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破解污泥污染
針對污泥帶來的環境風險,業內人士和專家建議,當前我國正在開展無廢城市試點,可從政策、資金、科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破解污泥資源化利用難題, 限度促進污泥變廢為寶。
首先要加快補齊污泥處置缺口短板。如重慶市2019年制定了生態環境領域基礎設施補短板工作方案,規劃兩年總投資超過110億元、包括固廢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十條”規定,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應加大督察力度,確保污泥處置基礎設施如期達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通過PPP等多種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資和運營機制,實現專業環保企業做專業事。
其次,各級政府應該明確污泥處置主體責任,對于污泥資源化、無害化處置項目給予電費、稅收等優惠,對于欠發達地區可加大補貼力度,對于符合標準的污泥有機肥可列入政府采購目錄,在部分地區可試點征收污泥處理費。
此外應完善對污泥的排放和處置監管,統籌科研院所針對污泥資源化利用薄弱環節的科研攻關,降低回用成本;嚴厲打擊隨意傾倒污泥違法行為,可鼓勵地方政府制定處置標準和強制性處置法規以約束污泥處置行為等。針對部分危廢污泥產生量較大的企業,可考慮制定減稅、減免電價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提高處置積極性。
湖北省疫情防控進入吃勁的關鍵期,被視為“生命之艙”的方艙醫院成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之一。2月17日,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接到緊急任務:為正在搶建的武漢軍山方艙醫院提供污水處理裝備,保障醫療污水的高標準處理。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當即下達“軍令”:與時間賽跑!克服一切困難,用先進的膜技術為方艙醫院提供的污水處理保障。2月18日,碧水源將智能集裝箱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CWT)“旋風式”交付武漢方艙醫院,從接到通知到完成抗“疫”任務僅用不到24小時。
為了和時間賽跑,2月17日凌晨,兩輛貨車運載著日處理量達500噸/日的碧水源CWT裝備,從基地急駛而出,一路沒有停歇,傍晚抵達武漢后,碧水源武漢子公司的一線業務骨干立即投入奮戰,通宵達旦,晝夜不息,18日凌晨將裝備安裝到位,并連軸完成了現場調試,用一系列極速行動見證和實現了創建一座方艙醫院的奇跡!碧水源的行動之負責,也令此項任務的院方倍感放心。
膜技術是目前世界上 進的污水處理工藝之一??紤]到方艙醫院污水中可能含有細菌、病毒的特點,碧水源采用了“預消毒+化糞池預處理+一體化處理設備+紫外/次氯酸鈉復合消毒”的處理路線。碧水源自主研發的智能集裝箱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CWT)通過核心工藝處理,出水經多重消毒處理,對腸道病毒及呼吸道病毒有極高的滅活率,系統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標大大高于常規的醫院污水排放標準,該技術將成為醫療污水處理的關鍵裝備。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膜技術在醫療污水的處理中有著獨特優勢。此次,碧水源在不到24小時內助力搶建方艙醫院。在疫情阻擊戰中,中國的自主創新高科技力量是強有力的武器!
的 山東東營自清洗過濾器 生產制造能力,讓您省心
①現代化高科技生產,配有先進生產 山東東營自清洗過濾器 設備及檢測儀器
②公司合作有多處生產基地供貨以確保訂單完成率
③ISO9001國際化生產流程管理,致力于成為國內 山東東營自清洗過濾器 設計、研發、制造、生產基地
在本次展會上,朗詩德攜旗下S1純水機、L6純水機、75C-2純水機、可靈吧凈飲機等拳頭產品高調亮相,以其強大的凈水功能及卓越的創新成果,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業人士和行業買家駐足參觀,更有多家企業意向合作,持續接洽。
好水好生活,盡在朗詩德
本次印尼國際水處理展會,是繼美國水展后,朗詩德在國際市場上的又一次亮相;也是繼CNAS擴項后,朗詩德深耕凈水厚積薄發的體現。
未來,朗詩德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秉承“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企業理念,為不同 、不同地區、不同水質的更多家庭,提供高品質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守護每一個家庭的生活,至純/至凈/致所愛!
到2020年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村莊內污水橫流、亂排亂放情況基本,運維管護機制基本建立;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有效管控,治理初見成效;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等地區,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
《意見》強調
要按照“因地制宜、尊重習慣,應治盡治、利用為先,就地就近、生態循環,梯次推進、建管并重,發動農戶、效果長遠”的基本思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從億萬農民群眾的愿望和需求出發,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立足我國農村實際,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加強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區域、選擇適宜模式、完善標準體系、強化管護機制,善作善成、久久為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
工業廢水排放標準提高,集中治理趨勢明顯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指出: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對集中地區采用集中處理方式,專業化的工業園區建設能減少分散布局中污染監管和治理的難度,有利于工業廢水的集中治理。未來專業化的工業園區建設,將成為各地發展工業及環境保護的新模式,工業廢水集中治理趨勢將使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同時,對污水治理企業的技術、工藝及設計方案也提出較高要求。
②城市廢水治理及回用需求增長迅速
依據住建部《2016 年城鄉建設統計公報》,2016 年年末,全國城市共有污水處理廠 2,039 座,比上年增加 95 座,污水廠日處理能力 14,91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 6.2%,排水管道長度 57.7 萬公里,比上年增長 6.9%。城市年污水處理總量 448.8 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 93.44%,比上年增加 1.54 個百分點,其中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 89.80%,比上年增加 1.83 個百分點。城市再生水日生產能力 2,762 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 45.3 億立方米。我國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城鄉一體化、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城市人口呈現不斷上漲趨勢,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逐年遞減,對污水處理的需求迅速增長。按照 2016 年的未處理污水量和新建污水處理廠的邊際處理能力粗略計算,全國仍需建造 118 座污水處理廠以及配套排水管道約 3.34 萬公里。
③老工業廢水治理亟待
根據 統計局《2018 年中國統計年鑒》,2017 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 699.66 億噸,其中 31 個主要城市廢水中工業廢水排放量 239.16 億噸。《“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重點攻克膜處理、新型生物脫氮、重金屬廢水污染防治、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推廣污水處理廠節能曝氣、升級改造”。依據前述文件精神,氨、氮等被列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減排約束性指標,對相關行業企業的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新建、擴建的工業企業及工業污水廠提標改造的廢水處理技術需求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