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昊通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奉行“ 湖北恩施熱軋無縫管質量優先”的生產原則,并一貫遵循對每一道工序負責,對每一個 湖北恩施熱軋無縫管產品負責,對每一位用戶負責的質量方針,竭誠為用戶服務,既要把生產設備的技術關,質量關,根據用戶的具體需要,對設備進行合理的技術改造,以達到不同用戶的要求,滿足用戶不同環境條件下的使用效果。
淘汰落后產能和兼并重組讓大企業成為鋼鐵“航母”。1999年以后,我國開始實施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促使企業的單體規模向超大型化發展。與此同時,在政府主導下加快了大型鋼鐵企業間的聯合重組,2007年寶鋼等央企開展了跨區域收購,地方國企在區域內進行整合,誕生了河北鋼鐵集團,一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初步形成。近幾年在國企改革和市場的推動下,實行了新一輪重組,誕生了寶武集團,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向世界巨頭靠攏。
第二,外部市場不穩定影響企業發展質量。
2008年金融危機對我國鋼鐵企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大量投資基礎設施保增長的政策,導致鋼材需求暴漲,全國產量從2008年的4.8億噸增加到2015年的8億噸,全行業資產負債率從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鋼鐵企業在2015年陷入全行業虧損狀態。
市場無序競爭加劇企業利潤降低。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導致無序競爭,行業前十的市場比重從2011年的49%降到2018年的35%,行業自律差進一步加劇惡性競爭。另外,“地條鋼”的銷售生產,也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
第三,鋼鐵生態圈建設滯后影響大企業盈利水平。
我國鋼企還沒有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成本穩定生產的產業生態。
首先,沿海布局調整未到位。沿海一貫式生產,可大大降低鋼鐵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首鋼京唐、鞍鋼鲅魚圈等一批現代化沿海鋼鐵基地已建成投產,但多數企業戰略布局還在調整中。
其次,柔性生產體制還未建立起來。目前我國生產結構嚴重失衡,長流程高爐煉鋼占比過高,電爐煉鋼僅占9%(世界平均水平為28%)。因此,造成產能調節能力差,不能靈活應對經濟周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