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編制規范和標準: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土方與 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1-83
《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123-9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20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按承包合同確定的結算方式確定結算總價,在初審結算書、與承包方核對時依據合同,進行甲供材料、配合管理費及責任扣款等費用的確認、扣除;
對分包工程合同履行過程的事中審計監督是分包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第二步。審計的重點是分包工程量計量、施工現場變更、材料使用等審計要素工程量計量的準確性,現場簽證的真實性。工程量的大小決定著分包工程的終造價,是確定分包工程預算的根本。工程量的準確性,將直接決定著分包工程的審計質量。事中審計監督就是要突出對分包工程實施過程的審計,強調變更簽證工作量的現場審計。內審人員要按施工階段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現場,對實際發生的工程量,進行現場丈量和取證核實,落實變更簽證確認程序和內容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違規簽證,虛增工程量,提高分包工程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工程預算按照現場地形及種植苗木花草的不同,選擇對應的技術措施。對于選擇的技術措施,要進行核查。如果選用機械,要核查選用機械的規格參數、工作臺班;如果喬灌木在栽植過程中選擇支撐,要按不同規格的苗木核查選擇支撐的種類,再按支撐的種類匯總數量。生態環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為了提高城市的生活質量,政府開始大規模開展綠化建設。由于綠化建設是近些年才開始得到重視,所以在工程預算審計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綠化建設工程化和普通的建設工程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審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綠化工程的實際特點開展工作,才能保證綠化工程預算審計工作質量。
工程預算中的工程結算審核,以施工承包合同為基礎.以承發包雙方發生的實物交易為依據,按照 或地方施工工、料、機消耗標準進行核算,對雙方有約束力。其工程結算審核結果可作為雙方結算的法律依據。審計定義為:由獨立的機構和人員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本、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資料和資產,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和有效的行為。審計的目的是加強對公有制投資者資金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投資者濫用職權截留資金,轉移資金于小金庫,造成建設資金流失,實施違法違規行為。其職能是一種監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