圍的要求,對評價結果分級的要求和對控制策劃的要求都很難用同一段文字覆蓋二個體系的不同要求。 (3)在4.4.1中,增加了對管理者代表的職務級別的規定;并規定:對組織的活動、設施和過程實施管理,操作和驗證的人員均要規定作用職責和權限;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都應實現其對職業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 (4)在4.4.3中,OHSAS18001增加了員工(或員工代表)在體系建立和實施中應參與的活動。 另外在4.3.2、4.3.4、4.4.6、4.5.1和4.5.2中,iso45001和ISO14001也有很多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編制一本“一體化”的管理手冊時,除了要在不同的要素中對兩個體系共同的部分進行描述外,還應該體現出兩個體系的不同要求。 2、程序文件 (1)對于標準中要求建立程序的多數要素,可以編成一體化的程序。例如:4.3.2、4.4.2、4.4.3、4.4.5、4.4.7、4.5.1、4.5.2、4.5.3和 4.5.4等要素。與手冊編寫一樣,在程序中也要注意覆蓋兩個體系的所有要求。 (2)對于4.3.1“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應該分別編寫二個程序文件,以使其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 (3)對于4.4.6運行控制程序 A)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中要求,對與所認定的重要環境因素相 關的運行與活動,制定運行控制程序。對一個生產型企業來說, 一般應包括下列運行控制程序。 a. 水污染控制程序 b. 大氣污染控制程序 c. 噪聲控制程序 d. 固體廢棄物管理程序 e. 能源管理程序 f. 原材料管理程序 g. 油品、化學品管理程序 h. 環保設施管理程序 i.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j. 供方、承包方管理程序 k. 新產品開發設計管理程序,等。 B) 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在4.4.6運行控制中則要求,對所認定的風險有關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運行與活動,制定運行控制文件。對一個生產型企業而言,大體包括: a. 工藝管理程序; b. 設備與設施管理程序; c. 化學品、油品管理程序; d. 員工管理程序; e. 女工保護管理程序; f.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程序; g. 供方和承包方管理程序; h. 特殊工種管理程序; i. 危險作業管理程序; j. 新、改、擴建工程管理程序; k. 檢修維護工作管理程序; l. 電氣管理程序; m. 管網管理程序; n. 廠內交通運輸管理程序; o. 管理或作業變更管理程序等。 從上述兩份典型的運行控制程序目錄可以看出:兩個體系能共用的程序只有3-4個,其余大多數程序所管理的內容不同。所以對二個體系的運行控制程序而言不要勉強合并。要根據二個體系的要求,編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文件。這對于實現重要環境因素與風險的有效控制是必需的。 3、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 作業指導書(或操作規程)是指操作崗位所執行的作業文件。對一個具體的崗位而言,文件應盡量統一, 能實現文件的單一化。對于環境和兩方面是如此,甚至包括質量方面的要求都可以變成一份作業指導書,使操作者一目了然。例如:對于一個電子工廠的波峰焊接機操作崗位,在一份作業指導書上可以先寫如何啟動運行設備,保障波峰焊的質量;又可寫明如何避免燙傷等事故;還可寫明如何控制含鉛煙塵的排放和妥善處理含鉛廢物等,一個文件覆蓋三個體系的管理內容。所以對于第三級文件,完全可以實現整合,即對同一崗位整合成為一份單一的文件。 綜上所述,實現二個體系文件的一體化是完全可行的。但要注意既要分別滿足二個體系的要求,又要適合實際管理和操作的需要。在這個前提下使文件盡量簡化。 三、一體化審核 兩個體系的審核也具有很多共同性。例如: 1、采用同樣的審核程序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審核程序是按照ISO14011《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環境管理體系審核》進行的。在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的審核中,同樣遵循了類似的程序。并且在審核的策劃和準備、審核的實施、糾正措施的跟蹤等,都規定了基本相同的要求。兩個體系審核采用同樣程序,是實現二個體系審核一體化的基礎。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 環認委發布的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基本要求(CACEB:EA-110)的規定:環境管理體系的審核分為二個階段進行。即: 階段審核和第二階段審核。而 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規定的職業管理體系的審核分為:初始審核和正式審核二個階段。二個體系審核所采用的名稱不同。但仔細研究每個階段的審核任務和審核內容后則不難發現,職業管理體系審核中的初始審核和正式審核,分別與環境管理體系的 階段審核和第二階段審核是基本相同的。下面以初始審核為例加以說明。 初始審核的目的為: (1)收集組織職業狀況及與體系有關的必要的信息; (2)確定正式審核的可行性及條件; (3)確定審核范圍。 初始審核的內容:包括: (1)文件審核; (2)危險源的識別、風險評價及基本控制情況; (3)法律法規的獲取和相關法規的符合情況; (4)方針、目標和管理方案的合理性; (5)機構和職責的設置; (6)內審和管理評審的有效性。 以上職業管理體系初始審核的目的和內容與環境管理體系 階段審核的目的和內容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實施審核時,完全可以實現二個體系審核的一體化。 2、采用同樣的審核方法 職業管理體系審核的審核方式和審核方法與環境管理體系也是相同的。均采取以部門審核為主線、結合要素審核的方式;現場審核則同樣采用詢問交談,查閱文件和記錄,以及現場查證的方法。因此在審核員實施審核時也很容易地將二個體系的審核融合在一起。 3、一體化審核的實施 (1)審核員的配置 實施一體化審核的審核員應同時具備二個體系注冊審核員的資格。即同一個審核員既是環境管理體系 注冊審核員,又是職業管理體系的 注冊審核員。 (2)審核計劃的編制 二個體系的一體化審核應該編制同一的審核計劃,即同一個審核員在審核每個部門時,同時審核二個體系。 在確定每個部門所需的審核時間時,既要考慮到該部門的環境影響的大小,也要考慮到重大風險的多少。對于審核員任務的分配也要同時考慮到二個體系的需要; (3)現場審核檢查表的編制 審核員所準備的現場檢查表應覆蓋兩個體系的要求。在17個要素中雖然大部分要求是相同的,但在審核時也有不少區別。例如:對要素4.3.1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策劃)審核時,既要審核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又要審核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又如:在對4.4.6審核時,既要審核有關環境方面的運行控制程序的執行,又要審核職業方面的運行控制的情況,不能有任何偏廢。 (4)不符合項的確定 審核員應充分理解ISO14001和OHSAS18001兩個體系在各個要素上的要求,要根據兩個體系的要求,分別確定不符合項。如果一個事實僅不符合14001(或18001)某條款的要求,則開14001(或18001)的不符合項;如果同一事實既不符合14001的要求又不符合18001的要求,也可以開為一個共用的不符合項。分別注明不符合兩個標準的要素號。 (5)審核報告 由于目前我國對于二個管理體系的認證的管理分屬于二個認可委員會。所以審核組長在編寫體系的審核報告時,應根據二個認可委員會的要求,分別編寫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報告和職業管理體系審核報告。 四、OHSAS18001與ISO14001審核中的區別 由于OHSAS18001與ISO14001體系具有很多共同性,而且審核程序也相同,因此可以實現兩個體系的一體系化審核。但在實施一體化審核時也不能忽視兩個體系在審核中的區別。 首先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兩個體系各個管理要素要求的區別。雖然兩個體系要素的設置是相同的,每個要素的功能也基本相同。但仔細研究后,你會發現,在一部分要素中仍然存在著差別,有的差別甚至還比較大。關于這方面的內容,準備在另外的文章中討論。 在這里,我們僅討論在一體化體系審核中有關職業審核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1、要更加重視對現場狀況的審核 由于職業管理體系中的重大風險分布面廣,可能分布在很多作業場所,所以審核中要更加重視現場的審核,在現場審核中應充分重視以下幾方面的狀況: (1)各類危險源是否已被辨識出來,是否有遺漏;重大風險的評價結果是否合理; (2)高風險場所的設施是否妥善,例如:防火、防爆、防化學傷害,防機械傷害的設施、設備是否完善;管理程序和作業文件是否健全,檢測、報警、消防以及其他應急措施是否處在正常狀態; (3)危險作業及其相關的控制是否有效,例如:對高空作業的管理,對動火作業的管理等; (4)作業環境與個人防護是否符合法規或程序文件的要求。 2、要更加重視員工意識和對作業規程掌握程度的審核 造成事故的原因有兩類:一是物的不狀態,二是人的不行為,所以既使設施、設備方面的不狀態被控制了,而人的不行為也常常會造成事故。例如:高空作業時不系帶,在有高空墜物的危險場所不戴帽,機動車輛的疲勞駕駛等。所以審核中要更加重視對作業人員的審核,特別是與高風險作業有關的作業人員。 3、職業管理體系的適用范圍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而在OHSAS18001職業管理體系的適用范圍中,明確規定“本標準僅適用于職業,而不適用于產品和服務。”所以在審核時要注意:對于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在使用中的性能,不包括在范圍之中。在審核時應該注意這一要求。 OHSAS18001和ISO14001是完全能夠實現一體化及一體化審核的。這樣做可以為組織節省管理資源和迎審工作量,對認證機構也可以節省審核工作量,降低審核費用,并便于企業實現管理上的一體化。因此,推廣兩個體系的一體化審核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