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直觀地感受ITSS認證補貼靈活產品的魅力嗎?那就趕緊點擊視頻,開啟你的采購之旅吧!
以下是:ITSS認證補貼靈活的圖文介紹
ISO50001認證信息交流? ISO50001認證信息交流包括內部溝通與外部溝通,企業應根據不同的溝通對象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保障信息傳遞的順利、暢通。 一、信息交流的內容 內部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各部門的職能; 管理者和管理層的節能決策;能源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適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其他要求;能源方針、能源目標指標實現情況;能源基準、能源績效參數;識別評價出的能源使用及主要能源使用;節能技術或管理經驗;對影響能源績效的關鍵特性定期監視、測量和分析的結果;能源管理實施方案的實施情況及效果;能源評審、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及外部評價的結果;不符合及糾正措施;體系運行的信息,如生產運行調度信息、能源績效參數及時反饋信息。 外部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概況;企業能源管理手冊、能源方針、能源目標指標;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的更新;節能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對能源利用的要求及發布的政策,如節能監察機構出具的節能監察報告;外部機構對于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反饋,如能源利用檢測報告、能源審計報告、熱工測試報告等;與產品、能源利用有關的信息;能源基準、能源標桿的信息;與企業能源績效有關的信息,包括發展趨勢;可供采用的改進能源績效的信息;財務信息,如成本節約或能源項目投資;成熟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節能技術;其它需要與外部溝通的信息。 二、信息交流的方式 1.內部交流的方式 如運行調度指揮系統、文件、會議紀要、公告欄、意見箱、網站、電子郵件、日常生產高度會議、內部談話、ERP辦公系統等。 2.外部交流的方式 三、信息交流的原則 1.準確原則 2.及時原則 3.優先原則 四、建立信息交流機制 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明確部門和職責 2.確定方式和內容 3.制定制度和措施
ISO9000認證與組織結構,——與組織相關的主要概念 組織與組織結構 1. 組織是指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得到安排的一組人員及設施(GB/T19000—ISO9000:2000)組織意味著一個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職務結構或職位結構。 2. 組織結構是指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的安排(GB/T11000—ISO9000:2000)將組織工作作為一種過程形式時,必須考慮下列的因素: a. 組織結構必須反映目標和計劃,目標和計劃是組織活動的目的 b. 組織結構必須反映出組織管理可使用的權力的范圍 c. 組織結構必須反映它的環境,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d. 組織中人員是基本要素,組織結構中業務活動的劃分和權限的設置必須考慮人員的數量和習慣,這不是說組織的結構的設計要圍繞著人,但配備什么樣的人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IATF是一個特別的組織,主要成員是來自汽車制造商和他們各自的行業協會,為全球范圍內的汽車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 具體來說,目的是建立IATF: 1、為汽車行業的材料,產品或服務零件或整理服務(如熱處理,噴漆和電鍍)的供應商制定一個關于國際基本質量體系的要求共識。這些要求也將可用于汽車行業的其他利害關系方。 2、制定一個共同的IATF第三方注冊計劃,以確保全球一致性的政策和程序。 3、為了支持的要求和IATF注冊方案提供適當的培訓。 4、建立正式的聯絡有關機構支持IATF的目標。 IATF成員包括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克萊斯勒集團、戴姆勒、菲亞特汽車集團、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標致雪鐵龍、雷諾、大眾公司和汽車制造商各自的貿易協會-AIAG(美國)、汽車工業協會(意大利),為五(法國),英國(英國)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德國)。 中文名:國際汽車推動小組 外文名:IATF-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Force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 IATF(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Force)全稱是國際汽車工作組,主要的工作目的是開發汽車行業質量管理標準,在1999年發布了TS16949版,2002年發布TS16949第二版,2009年發布TS16949第三版,第四版的16949將不在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而由IATF直接發布,因此更名為IATF16949:2016年版。 之前的版本為什么叫TS16949呢?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Th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簡稱ISO,ISO是世界上的非政府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立了我們常見的非常多的國際標準,如常見的ISO9001,ISO14001等,還有一些影響我們生活但是大家可能很少接觸的標準,如:ISO8601是日期和時間的表示方法。ISO發布的標準稱為國際標準,但是要3/4的成員國通過,才能作為ISO標準發布,但是有時由于某些行業特別的要求沒有達到3/4也可能發布一些標準,這種標準只能以TS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發布 IATF16949與iso9001的關系: IATF16949是以ISO9001為基礎,結合QS9001,VDA6.1,EAQF,AVSQ建立的汽車行業的質量管理要求。
家企業所建立和實施的質量體系,應當滿足企業要求的質量目標。保證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的要素處于受控狀態。 不管是在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還是服務,所有的控制應專門針對減少、不合格,特別是不合格。這是iso9001認證的基本指導思想,表現在下述方面: 01 . 控制所有過程的質量 ISO9001認證標準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過過程來完成的”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的。一家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通過對企業內各種過程進行管理來實現的,這是ISO9001關于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當一家企業為了實施質量體系而進行質量體系策劃時,首要的是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應有哪些過程,然后分析每一家過程需要開展的質量活動,確定應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在公司發展壯大的8年里,博慧達ISO9000認證有限公司始終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和技術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務,我公司主要經營 陜西漢中ISO9000認證。我們有好的 陜西漢中ISO9000認證產品和專業的銷售和技術團隊,目前團隊人數有30人,如果您對我公司的產品服務有興趣,期待您在線留言或者來電咨詢.
9績效評價9.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9.1.1總則9.1.1.1制造過程的監視和測量9.1.1.2統計工具的確定9.1.1.3統計概念的應用9.1.2顧客滿意9.1.2.1顧客滿意-補充9.1.3分析與評價9.1.3.1優先級9.2內部審核9.2.1和9.2.29.2.2.1內部審核方案9.2.2.2質量管理體系審核9.2.2.3制造過程審核9.2.2.4產品審核9.3管理評審9.3.1總則9.3.1.1管理評審-補充9.3.2管理評審輸入9.3.2.1管理評審輸入-補充9.3.3管理評審輸出9.3.3.1管理評審輸出-補充10改進10.1總則10.2不合格和糾正措施(不符合和糾正措施)10.2.1和10.2.210.2.3問題解決10.2.4防錯10.2.5保修管理體系10.2.6顧客投訴和使用現場失效試驗分析10.3持續改進10.3.1持續改進-補充附錄A(資料性附錄)新結構、術語和概念說明A.1結構和術語A.2產品和服務A.3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A.4基于風險的思維A.5適用性A.6成文信息A.7組織的知識A.8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附錄B(資料性附錄)SAC/TC151制定的其他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標準6參考文獻附錄A控制計劃A.1控制計劃的階段A.2控制計劃的要素附錄B參考書目-汽車行業補充7前言——汽車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本汽車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本文中簡稱為“汽車QMS標準”或“IATF16949”),連同適用的汽車顧客特定要求,ISO9001:2015要求以及ISO9000:2015一起定義了對汽車生產件及相關服務件組織的基本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正因為如此,汽車QMS標推不能被視為—部獨立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而是必須當作ISO9001:2015的補充進行理解,并與ISO9001:2015結合使用。ISO9001:2015是—部單獨出版的ISO標準。IATF16949:2016(版)是一份創新文件,著重考慮了顧客導向性,綜合了許多以前的顧客特定要求。附錄B供實施IATF16949要求時參考使用,除非顧客特定要求另有規定。歷史IS0/TS16949(版)初由國際汽車推動小組(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Force,IATF)創建于1999年,旨在協調全球汽車行業供應鏈中的不同評估與認證體系。其后,因汽車行業增強或ISO9001修訂的需要,創建了其它版本(2002年的第二版和2009年的第三版)。ISO/TS16949(連同原始設備制造商【本文中簡稱為OEM】和各汽車行業協會開發的支持性技術出版物)引入了一套適用于全球汽車制造業的共同產品和過程開發的常見技術和方法。在準備從ISO/TS16949:2009(第三版)遷移至本汽車QMS標準——IATF16949過程中,征求了認證機構、審核員、供應商和OEM的反饋意見:IATF16949:2016(版)的創建注銷并取代ISO/TS16949:2009(第三版)。IATF通過延續聯絡委員會的身份,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ISO)保持著強有力的合作,確保持續與ISO9001保持一致。目標本汽車QMS標準的目標是在供應鏈中開發提供持續改進、強調缺陷,以及減少變差和浪費的質量管理體系。有關認證的說明獲得并保持IATF認可的規則中規定了根據本汽車QMS標準進行認證的要求,詳細情況可從國際汽車推動小組的當地監督辦公室處獲得。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是GB/T19000族的核心標準之一。本標準代替GB/T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本標準與GB/T19001—2008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采用ISO/IEC導則第1部分ISO補充規定的附件SL中給出的高層結構;——采用基于風險的思維;——更少的規定性要求;——對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靈活;——提高了服務行業的適用性;——更加強調組織環境;——增強對領導作用的要求;——更加注重實現預期的過程結果以增強顧客滿意。附錄A給出了相對于GB/T19001—2008的更加詳細的變化說明。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英文版)本標準由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1)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中國合格評定認可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天津華誠認證中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深圳市環通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紀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國培認證培訓(北京)中心、華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質量體系審核中心、中質協質量保證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泰興龍溢端子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詢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8公司、天津天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造幣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易初標準技術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田武、康鍵、張惠才、李強、任青鉞、李明、鄭元輝、黃學良、曲辛田、鄭燕、梁平、王梅、李平、夏芳、王金德、曹華、鄧湘寧、裴潔、林創、周紅波、李曄秋、李辰暄、范葉娟、解輝、朱江濤、魏向陽、柳葉、董曉紅。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10300.2—1988——GB/T19001—1992——GB/T19001—1994——GB/T19001—2000——GB/T19001—2008。引言0.1總則見ISO9001:2015的要求。0.1總則采用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的一項戰略決策,能夠幫助其提高整體績效,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組織根據本標準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潛在益處是:a)穩定提供滿足顧客要求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b)促成增強顧客滿意的機會;c)應對與組織環境和目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d)證實符合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能力。本標準可用于內部和外部各方。實施本標準并非需要:——統一不同質量管理體系的架構;——形成與本標準條款結構相一致的文件;——在組織內使用本標準的特定術語。本標準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補充。本標準采用過程方法,該方法結合了“策劃—實施—檢查—處置”(PDCA)循環和基于風險的思維。過程方法使組織能夠策劃過程及其相互作用。PDCA循環使組織能夠確保其過程得到充分的資源和管理,確定改進機會并采取行動。基于風險的思維使組織能夠確定可能導致其過程和質量管理體系偏離策劃結果的各種因素,采取控制,限度地降低不利影響,并限度地利用出現的機遇(見A.4)。在日益復雜的動態環境中持續滿足要求,并針對未來需求和期望采取適當行動,這無疑是組織面臨的一項挑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組織可能會發現,除了糾正和持續改進,還有必要采取各種形式的改進,如突破性變革、創新和重組。在本標準中使用如下助動詞:“應”表示要求;“宜”表示建議;“可”表示允許;“能”表示可能或能夠。“注”的內容是理解和說明有關要求的指南。0.2質量管理原則9見ISO9001:2015的要求。0.2質量管理原則本標準是在GB/T19000所闡述的質量管理原則基礎上制定的。每項原則的介紹均包含概述、該原則對組織的重要性的依據,應用該原則的主要益處示例以及應用該原則提高組織績效的典型措施示例。質量管理原則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積極參與;——過程方法;——改進;——循證決策;——關系管理。0.3過程方法0.3.1總則見ISO9001:2015的要求。0.3過程方法0.3.1總則本標準倡導在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時采用過程方法,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采用過程方法所需考慮的具體要求見4.4。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一個體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組織有效和地實現其預期結果。這種方法使組織能夠對其體系的過程之間相互關聯和相互依賴的關系進行有效控制,以提高組織整體績效。過程方法包括按照組織的質量方針和戰略方向,對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進行系統的規定和管理,從而實現預期結果。可通過采用PDCA循環(見0.3.2)以及始終基于風險的思維(見0.3.3)對過程和整個體系進行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機遇并防止發生不良結果。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應用過程方法能夠:a)理解并持續滿足要求;b)從增值的角度考慮過程;c)獲得有效的過程績效;d)在評價數據和信息的基礎上改進過程。單一過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如圖1所示。每一過程均有特定的監視和和測量檢查點,以用于控制,這些檢查點根據相關的風險有所不同。圖1:單一過程要素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