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蟹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生態種養模式。稻田養蟹不僅能稻田雜草,使稻田光照充足,也可水稻蟲害,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既保證了水稻優質生態,又保證了河蟹質量,實現種養雙贏。稻田養蟹技術簡單,養殖效益好。本期介紹一組稻田養蟹技術,供養殖戶參考。 稻田養螃蟹,畝產水稻可達450公斤以上,蟹10公斤。養蟹的稻田要求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強、土質肥沃的中熟晚粳或雜粳田塊,常年不脫水的漚田也可。應加高加固養蟹稻田的四周田埂,埂高66厘米、壅土夯實,防止漏水逃蟹。在田塊四周開挖復堆河,復堆河埂2~3米,河寬3米,深1.5米,坡比1∶2。面積較大的田塊中間要開挖蟹溝,溝寬溝深均為50厘米,總體可開成“日”、“田”、“圍”等形狀,其面積占總面積的10%~15%。 稻田養蟹需建設圍欄防逃設施和進排水口防逃設施。一是建鈣塑板防逃墻。可選用抗氧能力較強的鈣塑板沿田塊四周圍欄,板埋入土下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外側用木樁支撐,2塊鈣塑板之間用細鐵絲緊緊接牢,四角做成圓弧形。這種防逃墻具有運輸安裝方便、造價低、效果好等優點,一般可使用2~3年。






陽澄湖鎮蓮花島顧記大閘蟹經營部 贛州陽澄湖大閘蟹報價

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出產蟹,但是有名的肯定屬陽澄湖蟹大閘蟹了。陽澄湖蟹,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陽澄湖大閘蟹(大螃蟹)盛產于蘇州、昆山一帶。在美麗的陽澄湖東畔,享有江南“魚米之鄉”美譽的昆山巴城鎮,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兇惡的甲殼蟲。不僅偷吃稻谷,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后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里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里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無比鮮美,比什么東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 食蟹人。巴城就是為了紀念巴解而名的,因 個吃蟹人,巴城陽澄湖大閘蟹也從此出了名。

陽澄湖鎮蓮花島顧記大閘蟹經營部 贛州陽澄湖大閘蟹報價
點擊查看陽澄湖鎮蓮花島顧記大閘蟹經營部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