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中的工程結算審核,以施工承包合同為基礎.以承發包雙方發生的實物交易為依據,按照 或地方施工工、料、機消耗標準進行核算,對雙方有約束力。其工程結算審核結果可作為雙方結算的法律依據。審計定義為:由獨立的機構和人員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本、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資料和資產,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和有效的行為。審計的目的是加強對公有制投資者資金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投資者濫用職權截留資金,轉移資金于小金庫,造成建設資金流失,實施違法違規行為。其職能是一種監督行為。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審核后的銅陵工程預算準確度較高;缺點是:工作量大,實質是重復勞動。在投資規模較大。審核進度要求較緊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設單位為嚴格控制工程造價,仍常常采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類同于審核法,其與審核法之區別僅是審核范圍不同而已。該方法有側重的,有選擇的根據施工圖計算部分價值較高或占投資比例較大的分項工程量。如磚石結構(基礎、墻體)、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木結構(門窗)、鋼結構(屋架、檀條、支撐)等;而對其他價值較低或占投資比例較小的分項目工程,如普通裝飾項目、零星項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溝、水池、垃圾箱)等,審核者往往有意忽略不計,重點核實與上述工程量相對應的定額單價,尤其重點審核定額子自檔次易混淆的單價(如構件斷面、單體體積),其次是混凝土標號、砌筑、抹灰砂漿的標號核算。這種方法在審核進度較緊張的情況下,常常適用于建設單位審核施工單位的預算或施工單位審核設計單位的預算。這種方法與審核法比較,工作量相對減少,而取得的效果卻不是很差,但仍屬重復勞動由于上述兩種方法類似編制銅陵工程預算,工作量大,審核周期長,預算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摸索出另一種方法,即分析對比審核法。該方法是在總結分析預結算資料的基礎上,找出同類工程造價及工料消耗的規律性。結構形式不同、地區不同的工程造價、工料消耗指標。然后,根據這些指標對審核對象進行分折對比,從中找出不符合投資規律的分部分項工程,針對這些子目進行重點審核,分析其差異較大的原因。

工程預算對于參與施工的人員雇傭費用和機械電力成本費用也不能粗略的計算,根據整體的工程量進行相應的酬勞結算,對于各種工程費用支出必須先經過預算,再通過申報, 才能支出,這樣可以避免某些人員利用工程款牟利的行為。工程審計在工程整體建設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保障整個工程在合理的工期內率的完工,也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工程成本的浪費,對于整個建筑行業乃至國民經濟都有十分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以后的建筑必定會被把握的更加嚴謹,工程整體造價也一定會工程審計的日趨完善而變得越來越貼近實際,隨著我國對于工程審計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審計工作在工程預算方面的控制作用必將越來越明顯。

建筑工程雖然有面積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們的各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造就、用工量在每個單位面積上的數值變化不大,把這些數據以匯集、優選,找出這些分部分項工程在每個單位建筑面積上的工程量、價格、用工的基本數值,歸納為工程量、造價(價值)、用工三個單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適用的建筑標準。這些基本數值如“篩子孔”,用來篩各分部分項工程量,篩下去的就不審了;沒有篩下去的就意味著分部分項工程的單位建筑面積數值不在基本值范圍內,應對分部分項工程詳細審查。如果所審查的結算的建筑標準與“基本值”所適用的標準不同,就要對其進行調整。相關項目、相關數據審核法:銅陵工程預算項目數很多、數據成千上萬。對于初學者來說,乍一看,好象各項目、各數據之間毫無關系。其實不然,這些項目。這些數據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要我們認真總結、仔細分析,就可以摸索出它們的規律。我們可利用這些規律來審核銅陵工程預算,找出不符合規律的項目及數據,如漏項、重項、工程量數據錯誤等,然后,針對這此問題進行重點審核。當然,也有一些工程量數據規律性較差,如柱基與柱身、梁與柱等等,我們可以采用前述的重點審核法。相關項目、相關數據審核法實質是工程量計算統籌法在預算審核工作中的應用。應用這種方法,可使審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土建工程可變性因素較多,部分內容施工圖又無法表示。有的施工企業開工前沒有編制施工方案,或者編了施工方案,但沒有和建設單位取得聯系;或者有圖紙但也沒有完全執行。

點擊查看集貫工程造價咨詢公司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