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處理后碳去哪里了:在填料中碳不是以大顆粒形式存在,而是以非常細小的形式存在,反應中隨著鐵的消耗碳也在不斷的脫落,脫落后的細小碳粒會吸附著污染物質進入沉淀池經絮凝沉淀。
5、為什么不需要更換填料:鐵和碳是同時消耗的,填料中鐵和碳的比例永遠不會改變,因此填料的消耗只是量的改變,而不是質變。所以隨著填料的消耗只需要添加新填料就可以了。
6、強度問題:經過1050度以上的高溫燒結使得新型鐵碳電解填料的物理強度可達到1000Kg/CM2足以承受20m水柱壓力。因此填充在電解塔中可靠。

7、為什么不板結:傳統填料的板結現象是因為鐵顆粒沒有被碳顆粒分散均勻的緣故,鐵顆粒之間容易生銹板結。而新型電解填料經過特殊的高溫燒結工藝使得本填料中的鐵和碳以鐵碳包容構架的形式存在,鐵骨架與碳鏈相互交叉,這種交叉性使得鐵顆粒被碳顆粒均勻的分散了,因此不會板結。
8、物理結構:多孔構架式結構,大小1cm*3cm比表面積1.2m2/g比重1.1噸/m3。
9、處理效果:一般反應只需要30—60mincod去除率50%--75%,氨氮去除率40%左右,運行穩定。
10、使用成本:每方水的處理成本約0.4-0.6元。

 



鐵碳產品介紹
1、什么是電解:電解就是利用鐵元素和碳元素自發產生的弱電流分解廢水中污染物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當緊密接觸的鐵和碳浸泡在廢水溶液中的時候,會自動在鐵原子和碳原子之間產生一種弱的分子內部電流這種電流分解廢水中污染物質的反應就叫電解。
2、電解原理:當將填料浸入電解質溶液中時由于Fe和C之間存在1.2V的電極電位差因而會形成無數的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陽極反應生成大量的Fe2+進入廢水進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劑。陰極反應產生大量新生態的[H]和[O]在偏酸性的條件下這些活性成分均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有機大分子發生斷鏈降解從而了有機物尤其是印染廢水的色度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度。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
3、優點: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不需要消耗電力資源,反應速度快,處理效果穩定,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以達到化學沉淀除磷,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也可以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溫州電鍍廢水處理用鐵碳微電解填料



它是由鐵、碳、其它金屬催化劑活化劑等多種原材料經高溫燒結而成。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其自身產生1.2伏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其工作原理: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廢水cod,色度,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為進一步處理創造條件。

傳統上電解工藝所采用的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堿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又因為鐵與炭是物理接觸,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導致了頻繁地更換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還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另外,傳統電解材料表面積太小也使得廢水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增加了噸水投資成本,這都嚴重影響了電解工藝的利用和推廣。 “低溫燒結填料”是通過600°至1000°的傳統燒結技術將主要成分燒結在一起,因達不到合金結構的條件,其主要成分仍為分開的不同物質,長時間使用,會出現板結鈍化、粉碎等問題。
(區分方法:1、強度差,可摔打或進行相關測試;2、孔隙率小,可扔到水中觀察氣泡的產生量;3、侵泡在硫酸中一段時間,會出現粉碎現象。)
“高溫燒結填料”是通過≥1300°的高溫“熔融技術”加工而成,所有成分均勻的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一體化框架式合金結構,完全杜絕了板結鈍化等問題,且效率高,持久穩定。
(區分方法:1、以鐵為主體的合金結構,強度大,可摔打或進行相關測試。2、孔隙率大,可扔到水中看氣泡的產生量。3、侵泡的硫酸中,不會出現粉碎現象。4、高溫的緣故,部分填料表面會出現程度不同的顏色變化。)
點擊查看明陽凈水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