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微生物除臭劑我國《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14554-93)對惡臭污染物的定義是: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如快及損害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惡臭污染物能通過非生物途徑以及生物途徑產生。非生物途徑主要指惡臭氣體在煉焦、印刷、洗水、化肥農藥合成等化工行業在其生產目的產品時由各化學反應直接產生,而生物途徑則指惡臭氣體由微生物分解畜牧養殖場、垃圾填埋場、肉類加工等場所廢棄的有機物質的蛋白質而產生。紀樹滿等學者對常見惡臭污染物的分類有:①含硫化合物,如SO2、H2S等;②含氮化合物,如NH3、胺類、吲哚類等;③鹵素及衍生物,如,鹵代烴等;④脂肪烴及芳香烴類;⑤含氧化合物,如酚類、醛類等。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包括物理法:物理吸附法、高能離子除臭法等;化學法:臭氧氧化法、活性氧氧化法、化學溶液吸收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生物法:生物濾池法、生物滴濾塔法、生物濾膜法、活性污泥法等。相對物理除臭,生物除臭具有臭氣去除率高,運行費用低,設備運行檢修成本低等優點。而相對化學除臭,生物除臭則在二次污染少,運行費用低、能耗低等方面占有優勢。因此生物除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微生物除臭劑2.1 含硫化合物惡臭氣體的去除含硫化合物惡臭氣體的去除對象主要是H2S。用于脫除H2S的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Beggiatoa(貝日阿托氏菌屬)和Thiobacillus(硫桿菌屬),以及光合細菌Chlorobium(綠菌屬)和Chromatium(著色菌屬)等。這些種類細菌通過硫化作用,能夠把H2S氧化為S0或硫酸鹽等物質,從而實現對H2S的去除。好氧菌能夠氧化硫化氫形成硫酸鹽,并從中獲得能量。反應可表示如下:2H2S+O2→2H2O+2S+能量2S+3O2+2H2O→2H2O4+能量光合細菌為厭氧菌,其特點是在厭氧光照條件下,通過循環光合磷酸化不利用H2O,而利用H2S等無機物作為還原CO2的氫供體,從而實現H2S氧化為硫單質或進一步氧化成硫酸鹽的化學轉變。其反應可表示如下:2H2S+CO2 ■ 2S+H2O2S+3CO2+5H2O ■ 3(CH20)+2H2SO42.2 含氮化合物惡臭氣體的去除含氮化合物惡臭氣體的去除對象主要是NH3。傳統生物脫氮理論包括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兩個過程,即:①氨態氮首先在化能自養菌亞硝化細菌,如Nitrosobacteria(亞硝化單胞菌屬)作用下氧化為亞硝酸;亞硝酸由化能自養生菌硝酸化細菌,如Nitrobacter(硝化桿菌屬)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硝化作用反應可表示如下:NH3+O2+2H++2e- ■ NH2OH+H2ONH2OH+H2O ■ HNO2+4H++4e-②亞硝酸在厭氧反硝化細菌,如Bacillus Licheniformis(地衣芽孢桿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脫氮副球菌)和若干Pseudomonas(假單胞菌屬)作用下轉化為氣態氮化物N2和N2O。反硝化作用反應表示如下:NO2- +H2O ■ NO3- +2H++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