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農林生物質是指農業、林業的廢棄物,比如農作物的秸桿(玉米秸,稻秸,麥秸等),林業有如各類的樹枝、樹葉等。其具有成本低廉、產量穩定、可運輸儲存、便于常年均衡使用等優勢。而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各種電源平均碳排放強度,生物質能用于發電,其碳排放強度僅為18克CO2/千瓦時,相當于燃煤、燃油和燃氣的百分之1.8、2.1和3.8。此外,生物質成型燃料由農林生物質壓縮制成,便于儲存與運輸,燃燒效率高,是 公認的清潔低碳燃料,其排放的二氧化硫數值遠遠低于燃氣,在生物質顆粒燃料鍋爐內燃燒,只需要簡單的除塵,就可以達到天然氣的煙氣排放標準,排放的煙塵、氮氧化物也都能夠符合 排放標準,大量工程實例表明,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的清潔程度高于天然氣,成本則遠低于天然氣。
每次進入冬季就會有霧霾出現,也代表著環境污染的程度,因此才會在推行環保燃料,邯鄲生物質顆粒燃料的使用也體現了它的環保價值,現在也是用的越來越多了,無論是工業生產中還是生活取暖都是可以使用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邯鄲生物質顆粒燃料的主要材料來源就是秸稈材料、松木、木屑等材料,不同的材料使用性能不一樣,根據大數據分析,邯鄲生物質燃料排放的大氣顆粒主要成分就是碳質顆粒和水溶性鉀,前者所占的比例73%,其中有機碳約占60%-90%,而它們所占總懸浮顆粒物(TSP)重量的10%至15%,粒徑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塵(PM10)占20%至30%,顆粒的大小是非常小的,喂小的顆粒對人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對空氣的能見度影響就比較大,因此需要作出調整,也是實現環保的一個步驟。
什么是生物質顆粒?農村為什么都在用生物質顆粒?生物質顆粒機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的關鍵設備。將各種生物質原料,如樹枝,秸稈,粉碎后壓制成棒狀生物質顆粒,替代煤碳,供燃燒使用。生物燃料是一種新型的生物質再生能源,利用農村的農作物秸稈,如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棉花稈、稻草、花生殼、玉米芯、樹枝、樹皮、鋸末及糠醛渣,食用菌渣,中藥渣等固體廢料,經過粉碎后加壓增密,即為“生物燃料”。生物質顆粒機設備沒有普遍推廣使用的時候,房前屋后,大街小道等能放置秸稈等的地方,農村原本空閑的地方,堆積滿了大豐收的證據,農戶們心里樂滋滋的同時,也充滿了憂桑。這不僅不衛生,而且也是很大的隱患。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這一現狀須得到改變,因為街道式的新農村,不可能再有堆放秸稈的地方。在農牧業發達的中國,我們采取了使用新型生物質燃料顆粒機設備秸稈進行處理,制作成新型顆粒燃料,方便了秸稈的存放,也讓秸稈得到增值利用。
邯鄲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制作原材料有很多種,秸稈、花生殼、玉米芯、松木、雜木、木屑等等,看似是同一類型的原材料加工出來的顆粒燃料還不一樣,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材料的混合比例,這是在顏色方面出現出入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同的比例生產出來的肯定不一樣,如果是加工的形狀不一樣,主要是設備的模具造成的。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邯鄲生物質顆粒燃料直徑一般為6~10毫米,規格不一樣也屬正常現象,如果是其他方面不同,可能就會影響燃燒的能源利用率,其他的還是需要注意的,能改善的盡可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