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媽媽安靖同樣表示,“孩子現在對換裝玩劇本推理特別著迷,周末都不愛在平板上打游戲了。”談起孩子次接觸兒童劇本殺,安靖回憶表示,年初在一家語文教學機構的下讓孩子體驗了歷史主題劇本殺,“沒想到玩過后,孩子主動買了歷史讀物回來看,不僅學習興趣明顯,還記住了不少歷史典故。”隨后,安靖給孩子定了一整套歷史題材的劇本殺體驗活動。燃財經在某個周末來到北京一家線下兒童劇本殺門店。下午2點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等候。有家長告訴燃財經,這已經是她第四次帶孩子來參加活動,前三次都是自己來,這次邀請了孩子的小伙伴一起參與,“孩子已經有了喜歡的劇本系列。”上述家長表示。圖片圖/太空探索主題劇本活動來源/萌探劇游提供事實上,安媽對兒童劇本殺的火爆早有預感。過去,學生在周末總要報學科類輔導班,但“雙減”后,大機構的校區基本關閉,學生的周末時間確實是空出來了,但家長們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時間。“我當時的劇本殺復盤解析反應就是,如果能將游戲和教育結合起來,再搭配適當戶外運動,做出有一定市場需求的產品應該并不難。”在北京開了3家兒童劇游體驗館的悅河馬家庭桌游劇本館創始人金一鍇,從去年開始著力發展兒童劇本業務。金一鍇表示,相比其它兒童桌游,“兒童劇本+游戲推理”(統稱“劇游”),更受家長的歡迎。“桌游聽起來還是游戲,但是劇本有推理、學習和能力的過程。除此之外,往往伴有換裝、實景演繹,同時滿足了孩子的表演欲望和游戲需求,好玩的游戲也極易在孩子間形成口碑傳播。”此外,金一鍇提到,不僅孩子喜歡,家長也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由于一場兒童劇游的時長在1-2小時,甚至還有半日游或者一日游項目,不少家長會將劇游活動當做周末托管的新方式。”據金一鍇透露,當前門店的復購率已經達到了25%。如金一鍇所說,王城告訴燃財經,劇本殺這種形式在兒童教學里或許還算新物種,但對于很多本身就是劇本殺忠實用戶的80后、90后家長來說,較為容易接受。尤其是不少優質劇本,能將學科知識通過游戲添加到推理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實現邊學邊玩。王城補充表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還能比較內向的孩子的溝通能力。“寓教于樂,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綜合能力,才是促使家長‘續課’的關鍵。”
劇本殺作為近年來流行于現代年輕人之間的一種線下娛樂形式,其在游玩體驗上看似并不符合現代社會主流娛樂的幾個流行趨勢,如:并不具備電影或者電腦游戲那般具象化的視覺沉浸體驗;動輒5-7個小時的游玩時間又打破了抖音等視頻平臺所引領的由短平快的多巴胺刺激所主導的娛樂觀;如今中國年輕人日益低下的閱讀率和普遍的碎片式閱讀習慣仿佛又無法解釋劇本殺玩家們如何能夠坐得住,并動輒花掉一下午時間閱讀一本中短篇小說那么厚的純文字劇情描述。劇本殺復盤解析由此對比,劇本殺流行的每一個點似乎都踩在了主流娛樂模式的紅線上,那么劇本殺又是靠何種魔力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中爭得了獨屬于它的一片領地,并開辟出一個百億市值的產業?劇本殺敘述模式中的“獨屬感”劇本殺雖然名字帶有“劇本”兩字,但其與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劇本并不屬于一類文本。在劇本殺中,劇本內容的首要任務是服務于游玩體驗或沉浸體驗,而對于劇情整體合理性的關注只是其次。雖然乍聽之下極不嚴謹,但這種側重于游玩體驗輕整體敘事合理性的特征確是劇本殺吸引年輕人群體的巨大驅動力之一。在劇本殺中,由于每一位玩家所拿的劇本中都有自己獨立的角色設定和只服務于這個角色的劇情,這就賦予了每個玩家對自己的角色有一種“獨屬感”,也就是角色的一切行為邏輯的出發點和視角都是玩家自身。這實際上暗合了編劇理論中的一個觀點,也就是要賦予每一位角色站在其立場之上的行為動機,以及動機的合理性,即使他是個反派——因為沒有人會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一位反派。游戲的機制設計又讓玩家不能輕易暴露自己的動機和所作所為,因此在玩家心中會形成一種對自己角色獨特理解:在其他玩家看來,這個角色就是一個標志性的反派或者殺人犯,而這個角色的苦衷只有扮演這個角色的玩家自己知道。這種出于對角色的內在理解所構建起來的玩家與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結賦予了劇本殺的角色扮演機制廣闊的發揮空間,而角色扮演機制也是使得劇本殺能夠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9、我是兇手時怎么辦?熱海:(1)盡量不要自爆,在沒有直接性線索時用合理的理由提前圓謊;(2)不要過于緊張,兇手基本處于上帝視角,注意細節;(3)搞清楚自己的殺人手法和時間線,不要別人問到了就說自己睡著了。Lulu:如果拿到兇手本,請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時間線和手法。時間線可以先聽別人先說,再稍微編一下,劇本殺復盤解析比如:我跟著xxx去過哪里,干了些什么,或者幫ta處理了什么事情。其次,理清楚對自己不利的線索,如:摔過,在案發現場沾到的xxx,擁有死者身上的物品……。然后對此進行合理的“狡辯”,當然不能太離譜哦。甚至如果錘到你去過案發現場,你也可以大方地承認,但是說自己只是做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并不致死。千萬不要全程沉默,越積極推兇反而嫌疑越小哦~
32歲的 玩家“趙曉飛”是這家店的熟客兼會員,除了周末和假期,即使工作日也會擠出時間玩。家住河北燕郊的他每天因工作往返北京市區和河北。凌晨12點半游戲結束,他騎摩托車趕回燕郊,明早繼續上班。“打本時不用面對老板、會議、工作中那些煩心事兒,是我放松的時候。”他說。扮演“落落”的女孩只有15歲,去年因社交障礙休學了一年。“以前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我都不說話。玩了一年劇本殺以后好多了。不過現在上學,我也不知道和傻X同學們說些什么。”去年一年,僅僅是在三里屯的一家店,她就玩了超過50個劇本,“至今充值卡里還有1千多塊錢”。劇本殺復盤解析劇透測評真相答案兇手角色至于頻率,她笑著回答,“一車”(劇本殺里一局游戲稱為“一車”)。宣泄情感,釋放壓力抑或是尋覓刺激,劇本殺受到了年輕人群體的追捧,成為當下潮流的娛樂方式。2020年底,劇本殺實體店已達3萬家,增長率達150%,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元。據《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超過70%的玩家年齡在30歲以下,超四成用戶的消費頻次在一周1次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