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回收橡膠助劑 鈷系催化劑以鈷的氯化物、氧化物、有機酸鹽和吡啶絡合物等任何可溶和不可溶的鈷化合物為主催化劑,以鋁的有機化合物為助催化劑,以水、有機過氧化物、鹵素、醇和有機鹵化物為第三組份活化劑。工業上常用辛酸鈷-一氯二烷基鋁-水三元體系。同鎳系催化劑一樣,鈷系催化劑也屬于配位聚合機理,定向性較強,當其用于丁二烯聚合,在以鹵化烷基鋁為助催化劑時,通常可得到順式-14-構型含量為96-98%,12-構型含量為1-2%的高順式聚丁二烯。 鈷系聚丁二烯橡膠生產工藝如圖所示,其特點是以苯為溶劑,以Co(oct)2/AlEt2Cl為催化體系。其生產工序大致如下:丁二烯和苯混合經脫水塔后與AlEt2Cl混合,然后與Co(oct)2和分子量調節劑一起送入串聯的四個反應釜中。單體濃度為20 wt%,聚合溫度為25-40℃,聚合2小時,終單體轉化率約為80%。聚合釜為不銹鋼制,螺帶刮刀攪拌,采取夾套、內冷管水冷卻。末釜的膠液送入凝聚系統進行凝聚,未反應的丁二烯、溶劑苯和分子量調節劑分別進入各自的回收系統中,凝聚后的橡膠顆粒經擠壓脫水、膨脹干燥、干燥和壓塊等工序后,即可包裝入庫了。
綏化回收橡膠助劑 天然橡膠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膠在常溫下具有較高的彈性,稍帶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機械強度,滯后損失小,在多次變形時生熱低,因此其耐屈撓性也很好,并且因為是非極性橡膠,所以電絕緣性能良好。 天然橡膠的化學特性。因為有不飽和雙鍵,所以天然橡膠是一種化學反應能力較強的物質,光、熱、臭氧、輻射、屈撓變形和銅、錳等金屬都能促進橡膠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膠的致命弱點,但是,添加了防老劑的天然橡膠,有時在陽光下曝曬兩個月依然看不出多大變化,在倉庫內貯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膠的耐介質特性。天然橡膠有較好的耐堿性能,但不耐濃強酸。由于天然橡膠是非極性橡膠,只能耐一些極性溶劑,而在非極性溶劑中則溶脹,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劑性很差,一般說來,烴、鹵代烴、二硫化碳、醚、高級酮和高級脂肪酸對天然橡膠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則受塑煉程度的影響,而低級酮、低級酯及醇類對天然橡膠則是非溶劑。
綏化回收橡膠助劑 高溫硫化硅橡膠是指聚硅氧烷變成彈性體的過程是經過高溫(110-170℃)硫化成型的。它主要以高分子量的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為生膠,混入補強填料、硫化劑等,在加熱加壓下硫化成彈性體。硅橡膠的補強主要是各種類型的白炭黑,可使硫化膠的強度增加數十倍。有時為了降低成本或改善膠料性能及賦予硫化膠各種特殊的性能,也加入相應的各種添加劑。硫化劑是各種有機過氧化物或加成反應催化劑。 [1] 生膠種類及制備 生膠種類主要有甲基硅橡膠、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膠和氟硅橡膠,如圖所示。此外,還可以在主鏈上引入亞苯基團。用量 的是甲基乙烯基硅生膠。由于交聯用的活性基團乙烯基的引入,極大的提高了硅生膠用過氧化物交聯的交聯效率。幾乎所有的商品硅橡膠都含有一定量的乙烯基。
綏化回收橡膠助劑 1960年前后日本首先采用Ni(naph)2-AlEt3-BF3·OEt2三元體系,以甲苯為溶劑催化丁二烯聚合實現了工業化。我國自1959年就開始了順丁橡膠不同催化體系的研究,經過多年實踐,自主研究開發了有中國特色的順丁橡膠生產技術。其特點是以加氫汽油為溶劑,以Ni(naph)2/Al(i-Bu)3/BF3·OEt2(Ni-Al-B)三組分為催化體系,將Ni和Al事先混合陳化后加入到單體溶液中,而B經溶劑稀釋后單獨直接進入聚合體系,即所謂Ni-Al二元陳化,稀B單加的陳化方式。這種陳化方式的催化劑活性高,所得橡膠的相對分子質量較低,在生產中所用設備少,易于調節。我國于1971年到1976年間,相繼建成了6個萬噸級的順丁橡膠廠,到2004年國內鎳系順丁橡膠的生產能力已達到43萬噸。 鎳系順丁橡膠的工序主要可分為:(1)催化劑、單體溶液和助劑的配制與計量;(2)丁二烯的聚合;(3)橡膠的凝聚;(4)橡膠的脫水和干燥;(5)單體、溶劑的回收和精制。如圖所示:陳化后的Ni-Al陳化液和稀釋后的B溶液與單體丁二烯、溶劑油一起從釜底進入聚合首釜,單體濃度為19-22 wt%,在攪拌下混合均勻并發生聚合反應。首釜反應生成的膠液從釜頂流出,再從第二聚合釜的釜底而入,如此再通過第三聚合釜。聚合釜溫度為65-90℃,聚合時間為1.5-2小時,終聚合轉化率約為85%。從第三聚合釜頂部流出的膠液和終止劑以及防老劑一起進入終止釜,混合均勻后,被終止的膠液被送入膠罐儲存。 膠液由膠液泵送入凝聚釜,用水蒸氣將溶劑油和未反應的丁二烯蒸出并送到回收精制系統中進行循環利用,凝聚后的橡膠顆粒再經過洗膠罐洗滌、脫水機脫水和擠壓干燥機干燥后,即可壓塊包裝入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