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舊衣服不想放到舊衣回收箱里,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處理舊衣服,那就是賣掉它們,一般有上門回收舊衣服的企業。賣舊衣服可以通過轉轉或閑魚等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是針對質量相對好或者品牌價值高的衣物,買家對衣服的新舊程度也非常關心。舊衣回收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再生資源的一部分,舊衣服經過加工處理,可以作為保溫材料供北方的大棚蔬菜使用,還有隔音材料、建筑材料等等。因此可以以再生資源的身份來賣,雖然價格低,但作為處置閑置衣物的一種補充方式,換點零花錢的同時還讓舊衣物有了新的生命,可謂一舉兩得。
舊衣物放到舊衣回收箱后,在回收處理前是需要分揀的。目前國內部分企業采取半自動化分揀模式。
扔了可惜,不扔麻煩。”這是每一個 在處理衣物都會煩惱的問題。此時此刻,把衣物放到舊衣回收箱變成了大家好的選擇。社區出現的一個個綠色的舊衣回收箱。
現在這個時代,舊衣服沒穿破便買來了新衣服,導致家里的衣服越來越多。扔掉可惜,留下占地,所以大部分人都希望可以讓舊衣服有個好去處,比如說捐贈給貧困邊遠地區的人們,也算是讓自己的好心有處安放。舊衣回收箱就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記得剛興起的那幾年,大家紛紛往里面投放衣服。結果后來被爆出舊衣回收箱里所謂的舊衣,根本不是被回收做慈善了,而是被拿去牟利了。更可惡的是,被回收的衣服并未做好消毒工作,便再次流入市場,性絲毫做不到保障。 那小區的舊衣回收箱究竟是歸誰管,歸哪個部門管呢?一些并非來自慈善機構的私人組織,與社區、物業打或者不打招呼,都可以隨便在小區放置這種回收箱,所以我們也會看到,每個小區的舊衣回收箱并不相同,形形色色的各種類型都有,并沒有統一的標準。
人民日報披露了小區“舊衣回收箱”的亂象:缺乏監督管理、舊衣回收箱上的文字圖案可定制、舊衣回收后被賣掉。于是就有人呼吁,必須給“舊衣回收箱”的設置立個規矩,不能“誰想設置誰就設置”。立了規矩就可以了嗎?這是不是太便宜那些用舊衣回收箱牟利的企業了呢?
眾所周知,現在的舊衣回收箱,在網上就可以直接買到,連《公開募捐資質證明》都不需要,只要和物業談妥,就可以“打著慈善組織的旗號收到衣服”。而且不只是舊衣回收箱設置的情況非常混亂,連舊衣服的處理同樣混亂,一些企業將舊衣回收箱里的舊衣服分揀之后,不經過消毒處理就直接售賣牟利,這簡直就是賺錢的同時還不忘記“危害社會”。對于將衣服放入舊衣回收箱還是賣給平臺,你有什么看法?
舊衣服可以捐贈到郵政儲蓄銀行”衣衣不舍“項目的舊衣回收箱。
“衣衣不舍”舊衣回收箱項目在常州市啟動三年多來,回收的舊衣物,大約有五分之一的衣物經過相應的消殺處理之后,會捐贈到舊衣回收箱;另外一部分品相較好的衣物經過消殺處理之后,每年會舉辦二手衣物發放儀式,發放給常州市的困難群眾;無法再穿用的,則會作為工業生產原料進行二次利用,例如加工成車用隔音棉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逐漸步入小康,家家戶戶的手頭都寬裕了很多,再也不是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候了,很多人都會把自家不穿的舊衣服送到舊衣回收箱里。
在小區內擺放了以慈善為名的舊衣回收箱,想做無本生意,有記者去多個小區進行采訪,很多市民表示愿意將舊衣服送進舊衣回收箱來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