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認證硬件簡單視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仿佛在訴說著產品的故事,讓你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價值與意義。
以下是:CS認證硬件簡單的圖文介紹
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介紹添加時間:2014-10-0410:10:18瀏覽: 一、什么是ISO50001 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是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PC242能源管理委員會進行制定。ISO/PC242的秘書處由美國(ANSI)、中國(SAC)、巴西(ABNT)、英國(BSI)的ISO成員合作伙伴組成。42個成員國參與了這次標準的制定,而另外的10個成員國則作為觀察者。 二、ISO50001標準介紹 該文件主要基于ISO管理體系標準的共同元素,保證與ISO9001(質量管理)和ISO14001(環境管理)保持 的兼容性。ISO50001將會提供以下幫助:將能源效率納入管理辦法的框架中;更好地利用現有能源消耗資產;制定標準、測量、記錄和報告能源強度改進及其預計的對削減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的影響;能源資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能源管理的 做法和良好的能源管理行為;評估并確定新能源效率技術的實施和其優先順序;通過供應鏈促進能源效率的框架;和溫室氣體排放削減計劃有關的能源管理改進。ISO50001正處于國際標準草案(IDS)階段,并邀請ISO各國成員組織在5個月投票期內對標準文本進行投票和評議。如果DIS投票通過,修訂的文件將會成為終的國際標準草案(FDIS)在各個ISO成員國運行。FDIS投票通過后,ISO50001將在2011年初作為國際標準公布。 三、ISO50001標準八項原則 總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完成節能目標。 1、領導作用:統一目標---態度決定一切,領導是關鍵; 2、全員參與:組織之本---創造節約型環境的動力(電纜工藝、鍋爐、配電); 3、協調一致:與法規、標準、體系一致,職能明確; 4、過程方法:資源、活動按過程管理,提高工效; 5、系統管理:與目標、能源因素和管理的相互關聯過程進行管控,注意接口; 6、事實決策:數據、信息---決策,注意異常點; 7、持續改進:降低消耗是永恒的主題,精細化管理、計量是關鍵; 8、環境友好:社會責任、社會貢獻。 四、ISO50001標準特點 1、全過程控制用能過程(采購、貯存及使用等)、生產運營過程(生產、管理和生活過程)以及新產品和過程設計,對能源因素進行識別、控制和管理,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運營PDCA 3、融合性與QMS、EMS、OHS管理原則一致,對象及目的不同; 4、不改變組織應負的法律責任--認證的基本要求; 5、未對管理績效提出 要求根據組織自己的技術、經濟、和人員素質等因素 可以達到的能源績效(如用能單元),只要達到標準的基本要求,也不能保證組織取得 效果; 6、未對組織所提供的產品中的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但標準提倡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考慮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包括產品本身(家電); 7、注重節能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采用低成本和無成本節能技術,可減少能源消耗的15%-30%; 8、充分結合能源管理特點如將難以統計、節能技術、能源基準和標桿、倡導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等納入體系要求。 五、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 能源方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的實施。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能夠有效地將組織現有的管理制度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機結合,形成規范合理的一體化管理體系,使組織能夠科學的強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組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2、有利于組織將節能工作落到實處。這是由于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決了誰來做、做什么的問題,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執行者憑個人的經驗甚至意愿來決定,導致有些節能工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更不可能實現能源管理的持續改進。通過系統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源管理體系,能夠大大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整體水平,同時,還可通過能源管理績效評價,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3、有利于及時發現能源管理工作中職責不明確、程序不規范、結果不清楚等問題,為建立和完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能源管理體系結構提供保障。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將強化工作到位、責任落實,一切工作要結果的管理要求,通過挖掘節能潛力以及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不斷的降低組織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實現組織的能源方針和能源目標。分享到:上一篇:下一篇:
ISO14000認證對危廢品的處理要求
1、附近危險廢物貯存設施
檢查內容:
1.倉庫“防風、附近防雨、附近防曬、附近防滲、附近防腐”等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建設防泄漏收集裝置。
2.危險廢物倉庫是否設置圍堰,防止倉庫內的液體流到倉庫外,同時防止雨水倒灌進倉庫。
3.倉庫內是否設置了氣體導出口、附近氣體凈化裝置、附近照明設施、附近觀察窗口等。
規范要點:
1.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建在易燃、附近易爆等危險品倉庫、附近高壓輸電線路防護區域以外。
2.貯存場所地面須硬化處理,并涂至少2mm密度高的環氧樹脂,以防止滲漏和腐蝕。
3.必須有泄漏液體收集裝置(收集溝及收集井,以收集滲濾液,防止外溢流失現象)、附近氣體導出口及氣體凈化裝置。設施內要有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
4.用以存放裝載液體、附近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裂隙。
5.應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于堵截 容器的 儲量或總儲量的五分之一。
6.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分開存放,并設有隔離間隔斷。
二
危險廢物貯存容器
檢查內容:
1.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是否完好無損。
2.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是否全部粘貼了危險廢物標簽。
規范要點:
1.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必須完好無損。
2.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材質和襯里要與危險廢物相容(不相互反應)。
3.裝載液體、附近半固體危險廢物的容器內須留足夠空間,容器頂部與液體表面之間保留100mm以上的空間。
4.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上必須粘貼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附錄A所示的標簽。
三
危險廢物堆放
檢查內容:
1.是否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收集、附近貯存。
2.堆放高度、附近墻距等是否符合規范。
規范要點:
1.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米厚粘土層(滲透系數≤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厘米/秒。
2.企業必須按照危廢特性分類進行收集和貯存,不相容的危險廢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3.襯里放在一個基礎或底座上;襯里要能夠覆蓋危險廢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圍;襯里材料與堆放危險廢物相容;在襯里上設計、附近建造浸出液收集系統。
4.危險廢物堆要防風、附近防雨、附近防曬。
5.盛裝在容器內的同類危險廢物可以堆疊存放;每個堆間應留有搬運通道。
四
貯存管理
檢查內容:
1.是否有危險廢物臺賬,并結合危險廢物臺賬查看企業危險廢物產生種類、附近數量、附近處置方式是否與環評一致。
2.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轉移計劃是否經審批、附近企業是否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產生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
3.是否建立、附近健全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制度,是否負責人明確、附近責任清晰,負責人是否熟悉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規、附近制度、附近標準、附近規范。
4.危險廢物是否及時轉運。
5.危險廢物倉庫上鎖情況。
規范要點:
1.危險廢物產生者和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經營者均須作好危險廢物情況的記錄,記錄上須注明危險廢物的名稱、附近來源、附近數量、附近特性和包裝容器的類別、附近入庫日期、附近存放庫位、附近廢物出庫日期及接收單位名稱。危險廢物的記錄和貨單在危險廢物回取后應繼續保留三年。
2.危險廢物貯存間需按照“雙人雙鎖”制度管理。(兩把鑰匙分別由兩個危險廢物負責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3.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超過一年報環保部門審批。
五
貯存設施防護
檢查內容:
1.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是否設置了危險廢物警示標志和危險廢物標簽,標志是否正確、附近清晰、附近完好。
2.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是否配備了應急防護設施、附近消防設施等。
規范要點:
1.貯存危險廢物的設施、附近場所,須同時設置危險廢物警告標志和危險廢物標簽并張貼在危險廢物倉庫門上或門兩側。
2.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圍墻或其它防護柵欄。
3.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配備通訊設備、附近照明設施、附近防護服裝及工具,并設有應急防護設施。
博慧達ISO9000認證有限公司(池州分公司)憑借良好的信譽,雄厚的實力,優質的產品,低廉的價格,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我們在“誠信務實,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指導下,不斷進步。主營產品:(安徽池州) 本地 ISO9000認證。本公司在長期的經營業務中與各大廠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業務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