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的作用:
1.工程預算是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結清工程費用的依據;
2.工程預算是施工企業考核工程成本,進行經濟核算的依據;
3.工程預算是編制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的依據。
工程預算的進行一般分為6個步驟:
1、熟悉招標相關文件與圖紙
2、查詢材料報價
3、確定勞務價格
4、工程量計算
5、組好綜合單價
造價偏差管理(1)偏差預測:對項目進行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因素進行預測與分析。(2)檢查與計算:對項目一定進度條件下的造價進行計算與檢查,得出檢查當時條件下的造價。(3)對比:對項目已完工程的預算造價與實際造價進行對比,發現造價偏差,計算出偏差值。(4)分析:對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確定偏差幅度并找出偏差產生的原因。(5)糾偏: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偏差分析結果,建議或采取適當的措施,使造價偏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以內或進行項目總造價目標的調整。
工程預算的工作內容:
1.根據投標文件及圖紙,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2.根據清單主材價格,進行市場詢價,對比材料價差,為投標報價做好準備。
3.根據相關清單子目,向相關分包單位及廠家詢價綜合單價及主材價
4.根據招標文件下浮系數,做好成本分析
5.根據招標文件要求,編制商務標,并且對照招標文件認真檢查
6.投標前,對照招標文件認真檢查,
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對技術資料的未能完整歸檔或有意不建檔,造成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后無法建立完整的工程資料檔案并按要求報送工程結算所需資料,從而使審計工作周期拉長、風險加大。這個問題也的確存在。不過,按照一般的情況,審計周期是按提供完整的資料開始計算的。除非你自己的要求沒有到位,那也怨不得別人。什么叫風險加大?是你審計費用不夠用了吧?既然做了審計這個行業,就要有這個思想準備,否則人家建設單位為什么出錢給你啊!建設單位缺乏工程技術專管人員和工程技術專業知識或工程技術人員職業道德水準不高,造成工程項目施工中不合規的變更簽證增多,從而使得工程預算隨意增大。
工程預算計價依據的主要作用
1)計算分析工程預算的重要依據;
2)投資決策和工程決策的重要依據;
3)促進施工企業、生產企業技術進步,降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
4)政府對工程建設進行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進行預測和平衡的重要依據;
5)是各類造價信息反映工程建設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簽證基本原則
1、對發生特殊情況并且不是由于施工單位原因造成的工程內容及工程量的增加,可以現場簽證;
2、工程施工過程中如遇圖紙不善或圖紙錯誤,對需要變更的工作內容按設計變更程序,不進行現場簽證。但對由此引起前工序的返工修改內容可進行簽證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