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計價依據的主要作用
1)計算分析工程預算的重要依據;
2)投資決策和工程決策的重要依據;
3)促進施工企業、生產企業技術進步,降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
4)政府對工程建設進行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進行預測和平衡的重要依據;
5)是各類造價信息反映工程建設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簽證基本原則
1、對發生特殊情況并且不是由于施工單位原因造成的工程內容及工程量的增加,可以現場簽證;
2、工程施工過程中如遇圖紙不善或圖紙錯誤,對需要變更的工作內容按設計變更程序,不進行現場簽證。但對由此引起前工序的返工修改內容可進行簽證確認
工程預算在我國工程預算控制中的應用問題及建議:
(1)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不了解和不重視
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我國許多大中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都是 ,且大多數建設單位對工程預算控制的重視遠遠不夠,不少建設單位是想方設法把資金用完,而不是節約資金。施工單位則只注重承接業務,不注重對業主的承諾實現。
(2)價值工程的實施未貫穿于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
目前,我國大多數工程項目應用價值工程的造價控制都僅局限于某一階段,如項目竣工結算階段、設計階段、材料采購階段等
工程預算編制過程中使用定額應注意的問題:
1、定額未計價材料
計算式如下:未計價主材單位價值=帶括號的定額含量*主材預算價格定額未列含量的主材;
定額未編列的主材定額含量=設計用量*(1施工損耗率)主材價值=定額未編列的主材定額含量*主材預算價格;
2、腳手架搭拆費
腳手架搭拆費按人工費的5%計算,其中人工工資費占25%;
腳手架搭拆費=工程人工費*5%;其中人工工資=腳手架搭拆費*25%。
近年來,隨著政府基本建設力度的加大,投資審計倍受社會各界關注,各級政府部門對投資高重視,這對審計和審計人員來說,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和壓力然而,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任務繁重與審計力量不足之間的矛盾 ,一直是困擾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某經濟特區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審計進行項目工程預算審計,應當自被審計單位交齊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資料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出具審計結論性文書。當前,政府投資項目結算中的高估冒算還比較普遍, “三超”現象嚴重 ,通過重點抽查審計,可以發現并糾正大量違法亂紀行為,從總體上有效遏制超計劃投資,節約大量的政府財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