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工程預算分析方法有:
(1)單方造價指標法。通過對同類項目的每平方米造價的對比,可直接反映出造價的準確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礎、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等各占定額直接費的比例。
(3)專業投資比例。土建、電氣、采暖通風等各專業占總造價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標。分析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
道路工程內容
a)路基、路面、橋涵、防護、臨時工程等章節主要內容基本一致。
b)公路預算定額含有完整的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定額,包括、監控收費、通信、供電照明、綠化工程等內容,而在市政定額中,將綠化工程獨立一冊編制,照明工程則在安裝工程定額中包括,并未放入市政定額章節中,尤其交通設施部分,市政定額既無專門定額,也無相似可套用定額,是市政定額的空白部分。
c)公路定額有隧道工程完整章節,在市政定額中并無涉及,這源于一般城市道路中很少涉及隧道,故而并未專門編制隧道定額。
d)公路定額因公路項目經常處于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材料采買和運輸不易,故而編制材料采集及加工和材料運輸定額,是公路定額的特殊章節。
工程預算它是指審計人員通過以往相同的工程項目進行對比,對建設項目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然后分析計算各項費用指標,發現疑點,揭露問題的方法。分析法的目的在于:通過分析查找可疑事項,為審計工作尋找線索,進而查出各種錯誤和弊端;通過分析來驗證各種資料(如施工合同、施工圖紙、隱蔽工程簽證等資料)所反映的基建工程項目的真實情況,進而核實實際工程量與審定工程造價;通過分析各項費用指標來找出工程預算的突破口,準確完整的反映工程的實際造價。
工程預算編制三階段如何進行:
①、做好招投標階段的工程造價的控制,合理確定招標控制價,并根據投標報價來確定中標的工程造價。
②、科學確定承包合同價.
③、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
1、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緩解基建工程投資供需矛盾。
2、控制基建工程建設總規模,調節投資結構,防止盲目建沒,重復建設。
3、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速基建工程建設投人產出的良性循環。
4、延長固定資產維修周期,減少維修開支,降低基建工程建設全壽命費用。
5、促進基建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核算、經濟核算和其他經濟、技術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工程預算的審核依據主要包括:
1、 有關工程建設和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2、施工圖設計項目一覽表、各專業施工圖設計圖紙和文字說明、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3、主管部門頒布的現行預算定額以及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4、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5、費用計算規則及取費標準。
6、預算工作手冊或建材五金手冊。
7、地區人工工資、材料及機械臺班預算價格。
8、當地工程建設造價信息或市場價格。
9、建設場地中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