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砂管成型方法

有離心法、振動法、滾壓法、真空作業法以及滾壓、離心和振動聯合作用的方法。為了提高混凝土管的使用性能,中國和其他許多較多地發展預應力混凝土壓力管。這種管子配有縱向和環向預應力鋼筋,因此具有較高的抗裂和抗滲能力。80年代,中國和其他一些發展了自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其主要特點是利用自應力水泥(見特種水泥)在硬化過程中的膨脹作用產生預應力,簡化了制造工藝。混凝土管與鋼管比較,可以大量節約鋼材,延長使用壽命,且建廠投資少,鋪設安裝方便,已在工廠、礦山、油田、港口、城市建設和農田水利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無砂管鋼筋混凝土管接頭適用范圍:A類管適用于混凝土包封敷設,B類管適用于人行道和綠化帶等非機動車道直埋敷設。也適用于有重載車輛通過的機動車道混凝土包封敷設。

鋼筋混凝土管接頭是以海泡石礦物纖維、維尼綸和水泥為主要原料。加高倍數水充分攪拌、混合后。經制管機在加壓下連續卷制而成的非金屬管材。它廣泛用于電力系統,通訊系統的電纜保護。也可作輸水管道等,特性:

1、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施工方便。

2、加工性能好,安裝允許有轉角。

3、載流量高,敷設系數高于PVC管材10個百分點。

4、化學性能穩定、不老化、其強度隨時問延長而有所增加。

5、耐腐蝕、不磁化。

6、內壁光滑,粗糙系數為0.07


無砂管鋼筋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tong)。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變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為加筋混凝土常見的一種形式。

歷史及發展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出現在近代,通常認為法國園丁約瑟夫·莫尼爾(en:Joseph Monier(英文))于1849年發明鋼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后應用于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梁柱的 。1872年,全國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在美國紐約,人類建筑上一個嶄新的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并于二次全國大戰后亦被廣泛地應用于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筑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筑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目前在中國,鋼筋混凝土為應用多的一種結構形式,占總數的絕大多數,同時中國也是全國上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多的地區。其主要原材料水泥產量已于2010年達到18.82億噸,占全國總產量70%左右。


無砂管目前鋼筋混凝土管的接口形式有:平口、剛性企口、承插 口和柔性企口,由于平口管和剛性企口管施工效率低,抗震性能差,地基移位會使接口拉開,導致路面塌陷受損,所以這兩種接口在工程中已基本不采用,承插 口和柔性企口因其接口采用橡膠圈密封止水,是柔性連接,抗震性能好,可有效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且安裝速度快而深受用戶青睞。

基本結構是通過拉桿將兩片剛性端板固定在排水管兩端,為保證在規定的水壓下的密封性,管端部與剛性端板接觸部分填充彈性材料,試驗裝置端板與排水管密閉后,向內注水并加壓到要求的檢驗壓力,由此觀察關閉的滲水情況。


點擊查看闊恒鑫旺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