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驗在一定切削條件下對42CrMo鋼板進行干切削,研究刀具累計加工1 035 s過程中前后刀面的磨損形貌。試驗結果表明:累計加工時間T從0增加到1 035 s的過程中,刀具前刀面參與切削的區域亮度增加,磨損區域增大;當加工時間T為1 035 s時,刀具前刀面磨損明顯,出現顏色較深面磨損區域、亮度較高的部分刀具涂層材料磨損區域、磨粒磨損明顯的磨損區域。加工時間T從0增加到435 s的過程中,刀具后刀面出現明顯的磨損帶,涂層材料磨損帶逐漸增大。加工時間T從435 s增加到1 035 s的過程中,磨損帶緩慢增大,出現基體磨損現象,隨著磨損時間延長,基體磨損逐漸增大。當加工時間T從48 s增加到1 035 s,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a由3.46μm逐漸增大到3.91μm。
在42CrMo鋼板常規處理的基礎上增加了冷處理,研究淺冷處理和深冷處理對42CrMo鋼硬度和耐磨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經淺冷處理和深冷處理后,42CrMo鋼中殘留奧氏體向馬氏體發生轉變,且碳化物析出增多,致使鋼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且深冷處理后硬度和耐磨性幅度高于淺冷處理。
利用JMat-Pro軟件模擬了42CrMo鋼的連續冷卻轉變曲線,并采用DIL805L相變42crmo鋼板淬火膨脹儀實測了鋼的各相變點,對不同冷卻速度下的組織轉變和貝氏體含量進行了分析,并繪制其CCT曲線。結果表明:42CrMo鋼Ac1=743℃,Ac3=792℃。冷速小于0.5℃/s時,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與珠光體混合組織;冷速0.5~10℃/s之間,存在一定量的貝氏體,隨冷速加快,貝氏體量先增后降,馬氏體含量逐漸增多,使得硬度呈現較大增幅。冷速大于10℃/s,組織為基體馬氏體+少量貝氏體的混合組織。
42CrMo鋼板含有Cr、Mo等多種合金化元素,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既具有較高的強度,又具有較好的塑性,在鍛件,特別是大型鍛件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采用計算機模擬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 42CrMo鋼較準確的本構模型和材料性能數據庫,并開展了材料變形和熱處理淬火過程的計算機模擬和實驗,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
通過熱壓縮實驗,測定了 42CrMo鋼板在不同溫度和應變速率下的應力-應變數據,構建了改進的Johnson-Cook本構模型和應變補償的Arrhenius本構模型,得到了較大應變范圍內較準確的42CrMo鋼的本構方程。擬合了手冊中標準的42CrMo鋼的TTT曲線,獲得了較準確的TTT曲線數據。此外還構建了包含熱導率、比熱容、楊氏模量、泊松比、相變潛熱、膨脹系數等較完善、準確的42CrMo鋼數據庫。以構建的數據庫為基礎,通過DEFORM軟件模擬了 42CrMo鋼在變形溫度為1123 K、應變速率為0.01 s-1條件下的熱壓縮過程,將模擬結果中壓縮后試樣的尺寸數據、Top Die載荷-行程曲線以及計算得出的應力-應變曲線分別與相同實驗條件下實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載荷-行程曲線和應力-應變曲線在數值大小和變化趨勢上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表明選用的應變補償的Arrhenius本構模型能夠比較準確地描述42crmo鋼板的變形行為。
通過DEFORM軟件模擬了 42CrMo鋼板在1123 K時的末端淬火過程,結果顯示試樣末端與水的換熱程度劇烈,溫度迅速下降,形成大量馬氏體組織,隨著遠離淬火末端,馬氏體含量逐漸降低,硬度也隨之降低。同時進行了同條件的末端淬火實驗,對淬火后試樣的軸向硬度分布進行了測量,并觀察不同位置組織組成,實驗結果與模擬結果基本一致,這表明文中構建的42CrMo鋼數值模擬數據庫較為準確。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不同幾何形狀、不同變形條件、不同熱處理過程的數值模擬,為實際生產過程的模擬與優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眾鑫42crmo冷軋耐磨錳鋼板圓鋼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是 廣東河源16錳鋼板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公司的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基于深冷處理提供的溫度場和永磁體提供的勻強磁場,對42CrMo鋼板合金鋼進行磁場深冷處理,并與常規工藝和深冷處理工藝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磁冷工藝在深冷處理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42CrMo鋼的耐磨性,磁冷工藝處理材料的耐磨性較常規工藝和深冷工藝分別提高約26. 7%和22. 2%。
這是由于深冷處理使得殘留奧氏體進一步轉化為馬氏體;深冷處理也使得過飽和馬氏體析出大量碳生成碳化物;深冷處理中磁場的存在對α-Fe晶格的作用使過飽和馬氏體析出碳的方向得到優化,回火屈氏體在磁場方向致密聚集,耐磨性提高。 基于有限元計算分析了直徑為Φ40 mm的42CrMo鋼圓棒試樣分別使用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試樣不同位置的組織、硬度以及淬火過程中的溫度變化,采用硬度檢測和顯組織分析對模擬結果進行了驗證。42crmo鋼板結果表明,當使用淬火油淬火時,試樣表面由奧氏體向馬氏體和貝氏體轉變,心部由奧氏體向貝氏體轉變;當使用PAG水基液淬火時,試樣表層幾乎轉變成馬氏體,心部轉變成馬氏體和貝氏體;試樣經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表面硬度分別為58和55 HRC,均由表面至心部硬度逐漸降低,但使用PAG水基液淬火后試樣的心部硬度比用淬火油的高5 HRC,約為50 HRC。
目的提高42CrMo鋼板激光淬火后硬化層的深度和分布均勻性。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對42CrMo鋼激光淬火過程中溫度場的演變進行分析,且考慮材料的熱物性參數隨溫度變化。通過設定激光工藝參數模擬試樣的溫度場分布,利用馬氏體轉變條件得到硬化層形貌尺寸。參照模擬結果,利用連續輸出的光纖耦合半導體激光器對42CrMo鋼進行激光淬火實驗,用熱電偶測溫儀對試樣測溫并與模擬的溫度歷史曲線進行對比,用光學顯鏡對試樣橫截面處硬化層形貌進行分析,將實驗所得硬化層形貌與模擬結果進行比較。并在相同的功率密度下,改變光斑的幾何尺寸進行模擬,分析并比較硬化層的幾何特征。結果實驗所測某點的溫度歷史曲線與模擬結果一致性較高,硬化層實際形貌與模擬結果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