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預算的審核依據主要包括:
1、 有關工程建設和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2、施工圖設計項目一覽表、各專業施工圖設計圖紙和文字說明、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3、主管部門頒布的現行預算定額以及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4、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5、費用計算規則及取費標準。
6、預算工作手冊或建材五金手冊。
7、地區人工工資、材料及機械臺班預算價格若有兩次以上結算或簽訂兩份以上合同產生兩份以上結算時,在分次結算中要注意之前結算與之后結算的工程量銜接,之前結算一定要用文字或圖示標(說)明已結范圍和位置,之后結算要在結算前先核對之前各結算書已結時間段、位置和范圍,避免重復。要求現場工程師在向成本控制中心報送資料中定要注明每次結算的實際施工位置或距離。
工程預算審計以基建項目為標,包括資金來源、基建計劃、前期工程、征用土地、勘察設計、施工實施的一切財務收支;工程預算審核以單位工種為標的,只對單位工程預算的合理負責。
審計與工程預算審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專業學科,審計以會計師、審計師為主;而工程預算審核以工程經濟和工程技術人員為主。目前 正在實行注冊造價工程師制度,今后的工程預算審核,將以造價工程師為主。
信息加工整理的辦法,往往有典型工程測算,也有統計法,也有單項工程測算主要是特殊的工程項目。這是目前常采用的幾種方式。而工程造價信息整理的方式現在大多少企業仍然采用EXCEL表格進行收集匯總,效率低下,綏化工程預算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長,這種方式會帶來存儲和應用的巨大瓶頸。所以還是應該采用網絡信息化的手段和專門的指標加工工具來完成其加工整理。擴大收集的范圍和提高傳送的速度,同時網絡的途徑還能進行信息的發布與共享。大量的信息加工整理完畢后,信息的存儲一般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統一的網絡數據庫,便于數據的共享,各類數據以統一的格式放置在一起,考慮后期各個階段造價確定與控制的應用要求便于查找調用和同比審核以及動態調整等,信息的存儲 規范化。由企業制定統一的標準。信息的存儲到一定規模,綏化工程預算就可以應用到后期擬建工程全過程各個階段的造價確定與控制,比如投資估算階段的造價確定,可以借鑒以往類似工程通過對其市場價進行動態調整能快速得到擬建工程的造價;在設計階段也能憑借歷史信息庫,為限額設計提供限額依據,為多方案比選提供參考;在招投標階段提供投標報價的審核等。
工程設計人員和預算人員缺乏相互配合,也是造成預算控制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有的預算人員認為,設計方案是專業設計人員的事情,他們希望設計人員在完成全部設計后,提供終設計圖紙或工程量,自己只需按照定額、編制規定等進行概預算編制,不管設計技術和經濟嚴重脫節,難于從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預算。而有的設計人員則缺乏經濟意識,他們認為,只要按照業主委托書的要求進行設計,出圖就可以了,至于工程預算,那是預算人員的事,對如何降低工程預算看成與已無關的事。預算人員與設計人員各做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協調配合,這種現象目前比較普遍,較大地影響了預算控制的有效進行。在工程設計中,設計和預算人員雙方要緊密配合,加強溝通協調,互相不斷反饋信息。預算員首先要弄清設計意圖,對于不清楚的地方,要積極咨詢,設計人員則需要給予積極配合。同時,綏化工程預算設計人員進行方案比選時,應當及時給預算人員提供設計條件。當階段性的預算對比完成后,預算人員應及時向設計人員反饋信息,使設計人員心中有數,及時作出對設計方案的改進或完善。只有這樣,雙方精誠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在滿足工程功能要求的同時, 限度地降低工程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