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花的萼管短或幾缺,多毛,萼片長,直立,常于頂端擴大而成葉狀,先端反卷,花冠鐘狀漏斗形,裂片具,向外反卷,花絲頂端連合,蜜腺盤肥厚;雌花萼管在子房上部平出,花冠漏斗四形,有假雄蕊3,蜜腺盤肥厚,子房下位,花柱直,柱頭二縱裂。瓠果大型,扁圓形、長圓形或卵形,形狀大小每因品種不同而異;果皮一般暗綠色或綠白相間,成熟時赤褐色;果梗堅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縱溝,基部稍膨大。種子多數,扁平,橢圓狀卵形,淡黃白色,邊緣粗糙或不粗糙。花期6~7月。果期8~9月。含有磷、鎂、鐵、銅、錳、鉻、硼等元素。南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等含量較高。此外,南瓜中的抗壞血酸氧化酶基因型與煙草相同,但活性明顯高于煙草,表明了在南瓜中免疫活性蛋白的含量較多。因為正常人的血漿與組織液之間的水不停地交換,但卻保持著平衡,如果人體長期缺乏蛋白質,那么血漿蛋白的含量也會降低,血液內的水分會滲入周圍的組織,這樣就會造成營養不良性水腫了。

     激素處理 為了促進種子早發芽、生長壯和產量高,播種前要用ABT4號增產靈20ppm浸種4小時。浸后用清水淘洗凈,放入容器同內催芽,溫度20℃至25℃,上覆濕沙布。每天淘洗一次,待種子裂嘴后點播。

     適時播種 北方在谷雨前后、南方在清明前進行播種,每穴1至2粒,點播。播時用木棍扎深2至3厘米的孔,株距1米,畝種300至500株。播后將孔穴用細濕土封嚴。北方寒冷地區可搭拱棚,棚高30至40厘米,寬50至60厘米,以防霜害。霜期過后揭膜。播種后要經常檢查,防止日灼燒苗。 


栽培技術關鍵

適時播種

  栗味南瓜露地栽培以春植為主,1-2月播種育苗,秋植可在8-9月直播,但病毒病發生嚴重,風險較大;西葫蘆耐寒性強,12月至翌年2月中旬播種育苗或晚秋10月直播栽培;中國南瓜春植2-3月上旬播種育苗,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直播為好。育苗期采用"一高一低"的溫度管理,即播種后保持高溫促進出苗,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加強通風,適當降低棚內溫度。栗味南瓜和西葫蘆用設施栽培冬種效果較好。

適時移栽

應選用2-3年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光照良好、排灌方便、土壤PH5.5-6.8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種植。當苗2-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矮生品種畦寬約1.5米,株距約0.6米,雙行植。長蔓品種畦寬2-2.5米,株距0.6-0.7米,爬地栽培單行植,搭架栽培雙行植。結合整地開溝,種植溝畝施腐熟有機肥約2000公斤,磷肥50公斤,復合肥15公斤。選冷尾暖頭的晴天進行移栽。秋植病毒病發生嚴重,可適當密植,伸蔓前定苗,以保全苗。


而扁圓形的南瓜肉質緊密,其果膠含量多于長形,有很好的飽腹感。另外,南瓜的顏色也很重要。切開南瓜以后,顏色越偏向橙紅或橙黃色,營養價值要更高些。這樣的南瓜炒著吃不錯,切成兩三毫米的薄片,和大蒜、彩椒及香蔥一起炒食,吃起來鮮、咸、甜兼具,而且顏色艷麗,讓人很有食欲。
看顏色:南瓜一般有兩個品種:蜜本南瓜和京綠栗南瓜。蜜本南瓜要挑選橙色的,外皮偏綠證明成熟度不夠;買京綠栗南瓜則以深綠色為佳,顏色深一些證明成熟度高。按品種挑選南瓜時, 對它的特性有所了解,牢記它成熟時的樣子,這樣才能買到好南瓜。

看外形:選擇外形完整的南瓜,如果你選購有機產品,可能會發現南瓜外皮有一些小斑點或突起,這并不影響南瓜的品質。這是因為南瓜在生長時受到蟲咬或劃傷,南瓜分泌出少量黏液來保護傷口,一段時間以后這些粘液會凝固變硬,南瓜外皮上就會出現小斑點或突起,并不影響食用。

 


點擊查看樂農食品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