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項合規要求之外,《征求意見稿》中提到的“鼓勵創作內容、積極向上的劇本腳本”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碩士董奕綺認為,應當明確哪些題材是市場缺乏的、鼓勵的,比如可組織有獎劇劇本大賽,對于的劇本予以肯定,起到示范作用;還可以設置專項獎如“青少年劇本娛樂作品獎”鼓勵創作類別的多元化。 原八一電影制片廠研究室主任、劇本審核的資深專家張東也提到,像電影創作有重點扶持作品一樣,劇本內容也應該提倡扶持的作品,“通過劇本娛樂,宣傳正能量的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也是一種怡情。 把這個業態做好以后,年輕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陶冶情操,這也是一種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宣傳方式。”探案筆記創始人孟玉洋也認為,是否單獨開設劇本娛樂品類的優質內容獎勵、基金、補貼政策及稅收優惠等值得探討。 在孟玉洋看來,劇本內容也可以向政府定制、企業定制的方向發展。據孟玉洋透露,探案筆記是早嘗試將劇本娛樂作品和黨建結合的企業之一。在2020年,探案筆記的紅色劇本作品《與妻書》就被上海靜安區的幾十個黨支部購買作為黨建服務;隨后,探案筆記還接受普陀區委托定制的黨建劇本作品《光芒》;今年,建團100周年之際,探案筆記還接受地方團委委托制作了紀念建團100周年的紅色劇本。劇本殺復盤答案 劇本殺,是一個以推理為核心,加以還原、演繹的游戲模式。玩家扮演成劇本中的角色,交流故事、搜集線索,挖掘出一個個故事背后的真相。劇本殺在中國的興起,要從 2016 年在芒果 TV 播出的《明星大偵探》說起。這檔以 " 劇本殺 " 為主要形式的綜藝節目一經播出,便激發了大眾對于 " 劇本殺 " 的興趣——從線上 APP,到線下劇本殺主題桌游店,劇本殺發展至今已經成為 95 后消費群體熱衷的娛樂活動之一。 小天是劇本殺的忠實玩家,在她看來,社交性和沉浸扮演性是劇本殺的亮點。" 通過劇本殺,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多了很多和朋友的共同回憶。并且每當我推出‘兇手’,或是靠自己推理出了完整的故事,我都會非常有成就感,那種感受有時甚至會持續好幾天。 " 除此之外,劇本殺的易學性、交流性、游戲性等特性都使得它自進入市場就保持著蓬勃的發展趨勢。據《2021 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21 年國內劇本殺市場規模將超過 150 億元,消費者規模或達 941 萬。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劇本殺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完善。一個劇本從創作成型到展會售賣,再到劇本殺店內體驗服務,一環接一環,成本累加后有的劇本甚至能達到 " 身價 " 上萬。 2018 年前,說到線下聚會,大家的反應無非是 KTV、農家樂、狼人殺等。其中能被冠以 " 風靡一時 " 的當屬狼人殺。這個于 2015 年進入市場的推理類桌游在直播平臺的推動下迅速走紅,成為資本追捧的對象,一時間,各種形式的 APP 和全國各地的線下桌游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了頭。然而,看似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的狼人殺在 2017 年到達頂峰后不斷萎縮,其百度搜索指數一路下跌,終在 2020 年初被劇本殺逆襲反超。 " 天天狼人殺 " 是國內具有應用視頻、語音、社交屬性的狼人殺產品,但僅一年多,其開發團隊便火速發行了一款新產品 " 劇本殺 ",推出后長期保持著日均 20 萬活躍玩家,且每日新增玩家 5000 余人的成績。 相比劇本殺,狼人殺玩法單一,故事性弱,且對玩家水平有一定要求,種種弊病都加劇了狼人殺玩家的流失。不僅是狼人殺,三國殺、阿瓦隆等傳統桌游也是如此。可以看出,劇本殺正逐漸霸占桌游業的用戶市場,狼人殺等傳統桌游即將被其取代,成為人們記憶中的 " 曇花一現 "。

據了解,目前劇本殺行業自上而下形成了“IP授權方/劇本創作者—劇本發行方—線上游戲APP/線下實體店—玩家”為主軸的產業鏈。劇本創作者處于上游,目前來看,人群分散且創作出的劇本良莠不齊。 濟南劇光燈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沒有固定的平臺招募劇本創作者,一般都是通過“58同城”等平臺或者一些網上求職信息來招募創作者。“低質量的劇本確實存在,包括一些電影、小說、電視劇等,都會有。 作為一種小眾文化,起初為了吸引玩家,可能會多少涉及‘擦邊球’、渲染暴力等情節。”濟南劇光燈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介紹,“但總體上現在劇本環境是越來越好的,大家都在提高劇本的質量。”中游的劇本殺發行方是產業的重要紐帶。“我們作為一個橋梁,將作者的思想、劇本的創意與店家、玩家相對接。 ”該工作人員說。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發行方和作者也會進行互動。“雙方及時溝通、交流和討論,才能做出比較好的作品。”該工作人員介紹,有的發行方也會采取買斷的方式,然后自己修改劇本。濟南劇光燈工作室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店家和發行方缺少直接交流的優質平臺,可能也是未來劇本殺的一個發展方向。 “有一些發行方,會通過線上的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以及線下的劇本殺展會等跟店家交流,進行銷售。”但是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線下展會的成本比較高。“主辦方一般是比較知名的工作室。作為發行方,我們接觸到的店家可能也比較局限。作為店家來講,有的可能不是這個地區的,需要來回往返。 一個店家,在展會上可能只接觸到十幾個劇本,也不一定能夠買到。”據悉,目前主要有劇本、限定劇本和盒裝劇本三種發行形式,對店家的要求和授權方式也各有不同。選擇劇本的過程,也是店家和發行方雙向選擇的過程。 北京一家劇本殺店老板對記者表示,在挑選劇本的時候會考慮劇本的評價。買到劇本后,也會先在店里進行試玩和測評。 盜版和抄襲頻現,劇本內容待規范據統計,上海市已有千余家密室劇本殺場所,呈不斷發展且與其他業態融合的態勢。這類業態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原創精品不足、不良內容頻現、侵權盜版嚴重、場所隱患等問題。“作為新生事物,不斷增長的需求刺激劇本殺店越開越多,優質劇本供不上,盜版盛行。普通情節的劇本吸引不了用戶,亞文化甚至血腥暴力、色情等劇本就會有市場。 ”翁昌壽教授說。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徐曉倩律師介紹,根據《憲法》、《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文化作品應當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有利于群眾的身心。如果經營者只為盈利,使用粗制濫造的劇本殺劇本,甚至是頻繁打“擦邊球”的劇本,無異于是在挑戰法律的底線。 盜版和抄襲頻現,也是劇本殺面臨的一大問題。“劇本殺需要精彩優質燒腦的劇本,而劇本的版權需要得到妥善的保護,否則,缺乏劇本支撐的劇本殺不可能持續發展。”翁昌壽說。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劇本殺劇本”,可以搜到幾元錢的電子版劇本,號稱“別人有的,我們都有”,可“直接打印、排版整齊”。劇本殺復盤答案 此外,還有1:1復刻的盒裝本,號稱道具齊全。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付璐介紹,劇本殺的劇本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如果店家提供給玩家的劇本是在網上購買的盜版電子版劇本,下載后自行打印裝訂的,這種復制作品的行為是未經許可的,就構成了侵犯復制權的行為;同樣,如果賣家未經許可將復制品做成電子版本于線上販賣,則構成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 抄襲的問題則更為復雜。據悉,2020年流行的《古木吟》劇本就被網友指出涉嫌抄襲。濟南劇光燈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有時某個題材的火爆,可能出現劇本和電視劇、電影劇情相雷同的現象,這也可以理解。“但是,雷同不等于抄襲,抄襲是不能容忍的。” “狹義的抄襲是指原文抄襲,即直接盜版復制的現象;廣義的抄襲則包括洗稿、拆稿、融梗等,例如抄襲知名小說、游戲或影視作品中‘核心詭計’‘經典情節’等內容。”付璐介紹,在司法實踐中,“接觸+實質性相似”是認定版權侵權的重要規則。

七一工作室便是提出“電影院線模式”概念的工作室,之所以叫做電影院線模式,王子瑄是想降低大眾的理解成本,“與電影院線一樣,我們在技術上研發了一套底層系統,將我們自己的劇本、合作門店有機整合在一起,從而保證劇本銷售都是官方合作渠道,是可控的,不給盜版小店可乘之機。” 今年來,七一工作室也是開始應用“分賬+限定”模式的平臺。分賬,即通過銷售量進行分賬收益,讓上游內容制作工作室的利益分成與下游門店銷售額直接掛鉤,限定,則是規定劇本銷售數量,縮小保護范圍,如此可保證內容制作方的收益。 雙向選擇相互信任的邏輯跑通以后,也能打破以往“門店收益100元,落到內容制作方只有2元”的困境。與此同時,七一工作室投入幾十萬的成本用來建設電影院線小程序、劇本小程序,此舉也是行業首創,王子瑄解釋,并不是將劇本內容簡單復制到線上,而是從內容設計、技術手段等方面以小程序形式呈現,這樣一來,既能帶給玩家差異化的驚喜體驗,也能降低被盜版的可能性。 具體來看,其創新體現在兩點,首先是內容上,工作室會將劇本內容的某些關鍵環節放在小程序上,線上內容可以隨時變化,相比傳統的紙質道具更加靈活多元,增加游玩的驚喜感。再或者,玩家玩到某個互動環節時,必須要打開官方小程序才能解鎖下一步,如果是盜版門店,就會缺少這一部分,大大降低可玩性。 其次是流程創新,比如七一工作室今年的新本《星空美術館》,開發出的小程序就是一張門票系統,相當于玩家在世界的載體,且每一個本都會做類似的創作,有的本在開玩之前,會專門設置針對玩家的心理測試小程序,看他適合什么角色從而更好輔助玩家投入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院線模式、小程序等創新,關鍵是對線下體驗的補充和提高,所有創新的基礎是保留完整的線下體驗。畢竟劇本殺的靈魂在于線下社交,一旦脫離線下,劇本殺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游玩樂趣,這也是過去幾年不少純線上劇本殺機構黯然出局的原因。 劇本殺作為一個由創作者-發行商-平臺/實體店-消費者組成的新興產業,上下游的利益分配、技術手段、底層系統還處在初級階段,以上則是七一工作室所做的創新探索,“相信這種模式以后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瞄準細分無人區領域,競爭對手只有自己,畢竟越難走的路,人越少。 同樣,在做精品這條路上,競爭并不算激烈。曾經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劇本變成批量制造,據虎嗅報道,某些劇本殺工作室會在網上先找一個經典的故事大綱,再分給數位兼職寫手瘋狂輸出,根據劇本分發平臺“黑探有品”數據,截至2020年末全國劇本創作者為4000-5000人,主要由玩家進階、網文轉行、影視編劇等組成,而大多數作者以兼職為主。劇本殺復盤答案 劇本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衡量一個劇本殺是否好玩,50%靠本子質量,50%靠隊友。一個好的劇本殺不僅要保證故事完整性,還要想辦法設置互動環節,創造沉浸感,劇情推動每一個參與者玩下去。因此相比狼人殺,劇本殺獨特之處在于社交屬性,這也是線上無法做到的。不少劇本殺資深愛好者表示,他們喜歡的是劇本殺的懸疑推理感,在抽絲剝繭推測誰是兇手的過程中,靠的是隊友的言論、面部表情、微動作等,這些沉浸感的追求會倒逼店鋪采購宏大世界觀、復雜敘事的劇本。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在中國年輕消費者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高居第三位,緊隨電影、運動健身之后。劇本殺的受眾主要以青少年群體為主,如今Z世代的整體素質較高,分辨能力強,她們對劇本品質有著嚴苛的評價標準,對盜版也有抵觸意識,這也倒逼劇本制作方要在內容上花心思。 就在幾天前,文旅部下發一個通知,表示改動劇本需要報備,而且節假日之外不能接待未成年人,種種都在考驗著劇本發行方的寫本和選本能力,促進行業更加規范化。

另一家較早入局的尖刀狼牙兒童劇本殺,以做劇本發行為主,成立于2015年,是靠做兒童營地教育起家,此前在做夏令營時團隊便開發了科研劇本《火星計劃》和財商劇本《小小MBA》,去年下半年兒童劇本殺流行后,品牌完成了轉型,并在之前劇本的基礎上研發打磨,如今旗下已有40多套劇本,與全國三千多家劇本殺門店實現劇本合作。劇本殺復盤解析尖刀狼牙兒童劇本殺的發行人員李明對「深響」透露了一個從業比例:三千多家線下合作方中,80%是教培機構轉型,10%是大學生創業,10%是成人劇本殺拓客。與前兩家品牌不一樣的是,蔚芽兒童劇本殺既有線下門店,店鋪的創始團隊又有成熟的兒童劇本創作經驗,產銷一體化。店長廖恪提到,蔚芽的初創團隊有近十年的教育經驗,開始做兒童英語教材,2018年左右團隊觀察到教培監管趨嚴的苗頭后便決定將品牌轉型為“兒童娛樂”,主打高質量的陪伴。到了2020年孵化出“玩劇本”子品牌,創作或者改編歷史經典繪本、寓言故事。大概用了一年時間,團隊生產了近20套劇本后覺得要有一個落地承載的店鋪,于是2021年8月蔚芽兒童劇本殺門店就成立了。“門店不是偶然成立的,而是根據品牌的歷史變遷做出來的,這就是我們品牌的第3.0版本。”如今蔚芽共有近100多套兒童劇本,既有改編也有原創,保持著每個月上新一兩套的頻率。

點擊查看搜【聚狼劇本殺】獲取復盤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