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披露了小區“舊衣回收箱”的亂象:缺乏監督管理、舊衣回收箱上的文字圖案可定制、舊衣回收后被賣掉。于是就有人呼吁,必須給“舊衣回收箱”的設置立個規矩,不能“誰想設置誰就設置”。立了規矩就可以了嗎?這是不是太便宜那些用舊衣回收箱牟利的企業了呢?
眾所周知,現在的舊衣回收箱,在網上就可以直接買到,連《公開募捐資質證明》都不需要,只要和物業談妥,就可以“打著慈善組織的旗號收到衣服”。而且不只是舊衣回收箱設置的情況非常混亂,連舊衣服的處理同樣混亂,一些企業將舊衣回收箱里的舊衣服分揀之后,不經過消毒處理就直接售賣牟利,這簡直就是賺錢的同時還不忘記“危害社會”。對于將衣服放入舊衣回收箱還是賣給平臺,你有什么看法?
舊衣回收箱, 以舊換“心”,衣舊情深。秋去冬來,瑟瑟的寒風吹落樹葉,絲絲涼風鉆進你的衣領,你不自覺地攏緊衣領抵擋寒冷。舊衣回收箱,但你是否曾想過,這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群人:舊衣回收箱,單薄的衣物無法阻擋冬季的寒冷,他們卻依然頂著寒風前往學校;舊衣回收箱,簡陋的教室不能抵擋呼嘯的北風,教室里仍舊響起朗朗的讀書聲;他們,便是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但如果他們走進教室時,但如果他們走進教室時,舊衣回收箱,看到的是一排擺放整齊的裝滿衣物的箱子,心里涌起的溫暖便足夠融化冬天的冰雪,追求遠方的動力也會因這份溫暖而增加,舊衣回收箱,而這種溫暖可以由你們傳遞,由我們送達。舊衣回收箱,看到的是一排擺放整齊的裝滿衣物的箱子,心里涌起的溫暖便足夠融化冬天的冰雪,追求遠方的動力也會因這份溫暖而增加,而這種溫暖可以由你們傳遞,由我們送達。
天氣漸暖,又到了換季的時候。每次換季,不少人家里都會清理出一堆不再穿的舊衣服,留著占地方,扔了又可惜,如何處理,也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煩事,這也就有了舊衣回收箱的存在。
這幾年,有公益組織開始在一些居民小區投放舊衣回收箱,方便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處理閑置的舊衣物。這些通過舊衣回收箱收來的衣物,可以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或是集中起來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能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又能傳遞愛心,舊衣回收箱的出現,做好了是件“多贏”的事。但從一些地方的情況來看,這其中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舊衣回收箱能不能放、能放在哪,放了之后誰來管、出了問題去找誰,目前還都不明確,很容易讓別有用心者鉆了空子。前不久有則資訊,說的是浙江某地查獲一批假的舊衣回收箱,模樣和正規公益組織的回收箱十分相似,一般人很難辨別。
該工作人員表示,從方便居民處理廢舊衣物的角度考慮,他們是支持設置舊衣回收箱的。可是如今設置的多數為商業舊衣回收箱,他們又無權進行監管,所以只能在上面貼條進行提醒。如果居民們看到舊衣回收箱是商業回收,不愿意再往里面投放,可以把衣物再拿回家。假如居民看到是商業回收,仍然愿意往里投放,那屬于自愿行為,他們無權進行干涉。
記者根據舊衣回收箱上所留的聯系方式,聯系到了舊衣回收企業。濰坊市格萊德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庚升表示,他們在濰坊已經經營3年了,有近700個舊衣回收箱,主要集中在高新區、濰城區、經濟區、寒亭區、坊子區、濱海區及昌邑市和安丘市。
濰坊市益家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營舊衣服回收,目前在奎文區有50個舊衣回收箱,收集的衣服都會運往安丘一家大型再生資源設備廠進行粉碎加工,加工成保溫棉等材料進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