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技術制粒成本高在我國使用的制粒方法與常規的原料制粒方法相同,在傳統的原料制粒方法中,將原料從環形模頭中添加,輥壓并用輥擠出以形成顆粒。處理流程包括干燥,壓制,冷卻和原材料包裝。該過程必須消耗大量能量。在顆粒燃料壓縮過程中,壓力可達到50-100 MPa,原料變形并在高壓下加熱,溫度可達到100°C-120°C。它必須消耗大量的電動機電能。二,原料的濕度應為12%左右。為了達到這種濕度,許多原料在用于制粒之前需要進行干燥。三,高溫顆粒可壓制(顆粒溫度范圍從95°C到110°C)只能在冷卻后包裝。后兩個過程消耗的能量占整個制粒過程的25%至35%。另外,在模制過程中機器的相對較高的磨損使得常規的顆粒成型機的制造成本相對較高。2.對生物質能顆粒認識不夠深大多數人對生物質能顆粒具有高能、環保、使用方便的特性認識不夠,甚至許多用能單位根本就不知道有生物質能顆粒產品,更談不上認識和應用。3.服務配套措施跟不上生物質能顆粒產品生產出來后,運輸、貯藏、供應等服務措施跟不上,用戶使用不方便。
據呂梁生物質成型顆粒燃料廠家講,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生物質燃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物質成型燃料,還有一種則是原生物質燃料。不過,這兩種燃料所表現出的燃燒特性是完全不同的。一、生物質成型燃料特性:生物質成型燃料自身所具有的密度要遠遠大于以往的原生物質,這主要是由于其自身是經過高壓處理之后才徹底成型的,并且呈現出塊狀物體,其結構、組織所具有的各方面特性,直接使得揮發熱量、傳熱的速度大幅度的降低,并且火溫也在這一過程中持續不斷的升高,性能較差,但是依然比煤的性能更好。燃燒開始的時候揮發分是慢速分解的,在動力區燃燒,速度也中等,逐漸過度到擴散區和過渡區。二、原呂梁生物質燃料特性:原生物質尤其是秸稈類的生物質密度較小,體積大,揮發分在60%—70%之間,易燃。熱分解時的溫度低,一般來說,350C就能釋放80%的揮發分,燃燒速度很快。需氧量也遠大于外界擴散所提供的氧量,導致供養不足,從而形成CO等的有害物質。
以前我們使用的主要能源就是石油和煤,不過這兩種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經過這幾年的開采和使用已經消耗很多了所以我們才這樣積極地尋找新型的能源,不然的話就有可能以后我們就沒有能源使用了,而且現在新能源都是在尋找那種可以再生的能源來使用,這就是呂梁生物質顆粒燃料。新能源除了可以再生之外對環境的危害也不像是以前的能源那樣對環境的危害那么大,而且Z主要的就是新能源的能量利用率很高不像是以前的能源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都是被浪費了沒有用到正地方的使用上面,所以現在呂梁生物質顆粒燃料新能源才會這么的受大家的歡迎,原因就是在這里了。為什么呂梁生物質顆粒燃料要制作成顆粒?且聽哈爾濱生物質顆粒小編細細道來。1.相對柴的加工顯得簡單劈柴與拾柴都是一種體力活以及技術活,而生物質顆粒燃料由秸稈、稻草以及“三剩物”等等經過加工產生的塊狀環保新能源,是我們的日常食品所剩下的殘渣加工而成的,不僅可以重復利用而且顯得更加環保。
生物質顆粒燃料是通過生物質壓塊機的壓縮而生產的環保燃料,耐久性是非常重要性能指標,一般包括生物質壓塊燃料的抗跌碎性、抗變形性、抗滲水性和抗吸濕性等幾個指標:耐久性:生物質壓塊的耐久性影響燃料包裝、運輸及儲存性能。目前生物質壓塊燃料抗滲水性能的測試方法和評價指標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通過抽樣試驗判斷生物質壓塊燃料的耐久性是否滿足包裝、運輸及儲存性能的要求。抗跌碎性:主要反映生物質成型燃料在搬運過程中承受一定的跌落和翻滾碰撞時抗破碎的能力,反映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實際條件下的運輸要求。生物質壓塊燃料的運輸或移動過程中會因跌落損失一定的重量,成型燃料跌落后殘存的質量百分數反映了產品的抗跌碎能力的大小。抗變形性:主要反映生物質壓塊燃料在承受外界壓力作用條件下抗破裂的能力,決定生物質壓塊燃料的使用及堆放要求。抗滲水性、抗吸濕性:分別反映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滲水能力和吸收空氣中水分的能力,其增重的百分比反應了抗吸濕能力的大小。決定了生物質成型燃料貯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