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材料價格要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調整:
(1)工程預算綜合系數調整。即目前地區價差系數調整,一般適宜于工程概算造價,快速簡明,系數應以月或旬為一發布期。
(2)工程預算有限度調整。即對主要材料進行按實調整,建筑裝飾裝修工程;2:幕墻工程)幕墻工程其幕墻總面積200m2以上均應進行三性試驗(空氣滲透性、雨水滲漏性、風壓變形性)文件材料內容包括:①工程質量控制資料-----驗收記錄;②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施工技術管理資料;③工程質量控制資料---產品質量證明文件;④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檢驗報告;大理石、花崗巖等室內裝飾材料必須提供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標檢驗報告。⑤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施工記錄;⑥工程和功能檢驗資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⑦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工程預算設計部門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工程預算項目的設計單要嚴把質量關,保證所提交的工程設計具有較高的質量;
2)應當明確職責并與獎金掛鉤,發揮績效的積極作用;
3)應當有計劃有目標地培養技術骨干,通過請專家來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程序:工程竣工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工程預算編制、施工、監理等單位和其他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工程驗收。(1)單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自行組織檢查評定,并向建設單位提出交工驗收投告。(2)建設單位收到工程驗收報告后,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合分包單位)、工程預算編制、監理等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子單位)工程驗收。
至于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貨商,如果在合同中已經明確,也無可厚非。如果在合同中沒有加以明確,施工單位又加以認可的話,也不必大驚小怪。不過,一般施工單位心中總是不是很愿意,畢竟材料占了工程預算的60%-70%,其中的利潤自然可觀。一個是建設單位自己采購的確可以降低成本,另一個有時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的確不過關,如果在合同中沒有對于品牌、型號、材質加以明確的話,施工單位采購進來的材料一般都不是很好的。建設單位對這方面加以控制的話也可以理解。因為結算時一般以信息價和市場價調整,而信息價的利潤幅度還是又的,市場價又難以把握,就象該文作者自己說的那樣,所以建設單位此舉說是控制成本也可以理解。作者把這些都看成時不正常的舉動,未免太偏頗了。
工程預算建設單位是否在招標前將該項目的招標用圖紙和工程量清單(或調整工程量清單)進行了認真的對比審核。工程量清單是根據招標用圖紙,按照招標文件上的各細目計量方法匯總出來的。它既是招投標時各投標單位報價的共同基礎,也是合同簽定后施工過程中變更、計量的基礎。目前工程量清單大多由設計院或工程咨詢事物所編制,沒有第二家單位復核,準確度較低,如果清單量與實際施工圖數量出入太大,會使合同價(或中標價)過高或過低,即使在中標以后另行調整,也會給施工單位按合同文件提請變更單價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