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量具圓鋼鋼 1.用于制造量具的合金鋼稱為合金量具鋼。例如制造卡尺、塞規、量塊等。 2.量具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經受磨損,要求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時要有較高的尺寸穩定性。 3.為提高尺寸的穩定性,淬火后要進行冷處理。(-50℃~ - 78℃)。 與碳鋼的區別編輯 語音 合金鋼焊條 合金鋼焊條 合金鋼與碳鋼相比含有較多其他元素 合金鋼是指鋼中除含硅和錳作為合金元素或脫氧元素外,還含有其他合金元素,有的還含有某些非金屬元素的鋼。根據鋼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多少,又可分為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 而碳鋼主要指力學性能取決于鋼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含碳量WC小于2%的鐵碳合金。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11] 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高,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42CrMo圓鋼的中性鹽浴滲釩處理工藝,42CrMo鋼材經中性鹽浴滲釩處理可獲得碳化物滲層。 一、碳釩化合物,該滲層組織均勻,具有良好的連續性和致密性,厚度均勻結構致密,具有很高的顯微硬度和較高的耐磨性,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抗粘著性等性能大幅度提高。 二、VC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比它在鐵索體中的溶解度高,隨著溫度的降低,VC從鐵索體中析出,使合金強化及晶粒細化,化合物層表現出較高的硬度。 42CrMo鋼材屬于高碳高鉻萊氏體鋼 碳化物含量高約占20 % 且常呈帶狀或網狀不均勻分布偏析嚴重 而常規熱處理又很難改變碳化物偏析的狀況 嚴重影響了鋼的力學性能與模具的使用壽命。而碳化物的形狀、大小對鋼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大塊狀尖角碳化物對鋼基體的割裂作用比較大往往成為疲勞斷裂的策源地為此必須對原材料軋制鋼材進行改鍛充分擊碎共晶碳化物使之呈細小、均勻分布 纖維組織圍繞型腔或無定向分布 從而改善鋼材的橫向力學性能。 鍛造時對鋼坯從不同方向進行多次鐓粗和拉拔并采用“二輕一重”法鍛造即坯料始鍛時要輕擊防止斷裂在980~1 020 ℃中間溫度可重擊 以保證擊碎碳化物 42CrMo鋼材未改鍛采用固溶雙細化處理 即500 ℃及800 ℃左右二級預熱1 100~1 150 ℃固溶處理淬入熱油或等溫淬火750 ℃高溫回火機加工后960 ℃加熱油冷后進行終熱處理 也可使碳化物細化、棱角圓整化晶粒細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至60年代,主要是發展高強度圓鋼和超高強度圓鋼的時代,由于航空工業和火箭技術發展的需要,出現了許多高強度鋼和超高強度鋼新鋼種,如沉淀硬化型高強度不銹鋼和各種低合金高強度鋼等是其代表性的鋼種。60年代以后,許多冶金新技術,特別是爐外精煉技術被普遍采用,合金鋼開始向高純度、高精度和超低碳的方向發展,又出現了馬氏體時效鋼、超純鐵素體不銹鋼等新鋼種。 國際上使用的有上千個合金鋼鋼號,數萬個規格,合金鋼的產量約占鋼總產量的10%,是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大量使用的重要金屬材料。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 世界范圍內合金高強度鋼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 以控制軋制技術和微合金化的冶金學為基礎, 形成了現代低合金高強度鋼即微合金化鋼的新概念。 進入 80 年代,一個涉及廣泛工業領域和專用材料門類的品種開發,借助于冶金工藝技術方面的成就達到了頂峰。在鋼的化學成分-工藝-組織-性能的四位一體的關系中, 次突出了鋼的組織和微觀精細結構的主導地位,也表明低合金鋼的基礎研究已趨于成熟,以前所未有的新的概念進行合金設計。 [

合金圓鋼合金調質鋼 1、性能特點 調質處理后具有高強度與很好塑性及韌性的配合,即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2、化學成分特點 中碳鋼(0.3~0.5%)合金元素主要有Cr、Mn、Ti、Mo等,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細化晶粒和防止過熱。 3、熱處理特點 預先熱處理為退火或正火,終熱處理為淬火+高溫回火。 4、常用鋼種 40Cr、40CrMn等。以40Cr制作拖拉機連桿螺栓的生產工藝路線如下:鍛造、正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裝配 合金彈簧鋼 1、性能特點 制造各種彈性元件如常圈簧、板簧等。要求具有高的彈性極限、高的屈強比、高的疲勞強度以及足夠的韌性。 2、化學成分特點 含碳量(0.5~0.7%)合金元素主要有Mn、Si、Cr、V、Mo等,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和回火穩定性,防止回火脆性。 3、熱處理特點 (1)熱成型彈簧(尺寸≥8mm的大型彈簧)下料、加熱(Ac3+~100℃)、成型、余熱淬火、中溫回火(~430℃)、產品 (2)冷成型彈簧(尺寸≤8mm小型彈簧)下料、冷撥鋼絲冷卷成型、低溫退火、產品 4、常用鋼種:60Si2Mn

點擊查看新弘揚特鋼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