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效性是建筑工程預算的基礎特性,由于事前預算和事中預算弱化,各項預算工作無法及時落實,預算結果欠缺準確性,容易在合同簽訂、招投標等環節集中爆發風險。預算法規體系是與預算有關的各項法律、條例、細則的整合,作為預算的基本依據,預算法規體系的完整度影響預算效率和質量。預算在工程預算中忽視預算法規的制定和調整,導致預算法規體系不完整,對預算對象的辨別無據可依,預算資源配置不合理,預算人員無法順利開展工作。咸陽工程預算目前對建筑工程預算的理論和實踐尚未成熟,還未建立起針對建筑行業的一整套預算法規體系,預算思路落后,部分預算手段陳舊,不符合現行預算要求,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無法有效地分析和解決。要杜絕預算過程中預算人員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情況,需要健全的預算法規體系。然而我國建筑工程預算尚未具備完善的規則體系,削弱了預算報告的權威性。預算信息化建設是新時期預算工作發展的根本要求,要緩解預算人力不足矛盾,提高預算質量,就必須預算信息化水平。我國建筑工程預算仍停留在手工預算階段,電算化預算進展緩慢,硬件配置滯后,沒有確立電子數據預算查詢、分析、取證和保密制度,在預算資源共享上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
工程預算編制的流程:
1.預算部經辦人根據招標談判約定條件,結合公司前期合同樣本起草合同草案(技術質量及工期指標由工程部提供),該草案內容是經施工單位認可的內容。
2.將合同草案交律師審閱。
3.施工單位工程預算簽字蓋章后的合同,簽交與律師審核見證。
4.合同經辦人、工程預算主管、總經理助理簽字認可。
預算部根據采購計劃會同工程部擬定招標文件(預算部擬定經濟費用指標、工程部擬定技術質量指標),向合格供方單位發放招標通知(電話或書面均可)工程分類定標:由工程部和預算部在合格供方單位中選擇1~3家進行比較分析,然后共同確定中標單位。
對分包工程合同履行過程的事中審計監督是分包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第二步。審計的重點是分包工程量計量、施工現場變更、材料使用等審計要素工程量計量的準確性,現場簽證的真實性。工程量的大小決定著分包工程的終造價,是確定分包工程預算的根本。工程量的準確性,將直接決定著分包工程的審計質量。事中審計監督就是要突出對分包工程實施過程的審計,強調變更簽證工作量的現場審計。內審人員要按施工階段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現場,對實際發生的工程量,進行現場丈量和取證核實,落實變更簽證確認程序和內容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違規簽證,虛增工程量,提高分包工程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建筑工程作為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程項目,其整個過程中的各種建設標準也的設置也是相對專業和復雜的,所以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專業人員和引入和聘用,根據現有的工程實際情況,設計一個符合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的基本建筑工程的建設標準定額設計。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推行,咸陽工程預算使得我國的建筑行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建筑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價格的確定相對的復雜。所以,為了更好的對現有的建筑工程的價格進行判斷,必須要通過一定的預算編制的方式來實現。預算編制不僅是建筑工程的價格形成的過程,也是對工程的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過程。從事標準定額工作的概預算人員,必須認真執行 建設部制定的標準定額和有關計價規范,堅持原則,公正辦事。按定額規定的尺度,嚴格做好工程預算,應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設計圖紙、定額中的疑難之處應弄懂弄通,在定額套用和工程量計算上貫徹準確、合理、快捷的原則,編制出能較好地反映工程預算的工程預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