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生蔓生藤本。莖長10馀米,全體被剛毛。莖呈五角棱,中空,節(jié)略膨大。單葉互生;通常闊卵形,近于圓形或心臟形,或有時淺裂作五角形,長約15~30厘米,先端尖,基部深心臟形,葉緣略呈波狀彎曲,具不規(guī)則的小齒牙,葉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稍硬的茸毛;葉柄比葉片稍長,圓筒形,中空,葉腋側邊生一卷須,長與葉柄相等,上部5歧,卷須腋生一幼枝條。花單性,腋生,雌雄同株,黃色;雌花柄比雄花柄短粗;雄花的萼管短或幾缺,多毛,萼片長,直立,常于頂端擴大而成葉狀,先端反卷,花冠鐘狀漏斗形,裂片具,向外反卷,花絲頂端連合,蜜腺盤肥厚;雌花萼管在子房上部平出,花冠漏斗四形,有假雄蕊3,蜜腺盤肥厚,子房下位,花柱直,柱頭二縱裂。瓠果大型,扁圓形、長圓形或卵形,形狀大小每因品種不同而異;果皮一般暗綠色或綠白相間,成熟時赤褐色;果梗堅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縱溝,基部稍膨大。種子多數(shù),扁平,橢圓狀卵形,淡黃白色,邊緣粗糙或不粗糙。花期6~7月。果期8~9月。

掐外皮:用大拇指的指甲將南瓜的外皮稍稍用力掐一下,如果感覺南瓜外皮比較堅硬,那么,這樣的南瓜就是老南瓜;反之,如果一掐就破,則證明成熟度不夠,這樣的南瓜口感較差。拍一拍: 將南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去拍,如果聲音發(fā)悶,感覺南瓜的內(nèi)部結構非常緊實,就證明南瓜的成熟度比較高。另外,同樣大小的南瓜,重的那個成熟度更好。
看瓜瓤:切開南瓜時,如果感覺瓜瓤非常堅硬,這樣的南瓜口感又面又沙,而且甜度高。南瓜瓤的顏色多為金黃色,顏色較深的,成熟度高;反之,如果顏色淺淺的,就證明成熟度就不夠。另外,瓜籽飽滿也是南瓜成熟度高的表現(xiàn)之一。

不同干燥方法制作南瓜粉對比 采用噴霧干燥法工藝加工生產(chǎn)的南瓜粉,加熱時間短,連續(xù)工作, 程度保持南瓜原有營養(yǎng)和風味,外觀色澤亮麗、溶解迅速、可溶性強。烘箱干燥的優(yōu)點是設備造價低,但不能連續(xù)工作,營養(yǎng)損失大,不易溶解。 南瓜粉的加工工藝流程:處理:南瓜盛產(chǎn)期,選擇皮較硬、成熟期長、肉質(zhì)呈桔紅色的瓜,洗凈,去蒂、去皮、去籽。切絲:將處理好的南瓜,切成絲,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脫水取出。晾曬:選一塊干凈地方,鋪上紗布,把洗好的南瓜絲攤在上面,自然風晾干或曬干。烘干:將南瓜絲攤開放入烘箱,溫度調(diào)到60—80℃,烘8小時左右,手感干透時取出。粉碎:先將粉碎機消毒、曬干,然后把南瓜絲粉碎成細粉狀。過篩:把粉碎好的粉末過篩,放入陶瓷盤中,粗粒可再粉碎。殺菌:把過篩的粉末放入烘箱,溫度調(diào)到80℃,烘干2小時即可包裝。南瓜粉的下腳料可做南瓜糕點,或加入面粉制成南瓜面、南瓜醬。用20%的南瓜下腳料與80%的蔗糖混合,可制成糕點;將54%的南瓜粉和46%的番薯粉調(diào)成糊狀,再加上少量明礬拌勻,通過粉絲機可壓成南瓜粉絲,經(jīng)煮熟曬干即為成品;南瓜粉結晶濃縮噴霧制成南瓜飲料,與茶葉可配制成南瓜茶、南瓜糕等。
南瓜芝麻球,原料:南瓜,面粉,油,光滑面團,黑芝麻。 做法:南瓜洗凈切塊,上蒸鍋蒸熟,用勺子壓成南瓜泥,加入面粉、白油和成光滑面團。揉成長條,取一小塊面,揉成細長條,揉成小圓球。烤盤上撒上黑芝麻。小圓球粘上黑芝麻。 揉好的小圓球粘滿黑芝麻。 烤箱中層,160度,30分鐘即可。
青南瓜中的多糖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因子生成,通過活化補體等途徑對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多方面的調(diào)節(jié)功能。
青南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等含量較高。
錦栗南瓜:早熟性好,含糖量高,味好,老熟瓜品質(zhì) ,可以說是南瓜家族中的上乘之品,值得推廣。黃狼南瓜:含淀粉糖份量高,品質(zhì)就目前而言,僅次于錦栗南瓜,中熟品種,耐貯存,適于山區(qū)坡地大面積種植。另有早熟無蔓南瓜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