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304不銹鋼板材生產(chǎn)廠家](http://ypmimg.17za.com/pub_soft/3505/4139/202211051528558777.jpg)
各種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
304 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它廣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綜合性能(耐腐蝕和成型性)的設備和機件。
301 不銹鋼在形變時呈現(xiàn)出明顯的加工硬化現(xiàn)象,被用于要求較高強度的各種場合。
302 不銹鋼實質(zhì)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銹鋼的變種,通過冷軋可使其獲得較高的強度。
302B 是一種含硅量較高的不銹鋼,它具有較高的抗高溫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別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銹鋼,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場合。303Se不銹鋼也用于制作需要熱鐓的機件,因為在這類條件下,這種不銹鋼具有良好的可熱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較低的304不銹鋼的變種,用于需要焊接的場合。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縫的熱影響區(qū)中所析出的碳化物減至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導致不銹鋼在某些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晶間腐蝕(焊接侵蝕)。
304N 是一種含氮的不銹鋼,加氮是為了提高鋼的強度。
305和384 不銹鋼含有較高的鎳,其加工硬化率低,適用于對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種場合。
308 不銹鋼用于制作焊條。
309、310、314及330 不銹鋼的鎳、鉻含量都比較高,為的是提高鋼在高溫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變強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銹鋼的變種,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較低,為的是使焊縫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減至少。330不銹鋼有著特別高的抗?jié)B碳能力和抗熱震性.
316和317 型不銹鋼含有鋁,因而在海洋和化學工業(yè)環(huán)境中的抗點腐蝕能力大大地優(yōu)于304不銹鋼。其中,316型不銹鋼由變種包括低碳不銹鋼316L、含氮的高強度不銹鋼316N以及合硫量較高的易切削不銹鋼316F。
321、347及348 是分別以鈦,鈮加鉭、鈮穩(wěn)定化的不銹鋼,適宜作高溫下使用的焊接構(gòu)件。348是一種適用于核動力工業(yè)的不銹鋼,對鉭和鉆的合量有著一定的限制。
00Cr18Ni14Mo2Cu2系在00Cr17Ni14Mo2基礎上加入約2%Cu而發(fā)展起來的, 在稀硫酸、磷酸等還原性酸中以及在醋酸、甲酸等有機酸中,其耐蝕性優(yōu)于00Cr17NI14Mo2和00Cr19Ni13Mo3。此鋼系耐稀硫酸腐蝕的較好材料,在室溫、中等濃度的硫酸中耐蝕性亦佳。它是制造化工、化肥、化纖設備的重要耐蝕材料,可用作焊接結(jié)構(gòu)件和管道、容器等。
此鋼種與00Cr18Ni14Mo2Cu2鋼相比,由于碳含量高且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Ti,在具有較高強度的同時,其耐晶間腐蝕性能良好。加之此鋼鎳含量高,組織更加穩(wěn)定,不存在鐵素體,熱塑性好,因而較00Cr18Ni14Mo2Cu2更適于生產(chǎn)管材。此鋼的耐蝕性在硫酸等還原性介質(zhì)中要較00Cr18Ni14Mo2Cu2鋼為優(yōu)。由于它在磷酸、中溫中等濃度硫酸中耐蝕性優(yōu)良,故多用于制造酸洗、合成橡膠、人造絲浸槽等與硫酸相接觸的設備。
χ相和Laves相
χ相主要出現(xiàn)在含鉬的不銹鋼中,是具有體心立方結(jié)構(gòu)的金屬間化合物,每個晶胞內(nèi)含有58個原子,代表的化學成分是Fe36Cr12Mo10。但是由于金屬原子的相互置換,其化學組成可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變動。在奧氏體不銹鋼中,該相的實際成分多為(FeNi)36Cr18Mo4。χ相主要在晶界,非共格孿晶界和晶內(nèi)的位錯處開始生成。晶內(nèi)生成的χ相與奧氏體基體保持一定的位向關系。
Laves相(η相)是B2A型固定原子構(gòu)成的金屬間化合物。在含鉬或鈮的奧氏體不銹鋼中形成的Laves相成分分別為Fe2Mo和Fe2Nb。該相具有六方結(jié)構(gòu),每個晶胞中含有12個原子。與碳化物,б相和χ相等相比,Laves相在鋼中生成較慢,生成量也較少,且主要是晶內(nèi)沉淀,與奧氏體基體也保持一定的位向關系。為形成該相,對B,A原子的相對大小有嚴格的要求:兩者原子半徑的比值不得大于1.225。
影響χ相和Laves相沉淀的因素是相似的。鋼中合金元素有重要影響。鉬、硅和鈦會加速χ相和Laves相的形成,特別是鉬的作用更為明顯;鎳、碳和氮含量的提高對這兩種相的沉淀均有抑制作用。冷加工對這兩種中間相的沉淀速度和沉淀量有不太強的促進效果。
奧氏體不銹鋼中χ相和Laves相的沉淀,也像б相一樣,導致耐蝕性下降及塑性、韌性的降低。但是由于這些相的沉淀溫度與碳化物及б相的沉淀溫度大體上相重合,因而在實際時效過程中,單獨出現(xiàn)χ相或Laves相的情況是極少見的,這些相總是與碳化物、б相等相伴隨而出現(xiàn),且往往是次要相和后生相。所以,這些相的形成對不銹鋼耐蝕性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常常被作為主要相的碳化物或б相的作用所掩蓋。
除前蘇聯(lián)、東歐和我國外,世界不銹鋼產(chǎn)量已達1100萬噸,而1950年的世界不銹鋼產(chǎn)量還不到100萬噸,40年間產(chǎn)量增加了10多倍。自1970年開始,日本的不銹鋼產(chǎn)量已超過美國,處于領先地位且一直在持續(xù)增長。不銹鋼產(chǎn)量中,Cr13型馬氏體鋼和Cr17型鐵素體鋼約占30%—40%,而18-8型Cr-Ni奧氏體鋼等約占60%—70%。世界上工業(yè)先進 的不銹鋼產(chǎn)量一般分別占本國鋼總量的2.5%-3.5% 。在不銹鋼生產(chǎn)中,超高功率電爐、爐外精煉、連續(xù)鑄錠(包括薄板坯連鑄)、熱連軋或新型爐卷軋機、冷連軋、連續(xù)酸洗熱處理和連續(xù)保護氣氛光亮熱處理,以及各種質(zhì)量檢測手段等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已日益廣泛采用。大型化、高速化、連續(xù)化、自動化是不銹鋼生產(chǎn)工藝、裝備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國外已能大量生產(chǎn)和供應的不銹鋼材有:寬度達2m的冷軋薄板,包括鏡面板、彩色板、花紋板、涂層板等;寬度達3m以上的熱軋中板;厚度可達300mm以上的熱軋厚板;直徑大到1m以上、小到0.1mm的無縫管以及各種規(guī)格的焊管( 直徑可達2m);厚度約0.05mm,寬度可達1m的不銹鋼箔。美、日等國所生產(chǎn)的不銹鋼材中,冷軋薄板和帶材約占60% 。(板、帶材共約占70%);管材約占4%-5%(其中焊管在日本已占不銹鋼管產(chǎn)量的60%左右);線材約占8%-9%;棒、型材約占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