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則流調信息將“兒童劇本殺”推出水面。一名感染者的行動軌跡涉及到前門大街某劇本館,隨后有傳聞稱,這家劇本殺館的劇本設計為學而思語文組,主持人為前學而思名師,這其實是打著劇本殺的名義在地下補習。當晚,學而思培優官方微博發布了辟謠聲明,表示該劇本殺館與學而思沒有任何關系。“雖然學而思辟謠了劇本殺復盤解析,但兒童劇本殺是教培轉型的一個很好的方向。”前學而思員工王剛對「深響」表示,今年五月王剛從學而思離職后加入了一家兒童書店連鎖品牌,兒童劇本殺是書店新開發的一項增收業務線。“兒童劇本殺的邏輯和教育行業的邏輯是一樣的,招生、運營、交付、服務,只不過產品不同,而且教培機構也有場地、生源、客源,自帶優勢。”兒童劇本殺,顧名思義,專注于兒童的劇本殺,面向6歲到14歲人群。與成人劇本殺不一樣的是,兒童劇本不會提及燒殺搶掠、情情愛愛等內容,更注重科普、教育與故事性。一場劇本活動持續1到2個小時,孩子們通過思考自由發言,能夠閱讀、社交、思維邏輯能力。去年下半年,兒童劇本殺開始“發芽”,今年年初迎來了一波增長小高峰。在小紅書搜索“兒童劇本殺”,相關筆記達到2萬+篇。但有意思的是,筆記內容很多都在強調兒童劇本殺輕資產、低門檻、資金回籠快,不僅可以作為教培機構的增收渠道,還是普通人的一項賺錢副業。一些筆記還列出了這個新業態的發展“錢景”:一車按10人計算,每人100元,單場營收過千,財務自由不是夢。
投資人李強(化名,主要關注消費賽道)調研了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發現,“北京、上海的店鋪,很多前期投入數十萬、近百萬,低價策略下,單月盈利刨去房租、劇本采買、人力、運營等費用利潤不到 50%,劇本殺復盤解析一年甚至更久才能盈利(但也要看經營能力),多少人能撐這么久?”他還進一步說道,“表面上劇本殺隨著媒體報道越來越火,但調研一下各大城市新開/死掉店鋪比例就知道,出圈不過是在滿足大眾的新奇感,這個行業仍處于拓荒階段,連規則及準入門檻都沒有,火三年也是‘虛火’。”即便如此,賀北辰卻樂觀的認為,泥沙俱下是任何新興行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從單店盈利模式、創作生態到發行平臺、打擊盜版等制度建設雖處于早期階段,但疫情正幫助市場逐步淘汰很多規模小、經營能力不佳的店鋪,進而推動整個行業進行一次內容“清洗”。“低價店鋪大批倒閉,市場上劇本殺核心用戶群恒定,這些目標用戶要玩本就會分流到更多經典本、精品店鋪,完成一次良性的內容升級。所以,很多積極求活的店家疫情期間還在不斷買本,他們的信仰在支撐劇本殺生態向好的一面進化。”展會異化成“劣幣”源頭?
從底層需求來看,無論是劇本殺還是狼人殺或是其它桌游,都是滿足年輕人消費者社交娛樂需求的一種方式,但劇本殺相對其它桌游,體驗與沉浸感更強,并伴隨更多作者入場,劇本的數量與種類也在快速增長,從體驗角度來看消費者更不容易厭煩,所以,劇本殺完美的取代了狼人殺,給了年輕人更好的體驗感,劇本殺復盤解析目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百億,整個市場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的。劇本殺行業目前整體還是處于行業初期階段,行業亂象叢生,劇本的盜版侵權、內容低俗、出版不規范、線下門店的隱患都是大的問題,行業的發展并不。但隨著劇本發行平臺小黑探發起劇本推理行業正版倡議聯盟,2021年3月30日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通過《中國文化娛樂協會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推動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發展行動倡議》,已形成初步行業規范,這樣的舉措更有利于未來劇本殺行業的發展。
入行兩個月后,我很快完成了個劇本殺作品的創作,總共六萬字,是常規的現代懸疑推理題材,有同行看過其中某個角色的內容,紛紛夸贊文筆不錯,劇本店的合作伙伴也很支持我的劇本殺創作事業,替我約來了資深店家測試。然而測試結束后,原本信心滿滿的我卻被潑了一盆冷水,測本的店家表示,我的作品故事老套、劇本殺復盤解析邏輯過于簡單,這樣的劇本,現在早已被市場淘汰。看著自己廢寢忘食精心打磨的作品淪為一堆廢紙,我有些氣餒,也切身體會到其實寫劇本殺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百萬作者”并不是人人都能當的。不過我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個作品雖然失敗,但至少邁出了步,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后,我決定重新選材,從當時流行的古風微恐題材劇本殺入手。幾乎沒有間歇,我很快投入到新作品的創作中,比起個作品,我的第二個作品有了不小的進步,在邀請玩家測試后,我開始認真對作品進行打磨,比起寫作,更讓我苦惱的是,每次測試后都能收到玩家不同的反饋意見,我也只能對作品不斷的修改。在測試了五次后,我鼓起勇氣將作品投稿到本地的一家知名劇本發行工作室,因為在同一個地區,工作室很快就為我的作品安排了測試。參加這次測試的,除了發行工作室的負責人,還有一位知名劇本殺作者無心。這個與我年齡相仿,看起來像個宅男的作者,是早一批加入劇本殺創作,劇本圈中有名的“百萬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