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糾結于文字描述了,觀看視頻,讓認證ISO9000認證長期合作產品為你展現真實魅力!
以下是:認證ISO9000認證長期合作的圖文介紹
ISO14000認證中環境因素的識別特別是重要環境因素是基礎,深圳ISO14000認證體系的其它 管理要素都是圍繞它們而開展管理活動的。 深圳ISO14000認證在建立時如何有效、充分地識別、評價環境因素,在實施審核時如何審查組織 在這方面的成效,也是疑問多、難把握的地方。 1、 環境因素識別的充分性 深圳ISO14000認證企業往往對污染物排放關注多,對源頭避免或減少污染物產生方面關注少。為 此,在設計程序、識別和評價環境因素時,應考慮產品及其包裝設計、工藝設計、原材料選用、能源 資源消耗、運輸倉儲、有毒有害化學品使用、固體及液體廢棄物管理、生產過程污染物產生排放、產 品使用、服務及廢棄等環節中可能產生有害或有益環境影響的因素。充分領會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的 思想以及工藝過程分析法的思路。 2、 異常狀態下的重要環境因素 深圳ISO14000認證的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但由于環保設備齊全先進,控 制手段得力,各種污染物終均遠低于適用排放標準得到排放。 ISO14001標準"環境因素"定義及"4.3.1環境因素"條款中均要求確定現實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影 響的重要環境因素,即應充分考慮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及正常、異常、緊急三種運行狀態下發 生或可能發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針對上述案例,在制定及實施相關程序時可考慮將正常狀態 下低于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排放作為一般環境因素,但同時必須考慮環保設備發生故障時、定期維修時 、人為失誤時、生產過程中超量產生污染物時等異常或緊急狀態下可能產生的嚴重環境影響。簡單 的方式是對進入環保裝置之前或生產裝備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狀態進行重要性評價。以上所述適用于 對可用強度、濃度、總量、速率、數量等方式實施限制的環境因素的評價,如污水排放、廢氣排放、 噪聲等。 無論對于生產裝置口還是環保裝置口,應分別對具體污染因子進行評價。 3、 廢棄物、能源、有毒有害化學品等方面的重要環境因素 廢棄物(或使用能源的裝置或有毒有害化學品)在任何一個企業里一般都是種類繁多,在識別和 評價環境因素時,是分別逐一進行,還是作為一個問題統一提出,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若從 有效實施環境管理出發,可做如下考慮: a. 廢棄物管理 1) 在識別環境因素時,具體地明確各種廢棄物; 2) 有關廢棄物處置、廢棄物防治的法規不象污水噪聲大氣防治法規對污染物有量的限制,在某 種意義上,隨意處置100kg或100噸廢棄物并無本質區別。鑒此,一般地可將廢棄物處置定義為一個重 要環境因素,具體實施控制時則必須將它們合理分類分別合法處置。 3) 關于廢棄物削減,宜對各類廢棄物產生量實施重要性評價,可將大于等于某一數值的廢棄物 產生定義為重要環境因素, 并對它們實施改善和日常控制。 b. 能源管理、 1) 在識別環境因素時,具體地確定各類消耗能源的設施、裝備及活動。 2) 將"能源消耗"整體地定義為重要環境因素,并實施日常管理和控制。 3) 同時對各種裝置的單臺或單類的能源消耗進行重要性評價,將"大于等于某一數值的裝置的能 源消耗"定義為重要環境因素。 4) 資源、材料消耗可與能源消耗同樣對待。 c. 有毒有害化學品管理 1) 識別環境因素時,應具體地明確使用的各種有毒有害化學品。 2) 定義"有毒有害化學品的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可能的火災、水災、泄露事故等緊急狀況" 為重要環境因素,制定應急方案和日常管理程序。 3) 對各種物品的使用量進行評價,定義"大于等于某數值的有毒有害化學品使用"為重要環境因 素,考慮替代或削減使用量的改善方案。 4) "含臭氧層破壞物質(ODS物質)如哈龍1211滅火器、R12等為制冷劑的空調系統、含多氯聯苯 變壓器等的使用"均應定義為重要環境因素,加強裝置維護管理,并著手研究和尋找替代。
ISO14000認證合規性承諾的一部分,組織應當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定期評價對適用于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要求的符合。組織應當記錄評價結果。 ISO14000認證合規性評價可針對多項或單項法律法規要求。評價合規性的方法很多,如通過下述過程: 1、審核。 2、ISO14000認證文件和(或)記錄評審。 3、對設施的檢查。 4、面談。 5、對項目或工作的評審。 6、常規抽樣分析或試驗結果,驗證取樣或試驗。 7、設施巡視和(或)直接觀察。
《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ISO10012:2003)的實施 講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如何在計量體系中應用(一) 國際組織認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若想成功地領導和經營其企業,需要采用一種系統的、透明的方式對其企業進行管理。針對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實施并保持持續改進企業業績的管理體系,可以使企業獲得成功。一個企業的管理活動涉及多方面,如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與管理、財務管理、計量管理等。計量管理是企業各項管理的內容之一,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更有效地指導企業實施管理,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于1995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用了約兩年時間,吸納了國際上受尊敬的一批質量管理專家的意見,整理并編撰了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同時又把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應用于2000版ISO9000族標準中。ISO10012是由ISO/TC176的SC3技術分委員會制定的,因此,在ISO10012的引言和相關要求中都提出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應適用于ISO10012標準。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質量和計量管理的基本、通用的一般性規律,成為質量和計量管理的理論基礎。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企業領導有效實施質量和計量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法寶。 以下分析在ISO10012中應如何貫徹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ISO9000標準要求: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于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1.了解并掌握ISO10012對顧客需求的有關要求 ISO10012標準中多次提出應滿足顧客的需求,如: (1)在ISO10012的“引言”中指出: “以下情況可能引用ISO10012標準:顧客在規定所要求的產品時”。 (2)在ISO10012“5.3條”中指出:5.3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確保:①將顧客的需要確定下來并轉化為計量要求;②計量管理體系滿足顧客的計量要求;③能證明和符合顧客規定的要求?!?(3)在ISO10012“8.2.2條”中指出: “顧客滿意:計量職能應就顧客的計量要求是否已滿足來監測有關顧客滿意度的信息?!?按照ISO10012上述要求去做,就體現了“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 2.什么是顧客的要求 “顧客”一詞是代表性的含義,它代表了市場的需求,代表了政府和法律的要求,代表了所有外部和內部用戶的意見。顧客對計量工作的需求和期望往往不會直接提出。顧客的要求主要體現在:產品技術指標的要求、產品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法律和法規對產品的性和公平性要求,以及企業的協作者對企業的要求,還包括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模擬市場時的相互要求等。這些要求有的是明確的,如技術標準和合同等;有的是隱含的,如性和公平性要求。 3.顧客要求應轉化為計量的要求 ISO10012標準提出了顧客要求應轉化為計量的要求并提出應監測顧客的要求。 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確保將上述顧客要求和期望確定下來并將其轉化成計量要求。把這些要求表示為 允許誤差、允許不確定度、測量范圍、穩定性、分辨率、環境條件或者操作技能要求等計量要求。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保證測量管理體系滿足各方面的計量要求,并能提供數據證明體系滿足了顧客的要求。 4.測量管理體系如何滿足顧客對計量的要求 (1)計量管理職能通過確定并實施測量管理體系,來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能夠滿足這些計量要求。并通過對測量設備的計量確認和測量過程的受控程度來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滿足計量要求。要證明這些計量要求能夠符合產品的技術標準、規范、合同的要求,符合對測量設備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的要求。滿足計量要求也就是滿足了顧客的要求。 (2)監測顧客滿意度 計量職能部門應依據顧客的計量要求是否已滿足來監測有關顧客滿意度的信息。ISO10012標準明確要求要監視和測量顧客滿意(8.2.2)。企業可以借助于數據分析提供所需的顧客滿意的信息,進一步通過糾正措施和措施,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二、領導作用的原則 ISO9000標準的要求: b.領導作用 確立組織統一的宗旨及方向。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1.企業計量工作為什么要實行“領導作用”這一原則 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計量管理體系也適用于這條原則。計量的特點之一是:“統一性”。這是計量學本質的特性。計量失去統一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計量的統一性不僅限于一個組織,也體現在一個企業,一個 ,甚至體現在全世界。在企業計量工作中,要達到統一性,就必須取得 領導的重視,發揮領導作用,否則就無法實現統一性。因此,計量的另一個特點是“權威性”。沒有高度的權威,就很難實現“統一性”;要做到權威性,就必須發揮領導的作用。 2.ISO10012條款中體現了“領導作用”的原則 實現“領導作用”主要是通過對組織、 領導以及計量職能部門提出職責和任務,從而體現加強企業領導的作用。 如,“ISO10012條款中多次提出: 5.管理職責 5.1計量職能 組織應規定計量職能。組織的 管理者應確保必要的資源以建立和保持計量職能。 指南:計量職能可能是一個單獨的部門或分布在整個組織中。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建立測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5.3質量目標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為測量管理體系規定可測量的質量目標。應規定測量過程的客觀的性能準則、程序及其控制。 5.4管理評審 組織的 管理者應按照計劃的時間間隔系統地評審測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適宜性。 管理者應確保評審測量管理體系所需的必要資源。 計量職能的管理者應利用管理評審的結果對體系進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進測量過程和評審質量目標。應記錄所有評審結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 3.企業 領導承擔的職責 企業 領導應承擔的職責是: ①應為建立和維護企業計量體系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其他相關條件,這些條件統稱為“資源”。 ②企業 領導應在計劃的時間間隔系統地組織對測量管理體系的評審,以保證它被連續有效地執行并滿足需要。在評審體系時,企業 領導應保證提供評審所需要的設備、設施、人員以及文件資料等條件。測量管理體系管理評審的計劃和安排應納入企業的文件中。 ③建立并保持計量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企業應建立計量管理機構,規定計量部門的職能,以保證計量管理體系的貫徹實施,這是加強企業計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計量職能是指組織中負責確定并實施測量體系的職能。由于計量工作可能貫穿到整個企業,所以,計量職能不單是指計量職能部門的職能,還包括整個企業與計量有關的職能。 4.企業計量職能部門應承擔的職責是: ①首先應該建立和制定維持并不斷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文件。 ②測量管理體系應該滿足顧客對計量的要求。 ③制定測量管理體系的工作質量目標。 計量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應為測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目標。質量目標應規定實施測量過程的程序和客觀準則,并對它們進行控制。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企業制定的測量體系的質量目標是不相同的。 在ISO10012標準中,專門對企業計量管理職責規定了19條要求。這充分體現了“領導作用”這一原則在ISO10012中的貫徹。這是過去任何有關計量管理的國際標準中都沒有過的,充分說明國際標準也認識到了計量管理職責的重要。該標準要求企業應建立計量管理機構,規定計量部門的職能,以保證計量管理體系的貫徹實施,這是加強企業計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未完待續)
博慧達ISO9000認證有限公司將秉承“質優達標,不是我們的z u i高追求;客戶滿意,才是我們的z u i高定位”的經營理念,依靠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管理水平,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客戶提供優良的 黑龍江綏化ISO9000認證產品和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